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吴昌硕
吴昌硕--书法欣赏

    
    吴昌硕(1844-1927)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号缶庐、苦铁等,浙江安吉人。我国近代金石、书、画大师。
  


      《临散氏盘轴》

      《临石鼓文轴》

     《行书五言联》

      《行书七言联》

    《篆书临石鼓文》


   

      《七言联》

      《行书八十自寿联》

     《篆书临石鼓文》

      《篆书五言联》

胸积万壑之气多识善变使然--吴昌硕大篆“戏临”《散氏盘》

        ■安徽安庆- 姚悦

贵为“海派”领袖人物的吴昌硕(1844—1927),可谓“字如其人”!他以善写石鼓文而闻名于世,所制石鼓字笔墨遒厚有力,气韵浑穆高古﹐章法大气磅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昌硕是近现代写秦石鼓文字最具鲜明个性的代表性书家第一人!当然,其在渗透石鼓文字的同时,对西周、先秦乃至六朝等其他文字也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细致研究。故而,我们在欣赏其各路书画作品中,其笔墨中所散发出的皆是清新幽奥的金石书卷之气。

近来偶识吴昌硕节临周《散氏盘》鬲字,释文为:“用矢□散邑乃即散用田眉眉自□涉以南至于大沽一封以陟二封至于边柳。”(注:因是作者“戏临”,故文字尚未按文序书写)。纵观全文,颇感其所制风神俊逸,笔墨灵动,气韵酣畅而令人陶醉。(周《散氏盘》,为钟鼎彝器,腹有铭文十九行,满行十九字,共计三百五十七字。因铭文中有“西宫”二字凡三见,故曾用名《西宫盘》;后入清宫内府,体仁阁大学士阮元于嘉庆时(1796—1820)定其名为《散氏盘》)

吴昌硕之所以大篆写得这么精彩奇逸,其原因主要还是缘于他能胸积万壑之气,识广多见善变之使然。吴昌硕可说是承上启下的一代艺术巨匠,其“诗书画印”造诣皆精,且能融会贯通。这件节临《散氏盘》的落款颇打趣,“缋('缋’同'绘’)青属书戏临散氏鬲字……”;然而,吴昌硕所言“戏临”绝非常人所说的“笔墨随便”,而实则是笔墨“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的艺术思想再现。随意洒脱的章法,似如写行草急就章那般的洋洋洒洒,毫无半点矫揉造作之态。作者在书写中,笔墨穿行自然有度,将石鼓字古奥幽深的笔法参入其中,内涵更显风雅劲拙,豪迈大气。

回顾清末至民国时期,当时思想顽固保守的势力还相当严重,一般皆崇尚科举一路“乌黑发亮”的“馆阁体”;若书画路子稍野一些的话,便可能被“冠名”为“野狐禅”或不入正流之格。从当时士大夫文人的书写风格主流来看,基本崇尚的还是晋唐法帖,效仿临摹的依旧还是以“赵董”一路的甜润笔墨为主。而对于珍稀罕见的“六朝碑字”及周秦籀篆的古拙书体,他们基本上是不屑一顾的。而吴昌硕则博古创新,首开以籀篆笔墨“入书、入画、入印”,终于形成了自张一军的独特面貌,横扫当时颓靡不振之风。从他传世的书画印作品中,也可深深地感受到他那苍拙雄浑的篆籀笔力以及笔墨中所散溢出的金石之气!另一点就是缶翁写篆籀常以糊状手法入书,所书笔厚墨沉,力透纸背。乃承前贤“完白山人”法!

此幅吴昌硕节临《散氏盘》鬲字,乃其79岁“戏临”之作;从书法艺术来赏识,当为其晚年少见之精品。一位79岁高寿老人能有如此健硕雄浑之“戏临”气象,无疑令人肃然起敬。观者从字里行间可以直观地感觉到,当时老人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的心情是非常愉悦的,从笔力观察,丝毫也看不出这幅字乃是出自一位79岁高龄的老人亲笔。他写出字的那种感觉,那种笔力,那种心境决非一般泛泛之辈可以企及。殊可谓“人书俱老”!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40万落槌

吴昌硕《篆书七言联》

  新浪收藏讯 2011年12月2日,北京匡时(微博)秋拍夜场《虚怀斋藏近现代书法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开拍。此件吴昌硕《篆书七言联》以18万起拍,几番出价之后,最后以40万的价格落槌,此前拍品的估价为20~25万。

  作品简介:

  此件作品为楼邨上款。

  楼邨(1881-1950),又名卓立、小名保源,字肖嵩、又字新吾,号玄根居士、麻木居士等。曾任上海美专国画系教授、中国艺专校长等职。擅长书画,篆刻受吴昌硕影响颇深。有《楼辛壶印存》、《意庐诗钞》、《清风馆集》、《西湖十景册》等存世。沙孟海曾赞其为近世诸家之佼佼者。

  楼邨自幼受父熏陶,酷爱金石书画,后结识吴昌硕,受其赏识,结忘年交,介师友之间。后吴氏为之改名辛壶(与新吾谐音),此后多用此名。西湖雷峰塔倒坍时,楼邨手绘《雷峰遗迹图》,并缀以诗词,以抒兴废吊之情,吴昌硕见后,赞为“妙笔”。楼氏后人藏有辛壶印蜕一纸,上有缶翁批语,“楼楼邨印”缶翁赞曰“绝妙”,“缙云楼邨长寿”谓“好”,其他建议“加厚”、“再加苍莽”者。辛壶遵嘱一一修改,遂成佳作,如“楼邨之印”及两“辛壶”印。缶翁曾有“奇书饱读铁能窥,蜾扁精神古籀碑。活水源头寻得到,派分浙皖又何为?”(《西泠印社(微博)醉后书赠楼邨》)诗赠楼邨,可见二者交往之近密。

  此次虚怀斋专场中推出三件吴昌硕楼邨上款作品,两件篆书,一件行草书,分别作于1914年、1921年和1923年。七十岁所作节临《石鼓文》,以探古为革新,变前人笔法,取平整气势,章法统一,用笔起、行、收颇为讲究,力用中锋,杂揉钟鼎陶器古文体势,遒润峻险,真气磅礴,起落跌宕,苍劲朴茂。另件七十九岁篆书集《石鼓文》七言联得石鼓真意,相比前件更为开阔放达,气魄雄浑,独具风骨。介于材料之故,此件篆书更为精到,在缶翁的传世作品中,有相当部分此类作品。1921年所作行书七言诗一挥而就,似有“强抱篆隶作狂草”的气度,笔势奔驰,凝练遒劲,貌拙气酣。缶翁治印名天下,其将治印金石苍茫之气入行草,构成了吴氏独有的线条语言,对当时及后世书坛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楼邨上款三件作品均为吴昌硕晚年用意之作,当属力作,可赞可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昌硕篆书《心经》十二条屏!
清代书画大家吴昌硕的书法之篆书
吴昌硕篆书书法——石鼓文帖
清代书法: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欣赏
凝练遒劲、圆熟雄浑:清代吴昌硕篆书《临石鼓文》书法欣赏
30岁开始写了一辈子篆书的吴昌硕 书法竟然如此的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