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视频:翰墨春秋(八)隶书的衰变 | 书法欣赏
书法视频:翰墨春秋(八)隶书的衰变
2012年4月9日 宏文馆 发表评论 阅读评论
如果登游泰山来到山顶,迎面就会见到一块巨大的摩崖石刻,这是唐玄宗李隆基用隶书书写的纪泰山铭书法作品。其雄伟的气势与典雅的书风不仅为泰山增色不少,同时也象征着唐代隶书的显著成就。
三国时期,天下分裂,社会混乱,统一的文化秩序崩溃解体,盛极一时的汉隶风格,也随着东汉政权的瓦解而逐渐退潮。到司马氏建立了西晋政权以后,虽然也曾树立巨石丰碑,制作长篇铭文,为自己歌功颂德,无奈此时的书写者对隶书的技巧与风格都丧失了把握能力。所写的隶书流于拙笨呆板,艺术效果已经无法与东汉相比,在书法史上也没有留下什么影响。此后的南北朝时期,新崛起的楷书取代隶书,成为社会上的标准字体,隶书几乎已成绝响。
到了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艺兴盛,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直接参与和带动之下,隶书才又重新出现了一段短暂的中兴局面。李隆基风流儒雅,擅长书艺,不仅行书写得秀逸清健,而且更偏好研习隶书。他的隶书作品流传很多,最著名的就是泰山顶上纪泰山铭和西安碑林中的石台孝经。纪泰山铭是李隆基公元724年到泰山封禅时撰写的的。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礼,历史上若是太平盛世,帝王都来泰山进行封禅大典,其目的在于宣扬帝王授命于天,功德卓著,并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历代帝王的封禅活动,把泰山的地位抬到了神圣的高度,以至于成为五岳独尊。泰山有众多的石刻,不过,从规模和书法的成就来看,最富盛名的还当属纪泰山铭,它的书法欣赏是遒劲婉润。中国汉朝以来的石刻,没有能够同这座石刻相比的。它成为研究唐代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铭文以工整的隶书镌刻在依山而立自然崖壁上,全文共有一千多字,分成二十四行,正文字体大约二十厘米见方,无论远观还是近看,全碑气势宏伟,巍巍壮观。纪泰山铭的铭文和书写,都是李隆基一手制作的。相传由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文辞典雅,而书法则端庄、蜿蜒,成为唐隶的代表作之一。书法视频。纪泰山铭在书写时笔画偏肥,这与当时盛唐时期尚肥的风俗有很大的关系。纪泰山铭是唐代隶书的杰作,其雄强之势,婉润字体,端庄姿态。充分反映出封建盛世的万千气象。
现存西安碑林的石台孝经,因在方柱体石碑上四面环刻而得名。其字形虽然比纪泰山铭要小很多,但笔意韵味则更为精进细致。李隆基的隶书用笔流畅,点画润泽,结体端庄丰腴,法度严谨。不仅显示出深厚的技巧功力,在审美追求上,也与当时欣欣向荣、蓬勃兴盛的盛世气象十分符合。
李隆基以帝王身份而善写隶书,于是影响了当时的许多书家都来跟风仿效。并且出现了一批以徐浩、韩泽木、史维则、蔡有邻等人为代表的隶书名家。由此形成了东汉以后有一个隶书书法欣赏的高峰期。
唐代以后,隶书再次进入沉寂,由宋代到明代,虽有少数书家依然坚持攻习隶书,但由于汉隶传统消失已久,再加上时代风气的转移,因而始终没有出现有影响的隶书大家。与唐宋以来,行草书持续繁荣,而且不断出新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隶书则如暗流沉潜,不绝如缕,等待着重新涌动的条件与契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玄宗泰山封禅时亲撰的铭文,开创了隶书新面目!
古貌新颜 仪态徘徊—李隆基与唐代隶书
古代帝王封禅,为什么一定要去泰山呢?
山东
易解:泰山封禅
“封禅泰山”,秦始皇的心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