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扶阳要药—附片

扶阳要药—附片

原创2021-10-15 21:42·所来所去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 Debx.的旁生块根(子根)。于栽培第2年小暑至大暑间挖掘全株,摘下块根,除去须根,大者入药,小者可再培育,下面就附子的性状、药物鉴别、性味归经、功能主治、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等分述如下。

一、附片的分类

1.泥附子

挖出子根,洗净泥土称泥附子。

2.盐附子

又名咸附子,选取大小均匀的较大的泥附子,浸入盐卤水和食盐的混合液中,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晾晒的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呈现为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表面灰黑色,附盐霜,顶端有凹陷的芽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枝根或枝根痕,质重而坚硬,横切面灰褐色,形成层环多角形,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3.黑顺片

又名黑附子,选取大中个头的泥附子,浸入盐卤水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5mm的厚片,再用稀盐卤水浸漂,取出用黄糖与菜油制成的调色剂浸,使附子染成浓茶色,用水漂洗至口尝无麻辣感时,取出蒸熟,烘至半干再晒干,其外皮黑褐色,剖面暗黄色,油润光泽,略透明,木部导管束呈纵条状,质坚硬,断面为角质样,味淡。

4.白附片

取较小的泥附子,浸入盐卤水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为度,捞出剥去外皮,纵切成3mm的薄片,用水漂至口尝无辣感时,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形状气味与黑顺片相似,但其无外皮,全体黄白色,半透明。

5.淡附片

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净,置锅内与甘草、黑豆加水同煮至切开后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去甘草、黑豆,刮去皮,切为两瓣,置锅内加水煮约2小时,取出晒晾,反复焖润数次,浸润透后切片晒干。每份盐附子100kg,用甘草5kg、黑豆10kg。

6.炮附片

取盐附子洗净,清水浸泡1夜,除去皮脐切片,再加水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用姜汤浸1~3天,然后再蒸熟,焙至七成干,倒入锅内用武火急炒至起烟,微鼓裂为度,取出放凉。

除此,还有运用现代工艺控温、控湿、常压水提、醇沉、浓缩、喷雾干燥制粒制作附子颗粒,发现该颗粒不仅能保持传统加工品(附片)的原有药效,而且还表现出增效的多项试验指标,明显提高了附子的有效性和药用价值。目前应用于临床内服的附子几乎均为经过炮制的饮片,如上所述,而直接内服生附子的已经很少,因其毒副作用较大,较少应用。

二、药物鉴别

从中药来源及名称来看,附子需要与川乌及白附子相鉴别。

1、川乌与附子属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块根,目前商品名为川乌头,野生者为草乌头。7月挖掘全株,切下主根,晒干即为川乌头。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两者为同一植物的不同部位。陶弘景谓附子以八角者良,《本草纲目》云:“初种为乌头,像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谓附子,如子附母也。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 附子临床应用名称较多,根据不同的炮制方法不同,分别有咸附子、盐附子、附片、附块、生附子、生附片、咸附片、川附子、淡附片、白附片、黄附片、熟附片、制附片、天雄等。临床常用的附子饮片有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其毒性较生附子小,安全性高,生用附子专发散阴寒,但毒性大。

2、白附子与附子名称相似,虽仅一字之差,但实质确实不同。白附子又称禹白附,为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主产于河南、甘肃、湖北等地,本品辛温,有毒,归肝、胃经,具有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的作用,内服用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等症,外用治疗痒疡痰核、毒蛇咬伤,本品有小毒,故中医临床内服多以炮制品入药。现代研究,白附子具有抗炎、镇静、抗惊厥、止痛、抑制胰蛋白酶活性、抗恶性肿瘤等药理作用。

三、性味归经及功能作用

附子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的功效,可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历代医籍对附子的功用多有记载,如 《本草纲目》曰:“附子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痉癫痫、小儿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嗝、痈疽不敛、久漏冷疮。”《汤液本草》云:“附子,入手少阳三焦、命门之剂,浮中沉,无所不至,味辛太热,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非若干姜止而不行也。非身表凉而四肢厥者不可僭用,如用之者以其治逆也。”

归纳其功能主治如下:

①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所致的各种病症;

②助阳行水,用于肾阳衰弱,身面浮肿,腰以下肿甚,腰痛酸重,尿少及脾阳不足,肢体浮肿,腹胀便溏;

③补阳益火,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痛,胃寒足冷,阳痿滑精,小便频数;

④散寒通痹,用于风寒湿痹,骨节疼痛;

⑤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感受风寒所致恶寒发热,脉反沉者。

现代常用于冠心病、肺心病、风心病、肾炎、风湿免疫病、心源性休克伴有心力衰竭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溃疡病、胃肠神经症、慢性结肠炎等。临床应用附子、淡附片及炮附片的功用各有侧重,淡附片以回阳救逆散寒止痛为主,可用于厥逆亡阳证,也可用于寒湿痹痛;炮附片以温肾暖脾为主,可用于虚寒泄泻。

四、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一)化学成分

附子内含多种生物碱,总含量为0.32%,主要为海帕乌头碱(次乌头碱,hypaconitine,C33H45O10N)约0.048%、乌头碱(aeonitine,C34H45O11N)0.01%、新乌头碱(mesaconitine,C33H45O10N)0.006%,其次有塔拉地萨敏(talatizamine,C24H39O5N)、川乌头碱甲(chuanWu base,C23H37O6N)、川乌头碱乙(ehuanWu baseB,C22H3504N)、尼奥灵(neoline)、宋果灵(songorine)、附 子 灵(fuz11ine)、北乌碱(beiwutine)、单 乙 酰 塔 拉 胺(monoaeetytalatisamine)、乌头生布碱A、B(senbusineA,B)、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棍掌碱(coryneine)、隋碱(lgnarine)、禾布碱(hokbusine)A,B、杰沙乌头碱(jesaeonitine)、苯甲酞乌头原碱(benzolaeonine)、苯甲酞乌头原碱(benzoylmesacnine)苯甲酞下乌头碱(benzolhypaeonine)。

(二)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附子及复方制剂有一定的抗炎及镇痛作用。张啸环通过对佐剂引起的大鼠的足趾肿胀度实验观察,对热板法和扭体法引起的疼痛测定痛阈,证实桂枝附子汤的抗炎及镇痛作用。有人进行过胶原免疫性关节炎(CIA)小鼠实验,实验表明甘草附子汤有抗炎作用,并提示甘草附子汤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方剂。日本池田孔己应用炎症模型对麻黄附子细辛汤抗炎作用进行研究,麻黄附子细辛汤可对小鼠关节水肿、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病理表现有显著抑制作用,证实其具有镇痛、消炎、抗过敏作用。亦有实验表明附子煎剂对巴豆油致小鼠耳部炎症、甲醛致大鼠脚趾肿胀有显著抑制作用,切除双侧肾上腺大鼠附子煎剂仍有明显抑制炎症和肿胀作用,这提示附子的抗炎症作用与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附子抗炎镇痛作用在临床上常被应用于风湿免疫病。

2.对外周血管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附子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制附子及其不同配伍对微循环障碍状态下的毛细血管有扩张作用,对血液流态亦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亦可增加血流速度,对毛细血管的充盈状况亦有改善,可促使微循环障碍逐渐消除和功能恢复,制附子及制附子配干姜、制附子配伍人参、制附子配肉桂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3.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麻黄细辛附子汤能增强模型大鼠红细胞黏附能力,提高免疫活性,有效地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可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4.强心作用

有实验表明,附子炮制前后均能显著提高蛙心的振幅,且炮制后提高更明显,并得出附子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且起效快的特点,适合临床急救。熟附片强心作用较强,煎煮愈久,强心作用愈显著,附子的强心作用在临床中常用于救治急性心梗所致的休克、低血压状态、冠心病及风湿性心脏病等,且取得很好疗效,但其相关毒性作用也是在心脏方面比较突出,较易出现心律失常等不适。

5.其他作用

有报道提示附子还有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作用。附子泻心汤能延长小白鼠负重游泳的存活时间,降低血胆固醇以及该方使狗脑电图显示慢波周波数增多等实验,提示本方对于老年性易疲劳及老年性心脑和血管机能衰退等生理病理性改变可能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川乌 (乌头)(中药)(百度百科)
说药|乌头:“天下之物,莫凶于奚毒”
中药川乌头养生用途
附子的功效与作用,附子的副作用
冬季进补需谨慎,川乌、草乌、附子别乱用
附子(又名:黑顺片)(毛茛科草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