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融让梨,童年孝顺的典范!谁曾想他最后却是死于不孝的罪名!


1

孔融让梨

融四岁,能让梨”是流传千百年来的一个教导人们谦让的道德教育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这也是正面形象的孔融

但是历史上真实的孔融又是什么样的呢?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孔融出生在东汉末年,由于汉武帝废除百家,推崇儒家文化为正统思想,儒家“孝悌忠信”的信条开始深入人心。

古人的“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是指对父母孝顺就会对君王忠诚,而对兄弟友爱的人,也必然对父母孝顺。这是儒家的固有逻辑,作为孔子嫡传后人,自然不会太差,孔融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

3

建安七子

成年的孔融是“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才是毋庸置疑的。可他在政坛上的建议与曹操有分歧,不被曹操采纳,心中存有怨气,便总爱挑主子曹操的毛病、戏谑曹操。曹操灭袁绍时,曹丕因贪图美色,顺便夺了袁熙的妻子甄宓

于是,魏国“八卦中心”孔融便常在曹操面前说,“当初武王伐纣,将妲己给了周公”。曹操问其出处。孔融说,“以今例古,大概就那样了”。言下之意就在挖苦曹操教子无方

4

另类观点,震惊世人

然而,就是这位四五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在中晚年的时候,却抛出了一个令当时文人士大夫都炸锅的另类观点

父亲对孩子是没有爱的,那是情欲勃发时的一个产物而已。母亲对孩子,就好比是瓦罐里装的东西,东西拿出来了,跟瓦罐就没啥关系了。

5

家门不幸

终于在建安十三年,曹操让手下搜集孔融的罪名,以不孝的罪名借机将他满门处死,而这条惊世言论也成为最重要的罪状。

凡是都要两面的看问题,所有的事情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我们要学会“取其精华,去其槽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孔融四岁能让梨,为何老师从来不说长大后的孔融,原来说不得
孔融多次讽刺曹操,曹操忍无可忍将其杀掉,临死前孔融提了一要求
孔融4岁就懂得让大梨,长大之后为什么以不孝的罪名被杀?
孔融让梨家喻户晓,为何最后被曹操以“不忠不孝”罪名处死?
“孔融让梨”典故中孔融,长大后既非孝子又非能臣!结局惨淡收场
历史上的建安七子,曹操也赏识他们,引领文学的潮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