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景春——铁骨铮铮铁道兵:二级伤残军人尹保友访谈录
八一建军节

【建党百年专题】(原创首投)

铁骨铮铮铁道兵

——二级伤残军人尹保友访谈录

周春军

朋友,当你坐上飞奔的列车穿大山、过江河、越平原,驰骋在祖国大地,在体会人生旅途的愜意、感叹窗外美景的变幻、沉醉隧道间汽笛的回鸣,你会不会想起那些逢山筑路、遇水架桥的铁道兵战士,会不会有走近他们身边听听他们故事的想法?几天前“抖音”上有人推送一段铁道兵二级残疾退役军人近况的小视频引起我的注意,作为曾经的军人,我决定去见见这个叫尹保友的人。

初次见面,实在不忍注视他脸上密布着因瓦斯爆炸而形成的蓝色斑点,一双干瘪的眼睛深陷在眼窝内,陷结着碎石的面颊让他的笑容看起来有些麻木而冷峻,但这丝毫不影响他豪爽豁达的谈吐……  

尹保友,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杨集镇沂北小乔圩村人,1950年生,1969年参军,曾服役于铁道兵二师八团三营12连,随部队转战湖北谷城、山西太原、陕西安康等地区,在铁道建设施工中担任风枪手。1972年4月在奋战襄渝线,开凿白岩寨隧道时因瓦斯爆燃引发哑炮而负伤。1972年4月27日,尹保友所在部队因学习中央文件而停工,隧道施工任务由民工担任,部队派出技术骨干进行现场指挥。三营12连派出尹保友和另外三名战士带领民工在偏道坑施工,因风箱功力不足,山体内渗进的瓦斯浓度逐渐增大,尹保友安排71年参军的安徽籍战友去启动预备风箱加风稀释瓦斯,他在洞里继续指挥民工施工作业。因上一班民工爆破时有五眼掏心炮没有爆炸,遗留下来的哑炮掩盖在碎石下没人发现。下午4点多钟,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因民工连续使用风枪,没有实施冷却保护措施,过热冒出火花,引发洞内瓦斯爆燃激发哑炮,瞬间巨大的爆炸声和浓烟充满整个山洞。尹保友因头戴韧性十足的藤条安全帽,又因一只膝盖跪地,一条腿半蹲打风枪,躲过中心爆点的巨大冲击波,但两只胳膊和两条腿粉碎性骨折,面部被碎石炸得血肉模糊,幸亏怀中风枪护着胸部。但另外两名69年参军的战友当场牺牲,一个尸首全无,一个身体几处血洞,民工30多人受重伤,那位安徽71年兵因出洞增开风箱躲过爆炸。  

爆炸发生后担负施工指挥任务的四营19连连长彭树环,正在主坑道负责接风管水管安装电源,立即指挥施工人员冲过来抢救伤员。此时尹保友浑身衣服破碎,安全帽下的面部血水和黑色眼液混在一起,全身瘫软昏死在碎石堆上,运到医院时已无心跳……  

八团一营五连四十多名官兵及时赶到团卫生队献血,加上军医们的水平过硬,抢救经验丰富,尹保友与死神擦肩而过,通过三个半月的精心医疗救治终于出院。此时他年仅22岁,但双眼失明,满脸布满爆点造成的蓝色小疙瘩和小凹坑,两只胳膊、两条腿因多处骨折而留下了终身残疾。  

鉴于尹保友平时表现良好,部队给他荣记三等功,并在师团两级通报表彰。对执行任务时造成的伤残定为一等乙伤残等级,但尹保友觉得受功有愧,和牺牲的战友相比留下一条活命已经万幸,他说拿着立功证书就会想到牺牲的战友,心里就会不好受,经常为牺牲的战友而悄悄流泪。  

为了不给部队带来麻烦,不给战友们增加负担,1973年2月尹保友坚决要求退伍回乡。因身体伤残双目失明,不能参加生产队劳动,生活来源只有民政部门发放的每月30元钱补贴。但尹保友没有丝毫怨言,在三夏大忙之际还主动要求到生产队守夜场,干些力能所及的非重体力劳动。他的行为让有私利之心的人产生敬畏,在他守夜场时没人去动生产队的东西。他的军人风貌,他的奉献精神,让当兵前就订下婚约的未婚妻非常感动。她不顾他人议论和亲友规劝义无反顾地与他成亲,婚后生有一儿一女。虽家庭贫穷,但不缺少天伦之乐。  

八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家经济逐渐好转,伤残军人优抚待遇有所提升,尹保友家的生活状况也有改善。接着中央有文件精神,照顾没有生活能力的一等以上伤残军人全家户口迁入城镇,给予四十岁以下的家属子女招工优抚,尹保友妻子儿子相继招工进入杨集面粉厂工作,全家生活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0年后民政部门对伤残军人优抚政策进行调整,伤残等级重新划分,尹保友调整为二级伤残军人,优抚经费逐年增长。一儿一女虽已下岗,但自谋职业也能维持,尹保友的生活虽然好过一点,但与他患难与共、携手多年的夫人却因糖尿病并发症,无钱医治在55岁时离他而去,后儿女因他生活无法自理,小家庭又自顾不暇,建议他又找了个老伴。现尹保友住在杨集面粉厂职工老宿舍的三间小屋,因单位倒闭,年久失修,刮风下雨无法藏身,他不得不节省优抚经费花两万多元自行维修。  

每逢阴天下雨就是尹保友的磨难日,浑身都疼,骨头散架,眼部淤胀,脑袋眩晕,止痛片吃多了不仅造成药物依赖,还严重损害肠胃,只得强忍着,轻微时喝口酒麻痹自己,严重时就躺在床上任由身体颤抖。肢体的残疾加上疼痛的折磨,让他的手脚无力,很多时候吃饭都要老伴喂。  

但就是这样的人,当我给他拍照时,依然摆出军人的标准站姿:挺胸抬头,“目视”前方,两手中指紧贴裤缝线,两腿紧并,脚跟靠拢,脚尖呈八字形分开!我打开手机,把从网络上下载的列车通过隧道的小视屏播放给他听,他默不做声,但随着汽笛的鸣响我看到他搭在腿上的双手攥得很紧很紧。我问他想不想坐坐列车,体验一下在自己曾参与修建的铁道上飞驰的感受?他说真想,但不太可能,因为身有残疾双目失明,出行都需他人引带,不想麻烦他人,连老伴也不愿给她多添麻烦。他说从伤残退伍部队战友送他回乡后,就一直没有出过远门,甚至连民政部门安排去县城疗养都极少去。他说他每天都听新闻,知道现在的铁路交通比他当年建设的好得多,听到这些他心里就舒服,感觉比自己亲自坐火车都高兴。  

我问他22岁时就双眼失明,这么多年来都生活在“黑暗”中,记忆中什么最清晰?他说在心中有两样最深刻:一是伟人的形象一直记在心中,二是政府发放的优抚经费逐年增加,到手的人民币越数越多。  

他没读过书,脑子又受过爆炸冲击波的震荡,但他的谈吐却很有水准,他说在建党百年之际,人民生活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稳步提高,祖国面貌改天换地,多项建设成果已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中国高铁更是在世界遥遥领先。他说: “作为一名铁道兵老战士,心里非常感动。”

临行时,他托我代他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人民。他说他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去一趟北京,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向五星红旗行一个庄严的军礼!

 (校对:张东)


责任编辑:秋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6岁伤残军人为什么没能享受医疗护理依赖?
军人的孩子铁骨铮铮
乡镇双拥工作述职报告
公务员(国家工作人员)工伤(因公负伤)赔偿
优抚安置政策15问
改革伤残军人优抚管理体制及政策的思考建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