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奇的中药(29)

神奇的中药(29)——藿香

原创2023-02-28 16:37·中医小李大夫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别名:

广藿香(广东),枝香(《中药大辞典》),土藿香(《滇南本草》),川藿香、火香、正香、南藿香、海南香、排香草、野藿香、苏合香、怛罗香、迦算香、玲珑藿去病(《和汉药考》)。

炮制:

广藿香于5~6月和9~10月间枝叶繁茂时采收。采收时将全株拔起,除去根后暴晒两天,堆起用草席覆盖两天,摊开再晒,后复至干或半干时捆成把,再晒全干即可。土藿香多于6~7月间采收,此时花梗已抽出,第二次在10月采收。采收后晒干或阴干,扎成把即得。

炮制时,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生用。

广藿香按产地又可分为石牌广藿香和海南广藿香及高要广藿香,在质量上广藿香较土藿香为优,两者均以茎枝粗壮结实、断面发绿、顺厚柔软、色青绿而叶多、香气浓郁者为佳。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功效:

化湿,解暑,止呕。

主治:

1.湿阻中焦、中气不运 藿香辛温芳香,辛散而不峻烈,微温而不燥热,故能运脾胃、调中焦、化湿浊,为治疗湿阻中焦、中气不运的常用药。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苍术、厚朴、半夏等组成理气化湿、和中开胃的不换金正气散,治疗湿浊困脾、中焦不和而见脘腹胀满、食少纳差、恶心呕吐、泄泻不清、舌苔浊腻者。《六科准绳》配伍白术、茯苓、人参、木香等组成七味白术散,以健脾和胃,清热生津。

2.暑湿证、湿温证初起 藿香性温而不燥,既能散表寒又可化湿浊,对于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而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脘痞、呕恶泄泻等症甚为适宜。常与紫苏、半夏、厚朴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藿香正气散。对于湿温病初起,症见身热不渴,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脉濡缓者,可与半夏、杏仁、茯苓、厚朴等同用,方如《医原》之藿朴夏苓汤。

3.呕吐 藿香辛散温通,能化湿浊、运脾胃、和中止呕。多用于治疗呕吐诸症,对于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尤宜。单用即效,若配伍半夏、生姜同用,止呕效果更好。如湿热并重,见身热困倦,胸闷腹胀,溺赤便秘者,可配伍黄芩、滑石、茵陈蒿等清热利湿之品,方如《温热经纬》之甘露消毒丹;若有脾胃伏火,症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者,可伍用山栀子、石膏、防风等,方如《小儿药证直诀》之泻黄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其与白扁豆、黄芪、白术同用,组成加减四君子汤,治疗小儿吐泻不止,不进饮食。若脾胃虚弱兼有湿热者,配黄连、泽泻、橘红、麦芽等以调理脾胃,益气清热安胎,方如《先醒斋医学广笔记》中之资生健脾丸。若为暑月呕吐,可配伍滑石、丁香共为末,米泔送服,如《禹讲师经验方》所载方。对于妊娠呕吐者,加半夏、砂仁等。

4.秽浊、疫疬 藿香芳香化浊辟秽,通利九窍,能散邪气,辟恶毒,而解时疫。以治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如《鸡峰普济方》以高良姜伍用组成藿香散,治疗疟疾诸症。此外,还治鼻渊头痛,如藿胆丸。

用法:

水煎内服,3~10g。也可入丸、散剂。另有水煎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用法。鲜品用量加倍。

使用注意:

胃弱欲呕及胃热作呕、中焦之火盛极、阳明胃家邪实作呕作胀,法并禁用;阴虚内热、虚火上炎、舌绛光滑者不宜应用;另外,《本草逢原》谓其茎能耗气,用时也宜慎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藿香图片栽培管理药用禁忌—综合花卉百科_奇乐花卉栽培与管理|花卉养殖网
中药材库
祛湿剂之燥湿和胃篇
家庭医药:化湿和胃道藿香
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藿香是一味珍贵中草药,大家都喝过藿香正气水但你见过植物藿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