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渊问仁[先秦孔子及其弟子所作]
这一章师生对话体现了孔子的核心思想“仁”,颜渊是孔子最为赏识的学生,孔子与他谈论的“仁”要求极高,这既是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因为颜渊这个人可以达到。在一些家庭之中,也常见一些父母急于让孩子成为了不起的人,督促孩子学习达不到目标时,也是口不择言,深深地伤害了孩子的心灵。无论是谁都应该谨守“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句话,能做到这些,也就足可以是自己无大过了。问题是要懂得知礼,知道什么是礼的要求,这要靠学习和修养才能做到,难怪孔子说“不知礼、无以立。”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3]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这四个字是纲,所以颜渊后面才会紧接着说:“请问其目?”克已,就是修心、修身,要把自己不好的、不合理的、不合于礼节礼法的种种东西克制住,使自己的身心、心性得到极好的料理。复礼,我们生活之中的所作所为要符合社会的道德、社会的法律、社会的习俗。当然孔夫子所说的礼是指周礼,即周朝遗留下来的一系列的典章制度。[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华经典名句300句145: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说文解字 | “三十而立”立什么?
儒家理论,什么是“义”、什么是“礼”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当今时代,克己复礼还有没有必要?
《论语》新解12;1
传家之宝:耕读传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