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铁五师魏武宁(遗作)一一强国血脉之:一份技术总结和支援襄渝线
永远的铁道兵

强国血脉之——一份技术总结和支援襄渝线
文/铁五师魏武宁(遗作)

 且午隧道灌浆技术总结
且午隧道是我师贵昆线前期最长的隧道,全长2565米。该团于1958年开工,至1960年国庆节,拱部、边墙衬砌完成后归建,我团四营接管了工地。
按设计要求,拱墙完成后还要进行衬砌背后灌浆。这一工序谁也没有做过。因此,当我团完成该隧道的灌浆任务后,师技术科就要求我团及时提交技术总结。
为此,我下到这个施工连队,与李秀成技术员一起,仔细研究全部灌浆记录表。2565米长的隧道,二万多个灌浆孔,灌入时间,水泥消耗量一目了然。
规律很快显现,在没有意外干扰的情况(例如坍塌、抢险、危急等情况)下,边墙、拱部45度以下部位基本没有什么灌入;拱顶部位则有大量灌入量。
这一规律与当时的现场工艺水平是相符的:当时我们现场拱部浇筑都很少使用震动棒搗固,所以极易形成空洞。
我很快将总结送往技术科交差。实际上当时铁路专业设计院编制的《隧008 铁路隧道灌浆》定型图其实有点闭门造车的味道,我们通过且午隧道的实践后掌握了发言权和主动权。遗憾的是,当时只想到“交差”,没有想到“积累”。但这也难怪,时代决定意识嘛。

 支援襄渝线
1、工程与任务情况
 1972年的春节刚过,我团机关在渡口市的高粱坪子新驻地安排停当、矿山线工程顺利开展之际,我接到了去襄渝线帮助工作的通知。同行的还有四位技术干部,由我带队。到那里才知道一个团去五人合计25人,由25团薛泉鑫总工程师和我带队。
二师因援越抗美几年,故经报请西南指挥部批准从我师调派技术人员前往支援。 
襄渝线东起汉(口)丹(江)线的襄阳老河口站,溯汉江而上西行,沿秦岭南麓,穿越大巴山,途经鄂陕川渝三省一市的十堰、白河、安康、紫阳,穿越大巴山东的达州,止于重庆西站,全长873公里。东连京广、焦柳,西接成渝、成昆、贵昆、川黔等线,是沟通东西部的重要通桥梁工程道,战略与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自1970年起,铁道兵六、七、八、十三与十等六个师先后进场施工。同年四季度,二师陆续从援越抗美前线凯旋。也马不停蹄地投入施工准备,师机关住紫阳。 
经过几年越南战场的抢修、反轰炸斗争,焦点都在桥梁工程。这次承担三千多米的长隧道,显然无论干部、技术人员还是技术骨干都缺少这方面的技术储备。 2、二月,渡口陕西两重天
 记得二月下旬,金沙江峡谷的气温骤然上升至25度以上,晌午都可穿背心了。我们一行在成都集中后各自买票就一起乘坐开往西安的列车出发。夜里居然被冻醒,撩开窗帘,列车运行在秦岭,竟然飘着鹅毛大雪。站名牌显示列车停靠的是秦岭站。这是我国首条电气化铁路宝鸡至凤州段,由母校电气运输系的曹建猷教授(系主任)主持设计和指导建设的,于1958年建成通车。当年作为铁道部1957年铁路建设的三项重大建设成就(武汉长江大桥、鹰厦线和宝成铁路)在北京举办展览。
大四时,王柢教授就是利用这套模型给我们讲授宝成铁路的设计理念、特点和创新的,特别是在越岭线路的展线案例。现如今我们正在前辈开辟道路接过前辈们的接力棒把襄渝线建设成为祖国重要的战略大通道。 
3、二师六团与小米溪隧道出口情况
 到了紫阳二师机关,全体师部门以上领导都出席接见与宴请我们。24与23团的人被分别安排在六团与八团的工地,即全长3300米的小米溪隧道的出口与进口。 
小米溪隧道是二师管段最长的隧道兵所有部队中从事铁路抢修与建设历史是最早的,突击能力很强。出口的施工单位是六团四营,是六团在越南抢修战场过得硬的部队。营长陈家涛年方30出头,责任心强、吃苦在前、拼劲十足、善于思考。 
我们到工地时,平行导坑已开始掘进,洞外场面也基本展开。铁路线路濒临汉江,交通方便。洞口紧接大米溪大桥,目前仍稍显局促,但随着工程进展将逐步扩大。 
部队装备与成昆线开工时相比已有改观。运输车辆换成了五十铃。凿岩机配上YT-25高转速系列。电动压风机、装渣机和电瓶车等均是国产最新型新品。
 4、探寻工作切入点我们与陈营长及技术人员一起看了工地后,心中计划做三件事。一是绘制一张施工进度示意图;二是就目前各部位的劳力部署提出不同的技术要求。三是专门对担负三管两线安装维护维修的西安学生连进行培训,以确保生命线工程的高效运转。这三件工作完成后,就能让工地进入正常、标准的运行状态,为今后高产战役的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 
施工进度示意图很快绘制完成,而且绘制两张。分别挂在洞口指挥所和技术组。今后所有工程会议上就有了形象的作战地图。平行导坑掘进是整个工程的先行工序,我们的方针是“突出平导,通道跟上;血脉畅通,分割围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刘晓庆和郭达,50年前一起修铁路,身边2千余人牺牲
铁道兵老照片(34):全民皆兵,奋战襄渝铁路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铁道兵如何在高山峡谷之间架起生命线?
月河 襄渝铁路月河工地
铁十师战斗在成昆线上(1970)
铁道兵第六师(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