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十二寡妇都是谁?她们西征最后的结局如何?
首发2023-07-07 21:03·清尧乱拂月 

引言

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男性地位居于上风,这是毋庸置疑的。史家或文学家也多从男性的视角出发来描写社会发展和现状,在文字的记录下,这些故事流传到了今日。

无论是文学作品,亦或是戏曲曲目,故事的主人公往往也都是男性,他们有的不畏强权,忠言逆耳;有的抗击敌寇,保家卫国,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

可反观女性角色的演绎和诠释在这些故事中,只能算做锦上添花,那么这些历史故事中就真的没有女英雄的存在吗?

(佘太君戏曲形象)

实则不然,不管艺术创作,还是正史古籍之中,关于女性的描写也是浩如烟尘。在这些故事中,女性的英勇无畏可不输男儿。

杨家将的故事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为了保卫家国,披甲上阵,七子去六子回,马革裹尸,不负铁血本色。

杨家一门忠烈,男儿是豪杰,女子也不输阵仗。杨门女将巾帼不让须眉,在朝中无将,丧夫亡子的情况下,担起了家国重任。

杨门女将豪烈无畏,是名副其实的女英雄,那么杨门女将都有些谁呢?故事到最后又是怎样的结局?

(杨家将)

一、耳熟能详,故事永流传

杨家将的故事中主要讲述了杨家三代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不畏强权,不畏牺牲的抗争故事。

整个故事要从杨老令公说起,他原本是北汉的将领,军功卓著,骁勇善战。北宋在全国统一战争中灭亡了北汉,杨继业也就顺势归降。

在幽州一战中,皇帝被围,情况危急,双龙会又是艰险重重,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鸿门宴。

(杨继业塑像)

杨继业选择舍弃自己的儿子,据说他家老大长得跟皇帝很像。于是就让他去假意献降,可以说是替皇帝去送死,老二则是顶替了南清宫八千岁。

在这生死一战中,杨家人死伤惨重,连丧三子,老四被俘虏,五郎远走五台山,只有六郎和七郎生还。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潘仁美徇私报复,要的就是杨家死无葬身之地。

(潘仁美)

他为报杀子之仇,在陈家谷之战中不及时支援,导致宋军全军覆灭。而杨继业到死也没有停止战斗,为了不当成俘虏被敌军擒获,一头撞死在了李陵墓前。

甚至在七郎杨延嗣前去求援之时,趁七郎酒醉将他绑在了阵前,让众军士乱箭齐发,更有七十二箭直穿前胸。

“七子去六子还”,杨继业以身殉国,他的儿子们不是战死就是远离故土,只剩下六郎平安返回国中。

(杨延昭画像)

时间很快流转,故事发展到了杨继业孙辈,杨宗保和穆桂英结亲之后,大破天门阵。之后更是夫妇同心,其利断金,瓦桥关一战,辽宋之间进行了和谈,战事逐渐平息。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西夏又举起了进攻的大旗,杨宗保率军出征。

就在一家人高高兴兴替远在战场的杨宗保,庆祝五十岁生日的时候,他们满怀祝愿和期待。可就在这时,噩耗席卷而来,杨宗保战死沙场。

至此杨家一门男子死的死、伤的伤,可边关紧急,大军压阵,不能只靠副将暂替主帅位置。

(佘太君)

佘太君哀恸不已,可一直铭刻心中的忠义二字告诉他们,此时还远远不到灰心丧气,束手无策的时候。

到了杨家女将披甲上阵,扛起大旗的时候了。佘太君义正言辞,以家国为先,直言杨家就算没了男儿,女子也能上阵杀敌,护佑家国。

二、十二女将,巾帼不让须眉

佘太君敢说出这种话来,自然有她的道理。若府上都是一帮子文文弱弱,她也不好意思跟皇帝开这个口。

首先是佘太君自己本人,她本人就出生在武将家庭,从小就是个耳濡目染,对兵法、骑射这一类很感兴趣。

在家的时候就帮着父兄练兵,婚后更是随着杨继业四处征战。一手出神入化的刀法,还有走线钢鞭绝技,就连杨继业都曾是她的手下败将。

(佘太君影视剧形象)

其次是佘太君儿子这一辈,媳妇们都是寡居在家,除却柴郡主是文文弱弱,不通武功的大家闺秀,其余几人都是打仗用兵的好手。

杨家女将这些人中,有两位是辽国公主,嫁给了被俘虏的四郎和八郎,虽然她们身为辽国的公主,但她更看重杨家妇这个身份,更是为促进宋辽之间的和平,做出了诸多贡献。

比较特殊的还有五郎的媳妇,马赛英应该是这些人中最为无奈的一个了,别人的丈夫都是马革裹尸,战死沙场。她的夫君虽然活着,可在金沙滩一战后就已经出家云台山了。

其余几人的丈夫均是死在沙场之上,以身殉国。这几位夫人多是将门虎女,武艺高强,各个都有独门绝技。

(杨家女将画像)

周云镜和耿金花擅长刀法,董月娥有神射手的称号,王兰英千钧神力,就连辽国第一勇士韩昌都是她的手下败将。

杜金娥更是侠肝义胆,潘仁美为报私仇,射杀七郎。金娥为夫报仇,单骑闯进黑松林,轻松斩杀潘仁美,一战成名。

最后是孙子这一辈的女子。穆桂英的故事自然是不用多说,大家估计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杨家众位女将之中,名声最响的除了佘太君,那就是穆桂英了。

能够攻破天门阵,还精通各种巧妙招法,更是打败杨宗保,无论是武力还是兵法策略,穆桂英都是巾帼不让须眉。

(穆桂英影视剧形象)

杨宗保还在世之际,她就多次挂帅上战场,抗敌军,有着赫赫战功,完全不输男儿。

此外,孙子这一辈里还有一位女将叫做焦月娘,她是杨宗勉的妻子。然而就在新婚不久,丈夫就战死了,月娘却也终身没有改嫁,在之后和西夏的对抗之中,出力颇多。

三、保家卫国,虽死也无悔

杨家女将都不是碌碌无为之辈,佘太君以百岁高龄亲自挂帅领兵出征,在她的带领下,杨家十二女将还带着重孙杨文广上阵杀敌。

当时西夏的将领叫做王文,他在得知杨家竟然派了女将上阵,心里顿时有了计较。于是设下诱敌深入的计策。

七郎的夫人杜金娥在征西大战中作为主帅,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立下赫赫战功。

(佘太君率女将出征的影视剧形象)

然而战场凶险,一朝不慎就中了王文的圈套,中了一箭,受伤返回。虽然这一下并不是致命的伤害,但也是落下了病根,在胜利凯旋之后,于天波府病逝。

佘太君从小对兵书谋略就是熟稔于心,否则也不可能一力撑起偌大一个府门。

针对王文的战略,佘太君也细细考量,最终定下了杀敌之策。穆桂英武艺高强,心细如发,以她为前锋再合适不过。然后再派重孙杨文广,命他和其母亲绕道后方截断敌军后路。

杨家就剩这一个独子,自然是期望颇多,佘太君将杨老令公曾经用过的金刀授予了重孙,希望他能够像他们父辈祖先一般,将敌军斩落马下,奋勇杀敌。

(杨宗保影视剧形象)

也正如他们所愿,在激战之中,杨文广将王文劈死,终于报仇雪恨,十二寡妇征西的故事也就此告一段落。

在这场大战中,杨门女将敢为人先,不惧生死,最终班师回朝,凯旋而归。宋真宗也感慨她们为国家的奉献,说要为他们论功行赏,来表彰她们的忠心耿耿。

征西之战,杨门女将风华灼灼,立下了不朽的功劳,然战事惨烈,死伤也俱是惨重。

焦月娘在西征战场上为了掩护穆桂英,将她从乱军围困之中救出,以少敌众,最终被乱箭射杀,失了性命。

(豫剧《五世请缨》剧照)

周云镜、耿金花两人都在征西之战中杀敌无数,可凯旋后不久就病逝亡故,王兰英,马赛英也俱是如此,他们凭借着一身武艺,在战争中立下功劳,可伤重病急,无力回天。

两位辽国公主在征西之战中也随行出征,他们是少数几个得以寿终正寝的女将,也算是善终了。

杨门女将一行十二人,所言所行俱是为了家国大义,保家卫国,虽死却不悔。

(杨家女将)

四、故事存疑,然精神不灭

杨家将的故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悲剧,无论是男子全员战死,还是女将率军出征,都是当时时代大背景之下无可奈何的行动。

有些战争不可避免,以当时的时代和社会来看,各个王朝政权之间争斗不可避免。谁都不想要被动挨打,总会有一方率先发起进攻。

可是战争带来的往往都是更多的灾难,将军士兵冲锋陷阵,稍有不慎就是人头落地。

百姓在乱世之中也会遭遇离乱之苦,无法平静的生活。对于国家来说,战争损耗人力物力,是对国家综合实力的严峻考验。

(《杨家将演义》)

都说“文史不分家”,文学与历史也是相辅相成的存在,作家以历史人物为原型创作文学作品,杨家将的故事深刻而直白的将战争的残酷完整的显露在人们面前。

这一整个故事都是根据历史人物进行了渲染,通过艺术创作将人物形象,故事内核表现出来。

杨家将故事中的人物多数都不存在于历史。只有部分是存在历史原型的,比如杨继业和佘太君,在正史之中并没有描写过佘太君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物。

仅仅记载了折氏女和杨家郎成婚时日,以及折杨两家共同保卫地方安宁的事情。

(杨门女将)

可尽管这个故事的人物都不存在于历史之中,但是他们的行为,语言里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才是如今我们更需要了解和学习的。

“爱国”一词从古至今都是我国精神内核中的重要内容,而杨门女将巾帼不让须眉,不畏生死,舍己为人的爱国精神,才是我们更应该学历和了解的。

故事的真实性虽然存在疑惑,但是她们的精神永存人们心中,持续不断的为后来者点燃心中的灯火,照亮着前路。

参考材料

曹家齐.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48(6) 

磨剑.杨门女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郭宁.《杨门女将》群英出征[J].大众电影, 2002(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门女将”都有谁,她们是真实存在的吗?
杨门女将十二寡妇征西,杨家12寡妇的结局如何?她们都是谁?
燕亢生:「幽燕杨家将」漫说佘太君
杨家将的佘太君是怎么死的?
杨门女将故事源流初探
《杨门女将》(京剧)1960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