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飞夺泸定桥!红军昼夜行240里,刘伯承在桥上连跺三脚,感慨万千
原创2021-06-18 08:00·兵者观察

在一团渡河未完,二、三团未开始渡的时候,毛主席来到了渡口,召开了一个小会研究渡河问题。此时军情紧急,敌人的尾追部队已渡过金沙江向大渡河袭来,而只靠这一只小船来渡过几万大军,不知要渡到什么时候。为了全军迅速渡过大渡河,毛主席果断决定要夺取泸定桥,泸定桥在安顺场北面320里处。

安顺场附近一段是大渡河流向的一个转折点,从泸定桥至安顺场段的大渡河是从北向南流,而安顺场以下则逐渐变为从西向东流。毛主席部署:一师和军委干部团由刘伯承、聂荣臻率领,从安顺场渡河以后沿河东岸赶向泸定桥;由林彪率二师、一军团军团部和五军团,从大渡河西岸赶向泸定桥。他要求:东岸的部队在两天半之内赶到,西岸的部队三天赶到。这是一场对于渡河成败起决定作用的战斗。两路队伍准备妥当以后,立即出发。他们夹江溯流而仁,互相间不断喊话、打手势,情绪高昂。

西岸队伍的先头团是二师四团,为了赶在二天内到达目的地,他们以最快的速度行军。但是路太难走了,有的路是绝壁上凿出的栈道,有的是陡壁边上起伏曲折的羊肠小路,路的另一边即是数丈深谷,汹涌的河水在谷底奔流,令人心惊目眩。途中,遇见敌人还要进行战斗。就这样,第一天走到半夜才休息,走了80里。

第二天,天色未明四团就上路了。刚走几里路,军团部通讯员骑着马送来了一份命令,限他们第一天夺取泸定桥。团长王开湘、政委杨成武看了一下地图,离泸定桥还有240里。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在一天一夜之内走完240里路,二天的指标要在一天之内完成,而且途中还不知要发生几场战斗,也不知会遇到何种困难。这真是太急迫、太艰巨的任务啊!但是,这是必须坚决执行、保证完成的任务,不容许有一点迟疑。“走完二百四,赶到泸定桥”顿时成了全团将士响亮的口号和坚定的信念。全团的行军又开始了加速度,大家脚下生风,健步如飞,人人都把伤痛、疲劳、饥饿甩到一边,心中只想着二个字:快走!

途中,他们在一个叫猛虎岗的地方遇到了由敌人据守的隘口。四团利用浓雾作掩护摸到敌人跟前,给敌以突然袭击。敌人在突然打击之下纷纷溃逃,四团一起追到30里以外。在那里,他们又突袭了守敌,并获胜利。可是,一条河流横在他们面前,桥被敌人炸掉了。于是,他们不得不全力以赴地赶架桥梁,结果耗去了珍贵的两个小时。又经过持续的急行军,到傍晚时,他们还距泸定桥110里。

夜幕降临,天黑得对面不见人。这时又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部队已经一天没吃饭了,经过一整天极为紧张的行军、作战,此时,饥饿、疲劳、困倦一齐向大家袭来。但是,形势不允许大家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他们在泥水中艰难地前进。

这时,在河东岸,敌人的一股援军也在飞快地向泸定桥行进,两支军队如同在隔河赛跑,敌人没有发现红军。红军虽作了迎战的准备,但决定不到万不得已不开枪。四团的将士们下了决心,一定要走到敌人的前面去。官兵们努力克服夜黑、雨大、路滑的困难,互相搀扶。饿了,吃口生米;渴了,喝点儿雨水。但是,路太滑,天太黑了,虽然尽最大的努力,也仍然无法走得更快。正在他们为此而焦急时,突然,对岸出现了一串火光,原来是敌人燃起了火把,杨成武和王开湘商量了一下,决定也点火把,如果对岸敌人问话,就用白天所歼灭敌人的番号回答。

虽然有些冒险、但事到如今,也只好冒这个险了。他们随即在附近老乡家买来竹篱笆做成火把。又令司号员先熟悉敌人的联络号音及信号,凡不清楚的地方,就去问俘虏,以备与敌人“联络”。因对岸之敌是川军,所以他们又选出四川籍的战士和刚捉来的俘虏来预备和敌人“对话”。为了加快行军速度,他们把所有的牲口、行李、重武器一律留下,由一个排专门负责带着在后面走。准备妥当之后,红军战士就点起了火把前进。走了一会儿,从对岸传过来号音,同时也传来了“啥子部队”的问话声。红军司号员按敌人的号谱吹响了答语,川籍战士和俘虏也按事先的准备作了回答。敌人信以为真。于是,敌我双方就点着火把隔河并行。

雨越下越大。夜里12点的时候,对岸的火把不见了,原来敌人宿营休息了。红军战士一见,高兴极了,打着火把走得更快了。在这暴风雨中急行军的情况下,有的战士困得实在不行了,竟边走边打磕睡,走着走着忽然停了,直到后边的人推他一把,才惊醒过来,急忙跑步跟上。因是在河边走,为了防止打磕睡掉到河里,大家解下绑带连起来,互相拉着前进。

就这样,在第二天早晨6点多钟,红四团终于到达了泸定桥的西岸,并占领了全部沿岸阵地。他们创下了一昼夜行军240里的记录。

泸定桥所处的地形实在险要。河的西岸是雪峰高耸的贡嘎山,东岸是岩壁陡峭的二郎山,大渡河在两山夹峙之中奔腾流淌。凭高下望,只见恶浪滔滔,白雾升腾,急流冲击礁石,发出轰然巨响,令人心惊胆战。除了在桥上通过以外,这真是难以逾越的天堑。泸定桥由13根铁索构成,悬于河上约二三十米的高空中,约有30多米长,近3米宽。每根铁索都有碗口粗,9根作为桥面,4根作为桥栏。铁索由铁环扣成,每个铁环都有30多公分长。桥面原铺有桥板,但现在桥板大部分都被敌人拿掉了。铁索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根铁桩上,铁桩上刻有“康熙四十四年岁次酉九月造……”字样。桥的两端还筑有桥楼,东岸的桥楼,已被敌人用沙袋垒成桥头堡,那个桥头堡连着沪定城。

王开湘和杨成武仔细观察了地形和对岸敌人的情况,决定组成夺桥突击队。他们的部署是:用两个主力营组成严密的火力网掩护,防止两侧增援之敌,其余的分为三个梯队,正面突出,选出22名突击队员作为先锋。最后,他们从踊跃报名的战士中选出了22位,由二连连长廖大珠任突击队长。

下午4时整,总攻开始。全团数十名司号员一齐吹响了冲锋号,四团的所有武器一齐向对岸开火,枪弹如急风骤雨般扫向敌方,喊杀之声震天动地。22名突击队员手持冲锋枪,背插马刀,腰挂十余颗手榴弹,冒着敌人的枪弹,扶着桥栏,踩着摇晃不止的铁索,向对岸前进。紧跟在突击队后面的是由三连长王友才率领的第一梯队。他们背着枪,腋下挟着木板,一手抓着铁索,边爬边铺桥板。

对岸的守敌是刘文辉部第四旅的二个营,他们是在昨天半夜与今天天明分二批到达的,仅比红军早到数小时。当红军开始攻击时,他们本想抵抗,组织火力竭力拦阻。但是,在红军强大火力的压制下,在突击队员英勇无畏气概的震慑下,他们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纷纷从工事里钻出,掉头就跑。

红军突击队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眼看就要到桥头了。突然,西城门烧起了大火,烈焰熊熊,原来守敌想用火来挡住红军。但是,冲到火前的突击队员仅是楞了一下,接着就在廖大珠的带领下,奋不顾身地冲入火海,冲向了敌人。紧跟在突击队之后的部队也陆续登岸投入战斗。不到两个小时,战斗结束,红军占领了沪定城。守敌被歼一部,余生者纷纷向城北逃窜。红军突击队员伤亡三人。

夜晚10时左右,沿河东岸走的红一师也赶到了。他们在途中曾与阻击之敌发生战斗,打垮了阻敌。原来,四团在向泸定桥前进途中,所遇到的敌人是刘文辉部第四旅派出的任第一线左翼的一个团,其任务是布防于东岸的海子山、冷碛一带,阻击沿东岸前进的红军。该部到达指定地段以后,即把队伍同大渡河摆成直角线向下游防守。当沿东岸前进的红一师走到这里时,即与该敌遭遇。红一师向该敌发起攻击,从清晨激战至中午,该团敌人开始溃逃。此后,红一师在路过飞越岭时又与敌第四旅布防在这里的另一个团遭遇。此时已是傍晚,红一师连续猛烈攻击,该敌又被击溃。红一师对这两部敌人的打击,有力地策应了红四团夺取泸定桥的战斗。

深夜12点,刘伯承、聂荣臻进了沪定城。他们在杨成武、王开湘的陪同下走到泸定桥上视察。他们从桥东走到桥西,不时地停下脚步,或眺望群山,或俯视流水,并仔细地看过铁索、铁环。当从桥西折回走到桥中央时,刘伯承站住了,重重地在桥板上跺了三脚,感慨万千地说道:“泸定桥,泸定桥,我们为你花了多少精力,费了多少心血!现在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我们胜利了!”聂荣臻也激动地说。

打下泸定桥的第二天,中央首长率大队红军来到了泸定桥。

第四天,中央红军的大部队从泸定桥上渡过了大渡河。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使国民党精心部署的大渡河防御归于彻底失败。蒋介石十分恼火,认为刘文辉对构筑金沙江、大渡河沿岸碉堡封锁线“一味敷衍,实未遵办”,指令红军自由渡过,特通令对刘文辉“记大过一次,戴罪图功,”并要求对其所部“各负责长官查明严处”。红军过了大渡河,就把在后面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甩得更远了。这是一个重大的胜利。

中革军委为了表彰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除了颁发一面奖旗以外,还给22个首先过桥的突击队员以及团长、政委发了奖,奖给每人一套印有“中革军委奖”字样的列宁服、一支钢笔、一个日记本、一个搪瓷碗、一双筷子,这在当时,是最高的奖赏了。

事隔40多年以后,年近八旬的聂荣臻元帅为大渡河纪念馆题诗:“安顺急抢渡,大渡勇夺桥,两军夹江上,沪定见分晓。”高度评价了红军强渡大渡河的英雄气概和重要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吾非石达开”
夺占泸定桥
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刘文辉为何不将铁索炸断?自断财路不能干
1935年红军飞夺泸定桥,敌人为何不将铁索炸断?刘文辉:我才不傻
1935年大渡河边,一老秀才深夜见到毛主席,留下1句话助红军渡河
1935年大渡河边,一老秀才深夜见到毛泽东,留下1句话救了2万红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