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还没播种,就能增产39%的这个技术!2~3年用一次就好!



许多种植户都知道深翻耕种

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肥力

减少病虫害,提升作物产量品质

但有不少种植户在深耕后发现

作物长势变弱,土壤越种越差

甚至出现不出苗、长势不良、减产的情况

其实,这些种植户都犯了一个错误

深耕也要讲究适度与一定的原则

盲目深耕则有害无益

那么,到底要不要深耕?

又该怎样深耕呢?

和小蔬一起学习,学习!

要不要深耕?

对于这个问题,不妨一起和小蔬看下面两个案例,通过对比试验,看看到底要不要深耕!

案例1:深耕提升大棚青菜产量

2020年杭州市麟海蔬果基地在一块连续种植5年叶菜,土壤酸化与盐碱化严重的土地中,进行深耕与旋耕对比试验。

结果表明,土壤深耕有利于大棚直播青菜出苗、成株,促进植株生长和根系生长,提高青菜产量, 比浅耕提高青菜产量 37.3%深耕还可以降低大棚蔬菜耕层土壤盐分含量,一定程度上缓和土壤酸化状况。

案例2:深耕防治土壤西瓜根结线虫

在北京大棚根结线虫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块,使用深耕+熏蒸性杀虫剂后,用农膜严密覆盖闷棚的方法控制根结线虫数量。

结果表明,深耕+杀虫剂防治技术疏松土壤且增加通气透水性,使得作物对水肥的吸收范围更大,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更强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在80%以上,且能增产39%以上。

理论支持:土壤的三层分层

土壤大致可分为三层,即表土层、心土层、底土层。表土层中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

耕作层:熟化程度较高的土层,肥力、耕性和生产性能最好,土质疏松,含有机质较多,厚度一般约20厘米左右

犁底层:位于耕作层之下,厚约6-8厘米,较紧实,孔隙度小,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

心土层:又称“生土层”,通常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养分含量较低,植物根系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底土层:又称“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

从土壤分层中我们可以发现,犁底层是上层耕作层与下层心土层的分界线,我们倡导的深耕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犁底层对土壤的桎梏,在改善活化耕作层土壤状况的基础上,继续逐步活化改善下方的心土层,以此来提高耕作层的土层厚度、提高耕地的总体质量水平。

从土壤分层中我们可以发现,犁底层是上层耕作层与下层心土层的分界线,我们倡导的深耕目的就是为了打破犁底层对土壤的桎梏,在改善活化耕作层土壤状况的基础上,继续逐步活化改善下方的心土层,以此来提高耕作层的土层厚度、提高耕地的总体质量水平。

注意如果大家盲目地过度深翻土地而把心土层的土壤翻到地面浅土层中来,那么农田土壤状况会明显变差,而且受害的耕作层连续好几年都缓不过来,一般需要多年的慢慢休养活化才能逐步地恢复正常状态。

该怎么深耕?

在学习怎么深耕之前,各位种植户首先要明确三个不同翻耕的手法及各自代表的含义。

深松深松是使用深松机械在不破坏土壤原始结构的基础上,将土壤内部松动,达到松动深层土壤、提高蓄水能力的目的。

旋耕(浅耕)旋耕是利用拖拉机带动旋耕机对土壤进行旋耕处理。通过旋耕机的旋耕齿,将10-15厘米深的表层土壤旋转、打碎,达到疏松表层土壤的目的。

深耕利用拖拉机带动犁具将深层土壤翻到地表的过程,一般对土壤进行25-30厘米的深耕。目的是打破犁底层、土壤透气、减少病虫害以及增加蓄水能力等


2~3年进行一次深耕

虽然土壤深耕是有好处的,但农田土地既不适合连年深翻深耕,也不适合深翻深耕土地的深度过深,否则会造成耕作层中大量混入心土层而造成地力下降、作物长势明显变差。

普通种植的农田耕地一般每隔2-3年深耕1次就可以了,每次农田土壤深耕深翻的深度掌握在25-30公分左右就完全足够了。

循序渐进进行深耕

如果大家想把地下的生土层翻到地面或浅土中做进一步活化熟化处理来增加耕作层土壤的厚度,那么大家可以在每次深耕农田土壤的时候,按照这一次比上一次多增加3-5公分翻耕深度的方法进行操作,比如说,去年对耕地进行了20公分的深翻深耕,那么到明年再进行土壤深耕的时候,就可以把土地深翻深耕的深度增加23-30公分,到大后年在翻耕土地的时候,我就可以适当把土壤翻耕的深度增加到33-35公分左右。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把深层土壤中的生土每次少量地翻到浅层土壤中来进行逐步活化腐熟,而不会造成深层土壤中的生土被大量翻到耕作层中混合而影响土地的质量或对作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不利影响。

如果盲目一次翻耕过深(比如说直接把耕地翻耕到40-50公分),这样深翻的做法必然会大幅降低耕作层的地力、严重影响作物的长势和产量,这一点大家要牢牢记住了!

注意晒田和增补菌肥

与耕作层中的土壤相比,深层土壤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各类养分含量都比较低、有益微生物的含量与活性都比较低。


因此,我们在把地下深层土壤中的生土翻到地面或浅层土壤里以后,我们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搁置晾晒土壤,种地施肥时还要注意增施菌肥或菌剂及其他肥料,以此来降低深层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提高深层土壤的冷凉状态、促进深层生土的腐熟活化,更主要的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逐步的繁殖增加。

只要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繁殖增加成规模了,深层生土层土壤的活化腐熟进程就会加快且生土对熟土与作物的不利影响就会大幅降低了。

对于土壤翻耕深耕

各位种植户有什么秘诀与经验吗?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交流

来源:傲禾农技小背篓、新乡的天空、长江蔬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诀窍!提高土壤通透性!
看看咱的土壤于施肥有啥问题
提高土壤通透性小窍门
土壤都是什么类型?你知道么?
【作物栽培学】水稻的土壤条件
犁底层及覆盖作物与保护性耕作对其的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