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椎动脉精细解剖图谱

在解剖上和影像学上可以将椎动脉分为4段:

V1段,又叫横突孔前段。指椎动脉起始部到第6颈椎(C6)横突孔处第一段。

V2段,又叫椎间孔段。指椎动脉向上走形于第6颈椎(C6)至枢椎(C2)横突孔之间的一段。

V3段。V3段起自C2横突孔,穿过寰椎(C1)横突孔,走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沟内并穿入寰枕后膜进椎管。

V4段,即硬膜下段。V4段穿透硬脑膜和向内侧倾斜位于延髓的前面。在桥脑下缘与对侧椎动脉融合成基底动脉。

椎动脉在走行过程中形成弯曲以适应头颈部的活动, 

怎么来理解椎动脉的分段呢?

一般椎动脉是分四段,但是我觉得我们先可以按三段来理解,椎动脉中间段(C6-C1)是走行在颈椎横突孔的,可以叫做椎间孔段,进入椎间孔之前的叫椎间孔前段,出了椎间孔的叫椎间孔后段,这样就很好理解椎动脉分段了。

最开始学习椎动脉造影,最纠结的是为什么椎动脉在颈1-2水平会有两个弯子呢,正位上看是向外转的弯曲,侧位上看是向后的弯曲,

研究了一番之后才搞明白,寰椎无椎体,与第2颈椎的齿突相关节,枢椎的齿突实际上即代表其椎体,寰枢椎关节实现了头部自由转动的功能,其他椎体间关节就不能实现自由旋转。

寰枢椎的这一演变,使得寰椎椎体退化,寰椎侧块向两侧扩展,所以寰椎的横突孔就比C2-C6的横突孔更偏向两侧。C6-C3的横突孔方向是垂直向上的,C2的横突孔是斜向外上方,从而到达更外侧的C1横突孔。这就是正位上向侧方弯曲的原理。

寰椎侧块的上关节面,与枕髁形成寰枕关节。寰枕关节粗大,正好位于椎动脉内侧,椎动脉要穿过枕骨大孔进入脑干前方的斜坡,必须先向后绕过寰枕关节(从前方没法绕的),这就是侧位上向后方弯曲的原理。

版权声明:  本平台旨在传播医文化知识,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椎动脉走形图谱(二)
颈椎骨的结构图_骨骼图_疾病网
与颈椎病有关的解剖学知识(中)
与颈椎病有关的解剖学知识(上)
钩椎关节的3个重要功能
解剖图谱|颈椎骨性结构解剖图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