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书法不要做成“夹生饭”——专家点评行书作品
学书法不要做成“夹生饭”——专家点评行书作品


​千年兰亭 2018-07-18 08:02:54

特别声明:作品点评栏目由千年兰亭号在今日头条独家发表,如其他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

特别提示:即日起,本栏目针对网友开放。希望点评作品的朋友,请私信。

特约评改人:杨文浏(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篆书委员会秘书长)

黄宗凯 行书笑语条幅 规格180cm×48cm

黄宗凯作品评语:此作总体承帖学一脉,字里行间时见王右军、米芾、董其昌等的影子,细赏之下又不尽然,这就抛出一个问题:“到底是写得惟妙惟肖好,还是写得似是而非好?”

其实,这一问题应区别对待:如果对于一个初入书道者,由于尚处于笔法和字法规范、到位阶段,当然写得惟妙惟肖好;而对于已窥书法堂奥,具备一定艺术修养者,则不能拘泥于“惟妙惟肖”,而应当转益多师,博采众长。

由此作可见,作者习书已有一定时日,涉猎面较广,对笔法、字法方面有所把握。然其“惟妙惟肖”功夫做得不扎实:笔法方面对细节观照不够,不精准,耐不住推敲;字法方面一是不统一,时而王,时而米、董;二是对字组组合的协调能力不够,影响整体的气息与节奏。愚以为,作者应选准一家,先下好“死功夫”,待真正“打进去”,而后方能“出帖”,否则就是一锅夹生饭。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局部)

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在赵孟頫妩媚圆熟的“松雪体”称雄书坛数百年后,以其清秀淡雅的风格,独辟蹊径,自立一宗,亦领一时风骚,以致“片楮单牍,人争宝之”。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皆以董书为宗法,可谓风靡一时。

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其书承续晋、唐、宋、元诸家风范,飘逸空灵,风华自足。点画圆劲秀逸,平淡古朴,笔法精到,中锋为主,少有偃、滞之笔;章法上,分行布局,疏朗匀称;用墨枯湿浓淡,尽得其妙。其书当时已“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

董书能冲出藩篱,打破当时赵孟頫、文徵明一统书坛的局面,领时代风尚,得益于其勇于突破时风侵扰,直追古人,于晋韵、宋意间探得消息,从而形成自己清、淡、雅之风格。此亦启发吾等习书当避开时风,崇古追格,方能别开生面,另辟蹊径。董其昌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白居易琵琶行》《袁可立〈海市诗〉》《三世诰命卷》《草书诗册》《烟江叠嶂图跋》《倪宽赞》《前后赤壁赋册》等。

杨文浏示范作品 节临董其昌行书《宋之问诗卷》横幅 规格43cm×76c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董其昌行书笔法举例,适合孩子临习!
高手丨带您看看,董其昌的“化古”临帖观!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获奖作品展播 第五集
史上最难兰亭奖,他以董其昌书风斩获铜奖!樊利杰的经历,也许你也受用!
明末书法如来董其昌书风淡雅俊秀,官场识时务进退得宜
书法字帖《董其昌行书笔法举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