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学学「屋漏痕」「锥画沙」的线质


辰辰看世界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陕西西安人,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大历三年(768年)颜真卿赴任抚州刺史,曾多次登游麻姑山。大历六年(771年)四月,他再次登麻姑山,书兴大发,挥笔写下了《有唐抚州南城县麻姑山仙坛记》后来简称《麻姑山仙坛记》。全文九百馀字,笔力浑厚质朴、大气磅薄,在颜勤礼碑还没被发现之前,曾被历代书家誉之为「天下第一楷书」。

北宋李觏登麻姑山时在《鲁公碑》诗文中写有「惟恐此碑坏,收藏于大府,自非大祭时,莫教凡眼觑」的诗句,可见当时这块碑以说是名镇海内外,为了保护它平时只能将它深锁在库房之中。

宋周必大记载:「庆曆六年(1045年)三月戊寅夜,山之仙都大火,焚荡几尽,古杉星列亦随飞烟。众碑皆断裂,杂瓦砾中,独公坛记岿然其傍,曲意护持此。」

这又是一个神物护持的记载。

但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建昌府知军事胡舜创建鲁公祠,将碑刻移到祠内保存。在南宋时时战乱不慎丢失。现仅存宋拓片藏于北京图书馆及上海博物馆。

而麻姑仙坛传世其实有三本,分大、中、小楷,但原石皆佚,现存拓片多为后世翻刻未必是原蹟,王壮弘认为北京图书馆及上海博物馆的拓片可能是「唐蹟宋刻」也就是宋朝重刻本。

而中楷出现在忠义堂帖之中,字比小字大一些,应该是将小字版刻大一点而已,实不足观,世人少谈论此碑。

而小楷传颂最久,版本最多,也最不可靠。金石录曾记载「世亦以为鲁公书,验其笔法殊不类」。集古录亦载「或疑非鲁公书,鲁公喜书大字」。王壮弘亦云「以石小易刻,所见刻本不下数十种。」所以说,小字麻姑山仙坛记伪蹟可能性最高。

颜真卿撰书《麻姑山仙坛记》时,是他书法成熟后的辉煌时期。但距离最成熟的颜勤礼碑还有段距离‧而《麻姑山仙坛记》可以说「蚕头燕尾」的代表作,但「燕尾」确实明显,但「蚕头」却非事实,从大字拓本来看,横画起笔均显方利,何来「蚕头」,实在令人纳闷。硬说「蚕头」大概在撇画及竖画起笔有此现象而已。但「蚕头燕尾」根深蒂固的观念,让后学者无所适从啊!

那书写大字《麻姑山仙坛记》要注意那些重点呢?个人认为它有几种风格和其它颜体截然不同‧

第一、宽博之势:将中宫放鬆,笔画仅量往外拓,形成宽绰的结构体。

第二、字形偏方正:将字外写方正为主,因此很多撇、捺、长横、直竖均被迫缩短。

第三、「燕尾」要明显,这是和其它颜碑完全不同。

第四、笔法要朴拙:屋漏痕、椎画沙的笔触要表现出来,因为外形无所表现的情形下,笔触反而成为重点。

第五、神「似」重于形「像」:此碑重气韵,像多宝塔碑学笔法及结构,所以要笔笔到位,结构森严。而《麻姑山仙坛记》恰巧相反,此碑涣漫创作自由度大增,如何神似反而是重点。

《麻姑山仙坛记》内容共分三段

第一段:摘录《神仙传》中有关麻姑的传说

第二段:敍述麻姑山的自然环境及一些神蹟的传闻

第三段:记载目前在此修行道人的成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下第一楷书《麻姑山仙坛记》—颜真卿在南城
镇馆之宝!颜真卿名迹,《大字麻姑仙坛记》首次全本彩印
元氏汉碑
谭延闿临大字麻姑山仙坛记
(唐)颜真卿楷小字麻姑山仙坛记 拓片
书法家颜真卿作品大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