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鸣耳聋,是耳中的一坨痰火!一个千年古方化痰清火,通耳窍

2021-12-01 19:52

上海中医科施大夫

历观诸医书,皆云百病怪病皆由痰甚而生,故而有“怪病从痰治”之说。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痰是可以随气而行,游走全身内外上下无所不至,内可壅塞脏腑,使脏腑气机出入失常,外可流入经络,导致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

那么痰上壅塞于清窍,耳朵就会气机不通,一则气血津液不能濡养耳窍,二则痰郁则易化火,燔灼耳窍, 出现耳鸣,听力下降

来分享一则医案,帮助大家理解。

陈女士,57,右耳突发性耳鸣耳耳聋半年有余、经西医检查无明确原因,输液给与治疗后听力有多改善,但至今右耳机器轰隆声、持续不歇、伴随耳中胀闷、堵,辩音不清,很是影响生活,曾多次治疗,均无明显效果。也用过益气聪明丸、耳聋左慈丸等,无效,兼见:耳鸣,睡醒时加重,头重头痛,昏沉如纱裹,时常头晕目眩,心情烦躁易怒,失眠。舌红苔腻黄、脉滑数

什么情况呢?

上面已经说过,无形治之痰可随气行,痰气上注于脑,壅塞于耳,阻碍脑窍和耳窍清气正常运行,故而出现耳鸣、头重头疼,昏沉如裹布,大家想一想,湿答答的衣服穿在身上是不是很沉重,头部痰气太重易是如此。舌质红,舌苔黄腻说明体内已有痰火内郁,随经上炎清窍故出现头晕目眩,痰火内扰于心,热可灼伤心阴液故而心烦易怒,不寐。

怎么解决呢?清火化痰 通利耳窍。开方如下:

黄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甘草、生姜、茯苓

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温胆汤”千年化痰第一方,对的!很眼熟吧,此方就是以温胆汤打底,在它的基础上又加了一味黄连,组成黄连温胆汤。

方中半夏主化痰,自古以来,半夏就被称为化痰神器,所有化痰的方子里,几乎都有它的身影,要说这化痰本领,半夏可以说是元老级别的。半夏虽辛但不散,可以聚集药性力量,不但可以强有力化开痰湿,还能推动痰湿从上往下走,助痰湿排出去

说到枳实这味药得说说了,古人称之为破胸锤,古人认为人的心胸这一块儿,应该像天空一样,是明朗的,是不能被阴霾笼罩,当有些郁气、闷气、痰浊等阴霾之气在我们胸口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憋闷闷,很不舒服,心情烦躁不安。那么枳实降气也降痰,宽胸理气就是“能手”,能把清阳之地还给身体。

痰随气降,竹茹主降气,什么是竹茹呢,其实是竹子的干燥中间层,竹子虽空心,但它很有韧性,不容易折断,古代的文人墨客认为竹子很有气节,有君子风范。竹茹一来就能让人的这个气像竹子一样节节贯通,加上它的药性是往下走的,可让痰气往下,竹茹配枳实,一个是破胸锤,一个像钉子一样,锤子在上面凿,钉子在下面直接打下去,那力量就非常强,这两药药性都是从上往下,可把痰湿一路往下降。

陈皮呢主行气,那么化开痰湿有气的推动就不会停留体内,容易排除来。

茯苓是常见利湿药物,痰湿痰湿,痰是在湿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那么茯苓可以把湿气通过小便利出去,虽然它不治痰,但是可以治痰的“母亲”,可以治湿。

黄连主清热,痰郁而化火,化热,黄连一来直接把邪热灭掉,直接干脆。

最后用生姜、甘草固守中焦,照顾脾胃。

复诊之时,耳鸣已减轻近半,耳部感觉通透,胀闷堵消失,听力有所回升,头晕头疼明显减轻,睡眠可,因痰之根在脾,其本在肾,故调整用药逐步向健脾强肾开窍后直至耳鸣消失。

温馨提示:肝火,痰火体质患者往往容易出现突发性耳鸣耳聋,应注意及时调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熊继柏治耳鸣耳聋的奥秘在此
【朱进忠:十味温胆汤-耳聋耳鸣、神经性耳聋】
第54期耳鸣治疗思路及总结
应用施今墨“对药”治疗胃肠病6O例之实验
万恶淫为首!如何克制邪念?中医说,胃火清心自清
温胆汤治疗抑郁证之我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