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韩信根本没怎么打过仗,萧何是怎么知道他有将帅之才的?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然而,这句话用在韩信和萧何身上并不全对,因为韩信这个千里马是举世罕见,而萧何这个伯乐也是千古少有。

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萧何遇到从没打过仗的韩信,就敢拍着胸脯,向刘邦担保他当大将军呢?

韩信,一个泗水郡的落魄少年,家里穷得叮当响,谁都没想到他能干出多大名堂。小时候,母亲去世了,穷的没有钱办丧事,人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最后只能找个没人的地方,安葬了母亲。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

史书上说他:“放纵不羁,不拘礼节”,这话说的,难道人穷就没有操行吗?那是因为韩信穷,但是志向却不小,高傲的性格和巨大的落差,让别人都瞧不起而已。

韩信的第一个伯乐,是下乡南昌亭长。当所有人都觉得他没出息,混吃混喝的时候,亭长大哥却觉得他能成大事。怎奈,亭长大哥有一个小气的媳妇,总想赶走韩信。

韩信穷得叮当响,却不喜欢干农活,他觉得自己的志向不是扛锄头。每次,韩信饥寒交迫的时候,都会去找去亭长家吃饭。时间一长,亭长媳妇不干了,总是韩信还没来,就早早的吃完了。韩信一来,锅底干干净净,没有一粒粮食。

韩信骨子傲,哪能受得了这气,于是就走了。但这人总得吃饭吧,有次韩信就饿得快不行了,只能跑到河边钓鱼。河边有个洗衣服的大娘,给了韩信一口饭吃,也就有了“存亡两妇人”这句话。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都拉杆子占地盘。最出名的,是项梁和项羽拉起的项家军。韩信没饭吃,但也想干大事,他觉得项羽是个英雄,一定会赏识自己,于是就投了项家军。

但项羽是个英雄没错,但是却比韩信更傲气,他觉得不需要别人帮,自己也能“力拔山兮气盖世”。干了干多年,韩信也没混出个名堂,只当了一个执戟郎中,相当项羽家门口的门卫大叔。

于是,韩信一气之下就辞职不干了,他想要的是千军万马,而不是当牛做马。可是,下份工作找啥样的呢,韩信心里也没底。

但是,当时天下诸侯,一大半都是跟着项羽,只有刘邦是被贬谪到蜀地的。跟着那帮诸侯,肯定没人重视,只有跟着缺人的刘邦,才能崭露锋芒。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讲,就是需求关系。

韩信想做大事,就得接触到核心圈,进入到刘邦的视野中。但很长时间下来,韩信只做了个仓库管理员,这保安和门卫有多大区别呢,韩信想想就觉得憋屈。

后来,韩信也不知道犯了哪门子的错,要被开刀问斩。韩信和另外13个人一起被押上台,其他13个人接连被砍了脑袋,大刀此时已经架在韩信脖子上了。

韩信一咬牙,搞了一句:“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这句话,被夏侯婴听到了,夏侯婴被刘邦封为滕公,是刘邦的贴身车夫。于是,就上演了刀下留人的一幕,韩信死里逃生。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夏侯婴是刘邦的老相识,曾经是沛县的小官。每次办差路过刘邦家,总要跟刘邦喝上几杯,后来成了刘邦的专职司机。别看夏侯婴是个赶车的,但他立刻就听出了韩信这句话的深意。

刘邦从进入关中起,就想拥有天下,如今却被贬到巴蜀这个不毛之地。能看到刘邦欲夺天下的,没有几个人;一者萧何、张良这些刘邦的近臣,二者就是对手项羽身边的范增。能看出刘邦之心,必定不同寻常。

另外,韩信这句话的深意还有一个,就是自己能帮刘邦得天下,而这正是刘邦阵营所需要的。自从刘邦进入汉中,一路上走的走散的散,很多人觉得跟着刘邦没有前途,就跑掉了。这时,刘邦最缺的,就是能打仗,会打仗的人才。

夏侯婴拉着韩信聊了很久,他觉得这个人不一般,于是就向刘邦举荐,夏侯婴算是韩信的第二个伯乐。但是,刘邦觉得韩信没多大能耐,就会吹吹牛说大话。于是,刘邦只给他了个管粮饷的官,说白了就是保安头子。

但平台不一样了,接触的人也不一样了,韩信接触到了汉军的二号人物“萧何”。起初,萧何虽然没觉得韩信多厉害。但是时间一长,觉得韩信办事不一般,就跟韩信多聊了几回。这不聊不要紧,聊着聊着越来越觉得韩信是个人才。

《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但是,韩信来汉营是为了帮刘邦得天下的,不是来做保安的。韩信的傲气让他沉不下心来,他觉得总当个保安不是个事,于是就上演了一部“大逃杀”的好戏。

个人觉得韩信出逃,只是为了引起足够的重视。人要走是拦不住的,否则就是不想走,韩信并没想真的离开,否则萧何怎么会追上他。专业点讲,韩信是在给萧何贩卖焦虑,因为轻易得到的不会让别人珍惜。引用经典歌词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韩信出走,萧何跑去追赶,在汉军中还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们都以为萧何跑了,于是跑去报告刘邦。起初刘邦不相信,但是许久都不见回过来,生气地就差骂人了。因为那时候,汉军中跑的人太多了,不由得刘邦不信。

但萧何不仅回来了,而且还来拉了个韩信,这让刘邦挺纳闷。那么多人跑了你不去追,怎么偏偏去追回来个韩信。萧何说:“那些人是容易得到的,但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普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的。大王要是只想当个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但要是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

刘邦说:“我看在你的面子上,封他做个将军行了吧”。但萧何不答应了:“你要是封个将军,人家还会走的”。萧何不断地跟刘邦讨价还价,但刘邦知道萧何的眼光不会差,于是答应封韩信为大将军。

韩信当了大将军后,第一件事就是修栈道,在刘邦入蜀的时候,刘邦听了张良的建议把栈道给烧了。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关中和汉中,中间隔着绵延不绝的秦岭山脉,要想由汉中进入关中,就得走悬崖峭壁上的栈道。

韩信当了大将军,就要求人们去大张旗鼓地地修栈道,很多人觉得韩信怎么就这点水平,这么修下去何年何月才能进入关中。没想到,时机一到,韩信立即调兵遣将,渡过陈仓关直扑关中,打败了章邯军团。原来,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只是韩信布的一个局,目的就是让章邯这个老狐狸上当。从此,将士心悦诚服地跟着韩信打仗,再也不敢质疑韩信。

韩信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暗度定秦,暗度灭魏,背水灭赵,降燕,灭齐,水攻龙且,楚歌灭楚,为刘邦打下了大半个大汉帝国,被后世誉为“兵仙”。很多人在讨论韩信的时候,都会忘记萧何,没有萧何这个伯乐,就没有韩信这个吊打诸侯的千里马。

那么,很多人读历史的时候会想,为什么萧何就敢拿项上人头担保,韩信一定是个平定天下的人才呢?

  • 首先,如果你把萧何看成一个后勤部长,那就太小瞧他了。萧何不仅是韩信的伯乐,而且是刘邦的伯乐,也是曹参的伯乐。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看人的眼光。沛县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刘邦是个泼皮无赖,只有萧何认为他能成大事。萧何去世前,汉惠帝刘盈问萧何,你走了谁能当丞相,萧何笃定的说只有曹参。

萧何不是一见韩信就让他做将军,而是有一段时间的交往,没日没夜的聊天。在这一段时间的交往中,以萧何的眼光足以发现韩信的过人之处。

  • 其次,刘邦刚进入汉中的时候,麾下将士散的散跑的跑,人们都觉得跟着刘邦没前途。可是只有韩信,放着项羽门下执戟郎中不做,非得跋山涉水跟着刘邦。冲这一点,萧何认为韩信是个有眼光的人。

  • 另外,去汉中这一路上,部下将士七零八落,军心涣散。这足以证明,刘邦从沛县带来的那帮人,根本没有统一指挥,运筹帷幄的能力。樊哙、卢绾之徒,根本不是大将军的材料,要取得天下必须得引进人才。

  • 最后,韩信自幼为人所不齿,家乡人都看不起他。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够在汉营当上大将军,那么足以彰显刘邦的气度。何愁没有人才,势必有千金买骨,招揽人才的作用。

萧何是大汉帝国的首席HR,是韩信的伯乐,更是刘邦的福星。如果没有萧何举荐韩信,汉营大将军由樊哙、卢绾之徒担任,那一定就没有日后的楚汉争霸,更没有让今人为止自豪的大汉帝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安万年】之一百五拾七: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哪有汉王刘邦坐拥长安?
为什么在刘邦众多的将领中,萧何最看重韩信
11,萧何为啥帮吕后杀韩信,韩信真该被处死吗?
萧何是如何发现韩信有将才的?
韩信成为大将军的过程,说明了一个千古道理,只有十个字!
韩信像乞丐一样落魄,哪来的带兵经验,他究竟凭什么战无不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