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奇上加奇!典型地貌中的另类奇观(二)

 冻融地貌:西伯利亚惊现“超级大蝌蚪”

  2017年初,当遥感卫星飞过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时,发现亚纳河盆地附近竟然静静地蜷伏着一只“超级大蝌蚪”,长度超过了1000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西伯利亚的“大蝌蚪”(图片来源:搜狐)

  原来,这是一个最大深处约为86米的巨大深坑,名为“巴塔盖卡坑”,早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已经被当地人发现,但后来它越变越大,而且越来越深,时至今日已经“生长”成为一只巨大蝌蚪的形状,大大的脑袋拖着长长的尾巴,惟妙惟肖,令人惊叹不已。从成因上来分析,巴塔盖卡坑其实是一种冻融地貌,由于当地大片森林被砍伐,树荫减少,而且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导致地表温度逐渐升高,冻土融化,水土流失,故而形成超级大坑。

西伯利亚的“大蝌蚪”(图片来源:搜狐)

  所谓的冻土,泛指温度保持在摄氏零度以下的、含冰的土壤或岩层。一般来说,冻土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是季节性冻土,它会在夏季融化而在冬季再次冻结,所以也叫冻融层;下层是长期保持冻结状态,为多年冻土层。冻土主要分布高纬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比如俄罗斯西伯利亚、我国的东北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当冻土分布地区的冻融作用使岩石遭受破坏时,松散沉积物受到干扰和分选以及冻土层发生变形,就会形成冻融地貌,比如石海、构造土、冻融岩屑锥、冰丘等。

  冻土的冻融变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是气候变暖的一种信号。2016年,科学家们在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苔原地带的贝利岛地下发现了15个气泡。可是到了2017年,这些气泡急剧扩散到了7000个。它们究竟是些什么东西?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气泡其实都是地下释放出来的天然气水合物,即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如今不断出现这种地下天然气向外排放的现象,说明这里的冻土层开始部分融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全球气候仍在继续变暖。

 

  火山地貌:福建漳州的“海上兵马俑”

  在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离海岸大约6.5公里的海上,有一个面积只有0.07平方公里的小岛,名为“南碇岛”。从远处看,这个海拔只有50多米的小岛呈就像是一块墨玉一样镶嵌在碧绿的大海之中,但是当你乘船靠近之后就会发现,岛上竟然是由一根接一根的石柱堆积起来的,而且这些石柱的形状十分规则,绝大部分为六边形,直径一般为15~30厘米,约20~50米,像头发丝一样紧密排列,所以有人称之为“发状石林”,又像是秦俑身上穿的甲胄,也有人赞美它是“海上兵马俑”。有人推算,这些石柱多达140万根,可是,诸多奇怪的石柱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福建漳州南碇岛(图片来源:搜狐)

  其实,这些规模宏伟的石柱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们的岩性为玄武岩,是火山岩浆喷发之后冷凝而成。由于玄武岩浆黏度小,流动性大,溢出地表能够流动较远的距离,覆盖较大的范围,而且易于在冷凝过程中会形成柱状节理,从而将岩石分割成规则的六方柱状。南碇岛原本是大陆上的火山喷发的结果,在距今700万~2600万年之前这里曾多次爆发火山,后来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它与大陆隔开了,所以形成了一个一座孤立的小岛。

福建漳州的“海上兵马俑”(图片来源:搜狐)

  火山地貌包括很多种类型,比如各种形状的火山锥、熔岩垄冈、熔岩台地、熔岩高原、熔岩瀑布、熔岩流、熔岩脊、熔岩洞穴等,其中火山锥最为常见,由火山碎屑构成的火山锥通常高而陡,由熔岩流构成的则往往低而缓,火山锥的顶部还常见有火山口遗存,边坡还常保存有呈辐射状向坡下散开的冲沟。美国夏威夷群岛、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印度的德干高原、我国黑龙江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山西省大同火山群、云南省腾冲火山群、台湾省大屯火山群、河北省的张北熔岩高原等等都是典型的火山地貌。

 

  丹霞地貌:青海贵德的阿什贡峡

  说起丹霞地貌,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起广东的丹霞山,这里是丹霞地貌名称的来源地,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丹霞地貌景观。虽然这是一个由我国地质学者创造的地貌学名词,但它并非我国独有。在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都有丹霞地貌的分布,其中以我国分布最广。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发现了1200多处丹霞地貌。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摄影:马德龙)

  所谓的丹霞地貌,指的是层厚、产状平缓的红色砂砾岩,由于节理发育、铁钙质混合胶结不匀,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奇形怪状的地貌,比如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等。

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摄影:马德龙)

  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阿什贡村周边,就隐藏着这样一片奇特的地貌。这里位于黄河的北岸,距离西宁只有80公里,距离贵德县城约34公里,西(宁)久(治)公路从中穿行而过。当我们驾车行驶在寂静的公路上,只见道路两边层峦叠嶂,高耸入云,绵延数十里的山体颜色通红,恰似火烧一般,悬崖峭壁犹如刀砍斧劈,崖壁上呈现出的沉积层理清晰可见,微微壮观。这些山体高矮不一,远观之,有些似古代宫殿,有些像威武的巨人,近观之,有些则像是各种动物,造型奇特,浑然天成。地质学家研究发现,这里的岩石为白垩纪至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沉积于距今约1.2亿年前,后来由于收到黄河水的下切侵蚀以及风沙的雕琢,故而形成了如今的丹霞地貌,并已经建成了贵德国家地质公园进行保护。

 

  黄土地貌:陕西洛川黑木沟

  对于黄土地貌,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那苍茫辽阔的高原、响彻云际的信天游似乎成了黄土地貌的代名词。形容这种地貌最贴切的形容词莫过于“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八个字。

  黄土是一种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形成的一种特殊黄色沉积物,内部通常具有较多的孔隙,而且具有柱状节理,在地表流水的作用下常常形成各种地貌形态,比如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还有众多的其他各种形态及其组合,如冲沟、陷穴、漏斗等。我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分布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黄土覆盖面积的49%,占我国领土面积的6.6%。甘肃、青海、宁夏、内蒙、陕西、山西等地,均有黄土区分布。特别是西北地区、黄河中游一带的黄土高原,连续面积可达44万平方千米,厚度可达百余米,最厚达400余米。

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图片来源:陕西旅游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地质人都想收藏的45种经典地貌模型!
这是地球上最大的蝌蚪,或许预示着人类的未来
中国的24个世界地质公园名单
中国自然风光资源概况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介绍
中国33家世界地质公园最全资料集(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