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中书协副主席刘洪彪老师的草书与国展投稿的常用形式的关系

刘洪彪,1954年生人,是一位军旅书法家,军队里面出艺术家,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刘洪彪老师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是当代书坛的领军人物,同时也是公认的草书大家。

他成名极早,30多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两届的全军书法比赛一等奖,40岁以后,每10年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一次个人书展,从46岁开始,连任了3届的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自2007年开始,蝉联三届“兰亭七子”称号……这样一份履历是很让人惊叹的,实在是实力派的书法家。

现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的大小展览的评审,也基本都有刘洪彪老师的身影,尤其是草书评委,其都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那么,集众多光辉的头衔于一身的刘洪彪老师,其草书艺术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引领当今书坛的风向,学步者在功利驱使下不可避免的会去模仿、学习、复制,那么就要求,这个“风向标”一定要立足于传统,即使是创新,也不得脱离传统,这样才能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那么,下面就来看看刘洪彪老师的草书作品:

刘洪彪老师的草书形式很多样,这是近年来其创作最频繁的一种形式,那就是大字草书,在写大字草书的同时,加上小楷落款,落款往往是写成各式各样的图形,比如这个就写成了团票的样子,这是一种创新,当今书坛模范者极多,在各大展览都可以见到的,下面是一幅全国第四届草书展的一幅草书作品:

可以很清楚的看出,这幅作品也是在草书作品上加上了小楷跋文,这应该说是一种创新,可是近来的各大书法展,此类作品形式泛滥,俗话说,多了就腻了,书法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是一幅尺幅很大的草书对联,“当谋奇特事,要做正常人”,除了楷书的释文以外,用楷书和草书落了双名款,这也是第一次见到的,引首章也是与众不同,用了5个单字章,这也是很有特色的。可是,形式是有特色的,内容却感觉没那么理想,飞白太过,以至于线条飘浮,墨重的地方又过于沉重,头重脚轻,显得整幅作品塌了下去。

这一幅草书作品也是刘洪彪先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线条的力度很强,作品形式与上幅相同,应该说,功夫还是很深的,只是滥用飞白,显得不稳重,而流露出了野气。

这一幅草书作品的线条就很清晰了,很稳,墨色变化与章法安排都很合理,还有长线条的恰当运用,气韵是连贯而生动的。不同于大字草书,中、小字的草书作品是颇可观的。

这也是第四届全国草书展的一幅作品,如果把名款拿掉,很像刘洪彪老师吧,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这两幅也是全国第四届草书展的作品,不用多说,观者自知也。

应该说,这是一种风向引导下的学步,人数众多,千人一面都是这样形成的,这种现象带来的后果就是没有创新,只是模仿,进步是不存在的。

前两幅不算大字,这一幅是大字草书,虽然少了刘洪彪老师的大飞白,基本的味道,还是一致的。

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幅作品,很反传统。比如落款落在右边,纯粹为了分割空间而做的变形,怎么都有些日本现代书法的调调。

刘洪彪老师除了草书以外的书体是不容易见到的,比如这一幅隶书作品,还是很有味道的。这又发现了现在国展的常用形式,比如左侧的宋体字印章“逆阪斋诗稿”,也是现在非常普及的了。不过这幅作品的小行草落款还是很精彩的,韵味十足。

这幅草书小斗方,十分精彩,有高二适先生的风格,我们可以比照看看。

以上就是浅略的谈了谈刘洪彪老师的草书艺术,以及其影响,如今国展的书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评委的影子,这种情况是极其普遍的,所以,创新的定义是什么呢,就是简单的模范别人的吗?这样的现象持续下去,我不知道书法会走到哪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代草书大家刘洪彪老师作品欣赏
聚焦干货 | 行草书册页创作漫谈
著名书法家刘洪彪老师草书中堂创作示范
宿墨原来是这么用的
差别巨大,刘洪彪的隶书跑偏了,早期温润现在干枯
书法家:当代草书四家中谁写得最好?其中有一人水平值得商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