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肝硬化和尿毒症晚期,居然用了同一个千古奇效方

癌症患者因肿瘤占位压迫可能会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西医会通过手术治疗进行治疗;尿毒症晚期患者由于肠道功能受损也可能出现食入即吐的症状,西医则会采用透析或抗恶心药物治疗。

然而,若患者已经出现气血不足症状,手术治疗可能会加重病情。此时,中医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治疗方式。

这种治疗方式源自一种中医独特的观念——“异病同治”。

曾治疗过两位患者,一位患尿毒症晚期,另一位则是肝硬化,但是治疗的时候我采用了同一个药方。

这其中就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观念,接下来我就通过这两个病案,跟大家分享一下中医独特的“异病同治”观念,以及相关的方药治疗方法。

肝硬化和尿毒症,竟用同一个药方!

 病案一 

患者:男,60岁。

症见食入即吐,干呕,小便完全没有,面黄浮肿

西医诊断:尿毒症

中医诊断:关格

【拟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处方】:干姜1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人参10克。





 病案二 

患者:男,70岁。

症见食入即吐,纳极少,干呕,面黄,下肢水肿,腹水,小便极少。

西医诊断乙肝,肝硬化

中医诊断:关格。

【拟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处方】:干姜6克,黄芩6克,黄连6克,人参6克。

比两个病案,我们会发现,两位患者的症状非常相似,两者都有食入即吐、干呕、面黄、小便极少或没有、浮肿或水肿的症状,中医对他们的诊断均为关格

关格之名,始见于《内经》,但其论述的关格,一是指脉象,一是指病理,均非指病证,后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正式作为病名提出,该书《平脉法》篇曰:“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认为关格是以小便不通和呕吐为主证的疾病,属于危重证候。

关格的治疗应遵循《证治准绳,关格》提出的“治主当缓,治客当急”的原则。

所谓,是指关格之本,即脾肾阴阳衰惫。治主当缓,也就是治疗关格之脾肾阴阳衰惫,应坚持长期调理,缓缓调补脾肾之阴阳。

所谓,是指关格之标,即湿浊毒邪。治客当急,也就是对于关格的湿浊毒邪,要尽快祛除。祛浊分化浊和降浊,湿热浊邪,当清热化浊;寒湿浊邪,当温阳散寒化浊;湿浊毒邪上犯中上二焦者,则宜降浊,使其从大便降泄而去。

近年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应用历代治疗关格的通腑降浊法治疗尿毒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西医学所描述的尿毒症,某些癌症,肝硬化腹水出现上热下寒临床表现为食入即吐的患者皆可参考中医学“关格”以及运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来治疗!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怎样理解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方药组成?

寥笙前辈借助汪石山医案给了我们答案!



汪石山医案:

治一人。年逾六十,形色紫,平素过劳好饮,病膈,食至膈不下,则化为痰涎吐出,食肉过宿吐出,尚不化也。初卧则气壅不安,稍久则定。医用五膈宽中散,丁沉透膈汤,或用四物加寒凉之剂,或用二陈加耗散之剂,罔效。

汪诊之,脉皆浮洪弦虚,曰:此大虚症也。医见此脉,以为热症,而用凉药,则愈助其阴,而伤其阳;若以为痰为气,而用二陈香燥之剂,则益耗其气而伤其胃,是以病益甚也。况此病得之酒与劳,酒性酷烈,耗血耗气,莫此为甚,又加以劳伤其肾,且年逾六十,气血已衰,脉见浮洪弦虚,非吉兆也。

宜以人参9克、白术、归身、麦冬各3克,白芍2.4克,黄连0.9克,干姜1.2克,黄芩1.5克,陈皮2.1克,香附1.8克,煎服五帖,脉敛而膈颇宽,饮食亦进矣。



寥笙注:

本案为中宫虚寒,格热吐逆证。患者为噎膈症,非伤寒所致,但病机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寒邪格热于上焦之吐逆证同,故用本方加味治之。

方用黄芩、黄连大苦大寒,泄去阳热,而以干姜为之向导,开通阴寒。

误吐亡阳,误下亡阴,脾气大损,故以人参补中,俾脾胃得转,并可助干姜之辛,冲破阴格而吐止。

因患者平素过劳嗜酒,气血大损,脉浮洪弦虚,确为大虚之候,加白术之甘温,助人参以补脾胃;当归之辛温,以补血;白芍之酸寒,以滋阴;麦冬之甘寒,生津液,以救香燥所伤之阴;少加陈皮、香附之辛平,以疏气利膈,合为降逆补中,滋阴利气之剂。

异病同治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

中医治病的法则,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的区别。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

中医看病,需要望、闻、问、切,又是“号脉”又是看舌苔等等,这是在了解病人的各种症状和体征,根据病人的各种症状、体征进而分析出疾病的性质和病因,比如属虚属实、属寒属热,病位是在表还是在里、是在上还是在下等等。

中医把分析出的疾病性质和病因、病位,称为疾病的“证候”;把归纳疾病证候的过程称为“辨证”——辨别证候。按照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在表者散之、入里者清之等原则,确定治疗方案。

疾病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而人的体质也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不同的时间段内,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症状特征;相反,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不同的时间段内,有时也可能出现相似的症状,这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挑战。中医通过概括疾病的证候,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把握各种疾病的本质,使治疗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

中医“对症下药”不单对病名,既然中医是遵循辨证的结论来确定治疗方案,那么中药就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疾病,而是针对某一特定的证候来组方的。

所以在中药说明书里,功用、主治介绍的主要都是疾病的证候特点,而没有疾病的病名。

就拿“玉屏风颗粒”来说,它的功用是益气固表、散风止痒。凡属卫气不充,腠理不密导致的疾病,不论是表虚受风引起的荨麻疹,还是腠理不固导致的自汗、多汗,许多疾病都可适用,这叫作“异病同治”相反,同样是荨麻疹,如果不属卫气不充,腠理不密,这种中药就不适用,中医把同一种病,但由于证候不同而采取不同方法治疗的情况称为“同病异治”

由于普通患者不了解中医的辨证和疾病的证候特点,只知道根据病名对照药品的说明书来选择用药,难免产生误解。倒是有些人患了感冒、咳嗽等,不去看中医,自己照说明书选购中药来吃,这种习惯实在需要改改了。因为根据中医“同病异治”的道理,感冒还分风寒、风热、暑湿,咳嗽也有风寒、风热、风燥之差异。选择中药不可“按病索药”,应该按照中医治病的方法“对症下药”。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晚上一睡觉就湿身,是不是很多人都有,进来看看吧
同病异治,不可不察
《医学三字经·呕哕吐》呕哕吐的经方治疗
黄芩黄连人参汤
经方三辨020 葛根黄芩黄连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