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颈椎CT



1. X线、CT、MRI怎么选择

   看颈椎病变,不同影像方式的特点,X线、CT显示骨质方面有优势,MRI显示椎间盘、脊髓、韧带方面有优势。所以,如果在没有MRI或需要看骨质,或者患者有心脏支架、钢板的情况下,可以选择CT检查。


2. 第一步:掌握脊椎解剖结构

     人体的脊柱是由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和1块尾骨组成。每一节椎骨与相邻的椎骨之间都是通过复杂的关节、韧带以及椎间盘相互连接的。从前面看脊柱成1条直线,从侧面看有四个生理弯曲。

    椎骨的一般形态包括:锥体、椎孔、椎弓根、椎弓板、横突、棘突、上关节突。

3.第二步:CT可见哪些骨质结构,知常达变

     包括:锥体、椎弓根、椎板、横突、棘突、关节突。


    · 椎间关节:相邻上下关节突构成的下关节突在下一脊柱的上关节突的后方,以保持脊柱的稳定,不向前滑。

    · 椎弓峡部:同一脊柱的上下关节突之间,椎弓板由椎弓根向后内方延续,并与中线联合成棘突。

    · 颈椎钩突:第3-7颈椎体上缘两侧斜向外上方的致密小突起,与上位锥体后外下缘构成钩椎关节。

    
     钩椎关节和相邻的锥体部分构成椎间孔的前壁,而其侧方与动脉毗邻,发生骨刺时,向后方能挤压椎间孔内的组织结构,向侧方能影响椎动脉和其周围的交感神经。

    · 终板:锥体上下缘致密线状影,其间的透亮间隙为椎间隙,是椎间盘的投影。

    · 椎管:锥体后方,纵行半透明区。

    · 椎间孔:相邻椎弓根、锥体、关节突和椎间盘之间,颈椎在斜位清楚,胸腰椎在侧位清楚。
4.第三步:CT上的正常结构及表现

(1)脊柱及其附件骨

     · 骨皮质:位于锥体及附件的边缘部,CT表现为致密、连续的线状或带状影。

     · 骨松质:位于骨结构的中央部,CT表现为细密的网状格状影,边缘清楚。



(2)椎管及内容物

    硬膜外脂肪呈低密度影;硬脊膜囊呈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平扫不能区别硬脊膜囊、脑脊液和脊髓。

     椎内静脉丛位于硬膜外间隙内,在CT平扫上不能单独显示,增强扫描呈点状高密度影。


(3)椎间孔

     位于椎管前外侧,其内的脊神经根呈软组织密度,周围有低密度的脂肪组织环绕。


(4)椎间盘

     由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和Sharpey纤维环构成,呈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70±5HU,不能区分髓核和纤维环。


(5)椎弓间的连结:包括椎弓板间、棘突间和横突间的韧带及上、下关节突间的滑膜关节


(6)横突孔:颈椎的横突部有横突孔,其中有颈动脉、静脉和交感神经通过。椎动脉为两侧锁骨下动脉的分支,一般由颈6横突孔进入,在寰枕关节入颅腔,在颅内合成椎基地动脉至小脑及内耳。椎骨活动时,横突孔壁能使其内部的组织机构收到牵拉或挤压,特别是椎间不稳定时,更易影响椎动脉与其周围的交感神经。

(7)颈脊神经根:前根和后根:在椎管内的排列是前根在前,后根在后;在椎间孔中部却呈上下排列,后根在上方,前根在下方。

    
    钩椎关节变性有骨刺时,对神经根的压迫可因部位不同而症状不同骨刺靠近椎管时压迫前根,或出现弛缓性麻痹而无感觉障碍的神经压迫症状。

     在椎间孔中部时则压迫后根,前根可不受累,只有感觉障碍而无运动障碍。

5.第四步:各关节和CT横断面




6.第五步:常见病症的CT表现:颈椎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症多发生于中年以上,一般认为由于中年以后体质虚弱及退行性变;长期站立或行走及长时间的持于某种姿势,由于肌肉的牵拉或撕脱、出血,血肿机化,形成刺状或唇样的骨质增生。骨刺对软组织产生机械性的刺激和外伤后软组织损伤、出血、肿胀而致。

     颈椎4、5、6锥体最常见,腰椎3、4、5锥体最常见。




7.第六步:常见病症的CT表现: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由透明软骨终板、髓核和纤维环组成。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髓核脱水、变性、弹性减低,纤维环出现裂隙,周围韧带松弛,为内因。急性或慢性损伤造成椎间盘内压增加,为外因。

■ 重点1: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型及病理

     ① 膨隆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CT:椎间盘向四周均匀性膨大,明显超出锥体外缘,椎间盘后纵韧带处内凹消失并向外凸,侧隐窝狭窄。



      ② 突出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突向椎管,仅有后纵韧带或一层纤维膜覆盖,表面高低不平或呈菜花状,常需手术治疗。

        CT:椎间盘向后侧方或后正方局限性突出,基底可宽可窄,边缘模糊,脱出物边缘不光滑,可成角度,提示纤维环外层破裂。


     ③ 脱垂游离型: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完全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容易导致马尾神经症状,非手术治疗往往无效。


     ④ Schmorl 结节:髓核经上下终板软骨的裂隙进入椎体松质骨内,一般仅有腰痛,无神经根症状,多不需要手术治疗。

      结节(又名许莫氏结节),指的是椎体的软骨板破裂,髓核可经裂隙突入椎体内,造成椎体内出现半圆形缺损阴影,称为许莫氏结节。



      腰椎间盘有真空征:当腰椎间盘发生退变后,空气从血液内进入了椎间盘,从而椎间盘内含有气体,在CT检查的时候可以看到腰椎间盘内密度降低,甚至可以看到有低密度的含气影像。这就是腰椎间盘内的真空征 。这个真空征是腰椎间盘退化的一种表现,不用过于追究,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 重点2:椎间盘突出CT征象(椎间盘密度低于锥体、高于脊膜囊)

    · 膨出——椎间盘均匀地超出锥体。

    · 突出——椎间盘突出于锥体后缘呈软组织密度影,可见钙化,硬膜囊及其外的脂肪受压、变形。

8. 第七步:常见病症的CT表现:退行性变

(1)椎间盘退行性变:① 纤维环退变:多发生于20岁以后,出现网状、玻璃样变及裂隙样改变,并向周围膨出,退变处可有钙盐沉着;② 软骨终板退行性变:表现为软骨细胞坏死、囊变、钙化和裂隙;③ 髓核退变:晚于纤维环退变,主要表现为脱水、碎裂,有时出现气体和钙化。

(2)椎间关节退行性变: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增生、硬化,边缘骨赘形成,关节囊松弛,关节脱位。

(3)韧带退行性变:纤维增生、硬化、钙化或骨化。

(4)脊椎骨骼改变:骨髓水肿、脂肪沉积和骨质增生。

(5)继发性改变:椎管、椎间孔剂侧隐窝的继发性狭窄。

■ 重点:CT表现

    1. 椎间盘向四周均匀膨出于锥体边缘,其后缘正中仍保持前凹的形态硬膜囊前缘及椎间孔可受压。


     2. 膨出的椎间盘外周可有弧形钙化,有时可显示椎间盘“真空”征和髓核钙化。


     3. 骨结构改变:多表现为锥体边缘部唇样骨增生、硬化。


       4. 黄韧带肥厚、钙化:表现为椎板内侧高密度影,硬膜囊侧后缘受压、移位。


      5. 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骨化:表现为锥体后缘的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楚。



     小知识:判断颈椎间盘突出的程度 ↓

      椎间盘突出有2个测量指数:矢径和横径指数(STI)。可测量突出部分矢径的最大值:① 小于2mm为轻度;② 2-5mm为中度;③ 大于5mm为重度。

     硬膜囊及脊髓受压程度可分为三度:① 轻度:硬膜囊受压变形但未达到脊髓;② 中度:硬膜囊受压变形已达脊髓;③ 重度:脊髓受​压变形…
​李医生为您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通过影像学检查并判断颈椎管狭窄症?
【读书笔记】脊柱退变的6种表现
颈椎病的X线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
图谱--颈椎退行性改变
脊柱退行性变
腰椎影像解剖及常见病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