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笔的基本概念(二)
运笔的基本概念(二)
时间:2010-01-11 13:08:25 | 作者:欧阳中石
    2.中锋、侧锋(偏锋)
    在书法理论文上,中锋的核心观念是“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其理论源头,就是上文已经引用的蔡邕关于“藏头”的那段说明,对它的最形象化的阐释则莫过于倪涛《六艺之一录·徐弦小篆》中的那段话。后来解释中锋,大多不离这个基本路径。例如,姜夔说:“常欲笔锋在画中,则左右皆无病矣。”王世贞《艺苑卮言》说:“笔在画中,而左右皆无病矣。”全袭姜夔语。王澍云:“所谓中锋者,谓运锋在笔画之中,平侧偃仰,惟意所使;及其定也,端若引绳。如此则笔锋不倚上下,不偏左右,乃能八面出锋,斯无往不当矣。”古人又把这种中锋称作“正锋”,周星莲解释说;“所谓中锋者,自然要先正其笔。……笔正则锋易于正。中锋即是正锋。”
    与中锋相对的概念,从文献看有两种,即侧锋或偏锋。对这两个概念,古人似乎没有刻意区分,如,黄庭坚说:“学书端正,则窘于法度,侧锋取妍,往往工左而病右。”丰坊《书诀》谓:“必以正为主,间用例锋取妍。”朱和羹《临池心解》说:“正锋取劲,侧笔取妍。”而王世贞《艺苑卮言》则说:“正锋偏锋之说,古本无之,……正以立骨,偏以取态。”宋曹《书法约言》说:“运笔有……偏正。偶用偏锋,亦以取势,然正锋不可使其笔偏。”汪澐《书法管见》谓:“锋中则圆,锋侧则半润半枯。”程瑶田则说:“中锋者,作书之体也,用其偏锋焉而已矣。”或以中锋、倔锋对举,或
以正锋、偏锋对举,其意义并无根本差异。
    古代理论家对中锋、侧(偏)锋的态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力主中锋,一是主张中、侧(偏)并用,一是专主侧(偏)锋。
    主张中锋者,最为坚决的是要求“笔笔中锋”,表述这种观念比较集中的,可举汪澐为例。他说:“作字之理,不过‘中锋’二字尽之。然人初下笔,未尝不曰中锋,但落笔虽中,一行笔则卧矣,殆转折既多,则纯系侧笔。古人则自落笔以及左右盘旋,甚至一气连三五字,直无毫芒非中,故能精神贯注,骨肉相生,即所谓君于而时中也。”又说:“盖放学书,先求笔笔中锋。”这种观念不独针对书法,甚至影响到绘画理论,如龚贤《柴丈画说·笔法》:“笔要中锋为第一,惟中锋乃可以学成大家。若偏锋且不能见重于当代,况传后乎?!中锋乃藏,藏锋乃古,与书法无异。”钱杜《松壶画忆》说:“作书贵中锋,作画亦然。”此外主张以中锋为主者尚多,例如前举的关于中锋的一些有关说法。可以说,在古代关于“中锋”“侧锋”的理论中,中锋派是主流。
    但是,一些敏锐的理论家看到了这种主张与实践的巨大矛盾。杨守敬精研六朝碑刻以后,对此问题更有切肤之感,他说:“大抵六朝书法,皆以侧锋取势。所谓藏锋者,并非锋在画中之谓,盖即如锥画沙、如印印泥、折钗股、屋露痕之谓。后人求藏锋之妙不得,使创为中锋以当之。其说亦似甚辨,而学其法者,书必不佳。且不论他人,试观二王,有一笔不侧锋乎?!惟例锋而后有开阖、有阴阳、有向背、有转折、有轻重、有起收、有停顿,古人所贵能用笔者以此。若锋在画中,是信笔而为之,毫必无力,安能力透纸背?且亦安能有诸法之妙乎?”非常坚决地站在了中锋派的对立面,其意似乎专主侧锋。这种主张在绘画理论中也有出现,如清华翼纶《画说》云:“云林纯用侧笔,以此知作画尚偏笔也。……竖则锋常在左边,横则锋常在上面……若用正锋,非卧如死蚓,且条条如描花样,有何趣味?善悟者但观北海之字,即知画矣。”从绘画的角度看,也许尚有其可能性,但在书法中,则杨氏的主张又未免有些矫枉过正了。实际上,“笔笔中锋”固然不符合历史,如果反过来提倡“笔笔侧锋”,恐怕也难以行得通。
    比较合理的主张,应当是中、侧兼用。王世贞说;“正锋、侧锋之说,古本无之,近来专欲攻京兆,故借此为谈耳。苏、黄全是偏锋,旭、宏时有一二笔,即右军行草中亦不能尽废。盖正以立骨,偏以取态,自不容已也。文待诏小楷,时时出偏锋,固不特京兆,何损法书?!”倪后瞻说:“羲、献作字皆非中锋,古人从未窥破,从未说破。或曰:自有六法以来,皆推此二人为此道神品,亦竞从千载以下。所为偏锋有说乎?抑杜撰乎?曰:此非余臆断也,古人明说右军内摄,大令外拓,一偏向外,一伯向内,安得为中锋乎?然古之书家传于后世者,人人能中锋,岂羲、献反不能耶?中锋自是定例,独两人又兼用内撮、外拓,此二法正是两人各得之心梧,当日举心悟者以示人.故后世传之人耳。然书家钢笔极活、极圆,四面八方笔意俱到,岂拘拘中锋为一定成法乎?况内撮,侧腕倒法;外拓,昂腕侧法,与中锋原不相碍,一字中自具此数法也。”这都是建立在对历史实际的客观考察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经得起检验的。
    那么,从理论上说,为什么应当采用中、侧兼用的主张呢?根本的理由在于,艺术的和谐美,绝非单一因素的重复,而是多种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一般来说,中锋笔法所书写的点画,往往比较圆劲、饱满、筋骨内含,而侧锋笔法书写的点画,则往往比较飘逸、轻灵、精神外露。因而古人多认为“正锋取劲,侧笔取妍”,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达到一种互为补充、映衬的和谐的关系。周星莲说:“若欲笔笔正锋,则有意于正,势必至无锋而后止;欲笔笔储笔,则有意于例,势必至扁锋而后止。琴瑟专一,谁能听之,其理一也。”这应该说是一种很辩证通达的看法。
    还值得注意的是,与对藏锋、露锋关系的看法相似,梁同书对中锋、侧锋也提出了自己的独特意见:“艺堂问曰:‘中锋之说云何?’山舟曰;‘笔提得起自然中,亦未尝无兼用侧锋处,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虽不中亦中。”在他之前,董其昌就已经提到这种意见:“作书须提得笔起,不可信笔。盖信笔则其波画皆无力。提得笔起,则一转一束处皆有主宰。”虽然不是针对中锋、侧锋问题而发,却与梁同书“总为我一缕笔尖所使”的意思极为接近。后来的刘熙载说:“张长史书,微有点画处,意态自足。当知微有点画处,皆是笔心实实到了;不然,虽大有点画,笔心却反不到,何足之可云!”所强调的不是形式上的中、侧之别,重要的是笔心是否送到。范玑更加明确地说:“学书者有误认笔根着纸以为中锋,其病非浅。……截则不使笔根着纸,收则笔尖返内,故曰提得笔起,便是中锋。”画论中也有相似的意见,如华冀纶《画说)》说;“编非横卧、欹邪之谓,仍是着意于笔尖,用力在毫未,使笔尖利若铓刃。”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甚至比主张中锋、侧锋兼重更有理论价值。无论中锋、侧锋,都不能信笔书写、任笔为体,那么,只要能够作到这一点,又何必斤斤于是中还是侧呢?!
    与藏锋、露锋问题一样,这里也有一个根据不同字体、不同书体运用理论的问题。丰坊说;  “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侧也。”居八、居二及一毫不可侧云云,未免僵化机械,但注意到篆与隶、楷、行草的不同,是不错的。
    3.笔根、笔腹、笔尖
    笔根、笔腹、笔尖问题,在古代书法理论中,往往是以中锋、侧锋和藏锋、露锋问题的附命题形式出现的。如,曾国藩说:“写字之中锋者,用笔尖着纸,古人谓之蹲锋——如狮蹲、虎蹲、犬蹲之类;侧锋者,用笔毫之腹着纸,不倒于左,则倒于右。”前引范玑论中锋,则把使用笔尖还是笔根当作根本。周星莲提到过一种看法:“又或极力把持,收其锋于笔尖之内,贴毫根于纸素之上,如以箸头画字一般,是笔则正矣、中矣,然锋己无矣,尚得谓之锋乎?或曰:此藏锋法也。”是把用笔根当作藏锋。画论中,唐岱《绘事发徽·笔法》说;“锋者,笔尖之锋芒,能用笔锋则落笔圆浑不板;否则纯用笔根,或刻或偏,专以扁笔取力,便至妄生圭角。”我们认为,不应抽象地看这个问题,而应该根据书写实际的需要来决定应该使用笔毫的根、腹、尖三部分。一般来讲,书写中笔腹、笔尖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而笔根则相对较少,但也非绝不使用,特别是在书写榜书的时候。现在,有些书家为了表现一种粗放的风格,有时还刻意使用笔根、偏锋来塑造点画,达到特殊的笔墨效果。只要能够控制好,这应当是可以丰富笔墨语言的一种尝试,没有必要机械地坚持一种,而否定其它。但是值得指出的是,如果专用笔根,固然可以帮助达成一种效果,然而也可能带来很大的负作用,即导致笔毫各种性能的发挥受到制约,从而使作品的丰富性大大降低。孰得孰失,应当有所考虑。
    4.起笔、行笔、收笔
    起笔和收笔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就是藏锋和露锋的问题,而行笔的问题,则主要是中锋和侧锋的问题。关于前者,不再赘言,而关于后者,则还有一个重要向题需要提出,这就是所谓“涩行”。但是我们淮备把它单独作为一个问题分列出来,在下面进行讨论。
    5.疾、涩(迟、速)
    涩行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蔡邕:“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蔡邕的意思,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后人并不一致。


    在理论史上,迟、速受到的关注,丝毫不逊色于疾、涩,而且从理论内含看,与行草的关系十分紧密,说明人们关注的核心所在。例如,孙过庭说:“至有未悟淹留,偏追劲疾;不能迅速,翻效迟重。夫劲速者,超逸之机;迟留者,赏会之致。将反其速,行臻会美之方;专溺于迟,终爽绝伦之妙。能速不速,所谓淹留;因迟就迟,炬名赏会!非夫心闲手敏,难以兼通者焉。”姜夔说:“迟以取妍,速以取劲,必先能速,然后为迟。若不能速而专事迟,则无神气;若专务速,又多失势。”米芾追求振迅天真、风樯阵马之势,则速度必然不慢,这在行草书中不仅不是下品,反而是能力极高的一种展现。但是还必须注意的是,所谓能速,实际上是一种很高的要求,速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所以潘之淙说:“未能速而速,谓之‘狂驰’;不当迟而迟,谓之‘淹滞’。狂驰则形势不全,俺滞则骨肉重蚀。”从这个角度看,应该说,即使是篆隶书、大幅式作品,也不能是笔笔都“涩“,而必须考虑迟、速的协调,才能出神。
    6.提、按
    提按在书法技巧中,一般看来,十分简单,那就是起笔、收笔和转折处必须有提按动作,使笔锋能够顺利地调整其运行方向,此外更大的用途是用来体现笔画的粗细变化——这两种常用方法,对于一般的书写者来说,都不是什么特殊的方法。汪澐说:“晋人一落笔则尖锋已入纸,行到尽处,愈提得起,非提起何以转到第二笔?”这是讲转折;刘熙载说:“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这是讲起、收;都没有特殊处。但是,在古代书论中,还有一种意义,则是需要加以注意的——这就是对提笔的特殊强调。
    前文说中锋时曾经提到,古代书论家很重视“提得笔起”,其意义在于使笔尖始终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避免笔腹着纸以后,笔尖发飘、发虚,从而导致笔画无力、虚浮、臃肿。周星莲说:“作字须提得笔起,稍知书法者,皆知之。然往往手欲提,而转折顿挫视自偃者,无擒纵故也。擒纵二字,是书家要诀。有擒纵,方有节制,有生杀,用笔乃醒;醒则骨节通灵,自无偃卧纸上之病。否则寻行数墨,暗中索摸,虽略得其波磔往来之迹,不过优盂衣冠,登场傀儡,何足语斯道耶!”“擒纵”说白了,与提按的本质是相似的,但只有首先能擒,才能谈得到纵,只有自如地控制了擒纵,用笔才能真正地由自己控制,而不是顺着笔的自然状态运行(也就是信笔),点画才能真正得其精神。在这里,一个“醒”字非常重要,学习者应该参加体会。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提得起笔并不是始终把笔提着,强调“提得笔起”,是为了更好地控制提按和笔锋的运行,因而实际书写时,应该时刻注意提和按的配合。刘熙载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很好地阐明了其关键。
    关于用笔的基本概念,我们所要提出进行说明的,主要就是这几组。在结束本节之前,我们还想对它作一个小总结,以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
    从这几组概念中,我们发现,用笔的关健处,在于如何处理笔尖和其它部分的关系,无论是藏露、中侧,还是提按、疾涩,最终都与笔尖的使用、控制发生关系。周星莲说;“将能此笔正用、例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精练地把用笔问题做了一个概括。要作到这一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控制。吴玉如先生是当代书法大家,他有诗云:“书画理原同,运毫贵不苟。”“不苟”两字,可为初学书者的座右铭。
    用笔是书法艺术的一个核心环节,一向是书写理论中极受关注的问题,形成了丰富的笔法理论。我们这里介绍的,不过是我们以为重要的其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重要的观点、主张,没有被我们发现,希望读者朋友在书写实践中不断增加理论修养,进一步充实自己对笔法理论的认识。欧阳中石先生论用笔说:“所谓遣毫者,当知入、转、铺、行、拢、放之道也。得之于心,成之于手,妙在神外,则天钦人钦。”“得之于心,成之于手”八字,可以说是笔法学习乃至整个书法学习的箴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中锋、侧锋用笔?
[转载]书法作品的笔法分析
【书法理论】先“正锋”后“侧锋”,写字才能成功
中锋、侧锋、偏锋,你还在纠结吗?
中侧锋兼用运笔法
先“正锋”后“侧锋”, 这样写字可以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