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代经典碑帖简牍一览
书画一览 2018-11-18 22:21:13

1.秦汉|封龙山颂,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 (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封龙山颂》也称《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十月,为祀山颂神而立。原碑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清道光27年(1847)为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隶书,十五行,行二十六字。清代此碑在搬移中断裂为三,现在断裂前的拓本,已是十分罕见的了。

2.秦汉|神乌傅汉简以草隶写成,里面间有少量行隶(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神乌傅》,长22厘米,宽0.9厘米,1993年3月出土于连云港东海尹湾汉墓中,傅的竹简共21枝,全篇约六百四十余字。

3.秦汉|冠军帖是张芝的名作,他以勤学闻名,取法汉时的杜度和崔瑗(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冠军帖》,刻本刊于北宋《淳化阁帖》。张芝以勤学闻名,取法汉时的杜度和崔瑗。据传家中衣帛,皆先书写而后染,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由于张芝幼时就显示出过于常人的颖慧,及长,朝廷征其为官,辞之不仕,被认为有高洁的操守。

4.秦汉|袁安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中国东汉碑刻。全称“汉司徒袁安碑”。东汉永元四年(公元92)立。原石出土地点不详,1929年在河南偃师县城南辛家村发现,现藏河南博物院。碑高1.53米,宽约0.74米。篆书,共10行,满行16字,下截残损,每行各缺1字,故现存15行字。除第8、10两行为不满行外,其他行下一字均缺(现已考出),仅存139字。字体结构宽博流畅,笔画较瘦。碑侧有明万历二十六年题字。碑中间有穿,位置较低。袁安碑是一件极为罕见的用篆书写就的汉代墓碑。

5.秦汉|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文字浑古遒厚,介篆隶间(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拓片,西泠印社藏 。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中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是浙东第一古碑,三老碑立于公元223年,碑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出土时碑额已断缺,高93厘米,宽42厘米,共存217字,碑文首主要内容为东汉三老讳字忌日。

6.秦汉|鲜于璜碑是迄今发现的保持完整、字数最多的一通汉碑(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鲜于璜碑》全称《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十一月立。1973年5月于天津武清县高村出土。碑呈圭形,高242厘米,宽83厘米。隶书。碑阳16行,行35字,有界格;碑阴15行,行25字,有界格。共827字。其书法笔致方整朴厚,点画富于变化。额阳文篆书10字。通碑字迹清晰,是建国以来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汉碑,原碑现藏天津市历史博物馆。

7.秦汉|西狭颂方劲瑰丽、气势雄伟、为汉隶上品(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李翕颂》《黄龙碑》,位于甘肃省成县天井山,东汉建宁四年171六月刻,仇靖撰刻并书丹。《西狭颂》与陕西省汉中市的《石门颂》、略阳县的《郙阁颂》同列为汉代书法“三颂”,是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有额、图、颂、题名四部分,篆额有“惠安西表”四字。正文右侧刻有“邑池五瑞图”,即黄龙、白鹿、嘉禾、木连理和承露人。颂在图之左,阴刻隶书20行,共385字,颂之左为题名,隶书竖行12行,计142字。整碑高2.2米,宽3.4米。记载武都太守李翕生平,歌颂其为民修复西狭栈道为民造福的政绩。

8.秦汉|华山庙碑与礼器碑齐名的名碑,被誉为汉隶中的典范(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华山庙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东汉延熹四年(161)四月刻。此碑是与《礼器碑》齐名的名碑,被誉为汉隶中的典范。碑原在陕西华阴县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碑虽然毁了,幸好有原石拓本传世。

9.秦汉|夏承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夏承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17O)立。碑主夏承,字仲兖,其祖、父及兄皆居显位,所谓“宠禄传于历世,策勋著于王室”。承有文德,累任县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冀州从事等职,官至淳于长(淳于县故治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建宁三年(170)六月卒。

10.秦汉|肥致碑堪称汉碑隶书之异品,然此碑自一出土,学者便质疑不断(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肥致碑》,全称《河南梁东安乐肥君致碑》,建于东汉建宁二年五月。碑高九十七点三厘米,宽四十七点五厘米,隶书十九行,满行二十九字,有界格。一九九一年出土于河南偃师南蔡庄村,现存偃师市商城博物馆。

11.秦汉|朝侯小子残石字体秀美飘逸,笔法劲健,为存世汉碑中的精品(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朝侯小子残石》,碑高84.3cm,宽81.6cm。拓本隶书,装裱成轴,纵74cm,横78.5cm,存196字。录文16行,每行十四、五字不等。碑阴漫漶,有“种树”等字数行。无年月。碑以首行有“朝侯之小子也”几字而得名。“朝”之上一字已损,朝侯殆为某朝侯,然已不可考。碑文记述了死者生前宦迹、死因及家属哀伤之情,富文学色彩。

12.秦汉|衡方碑字体方正深朴,与张迁碑可以伯仲(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汉《衡方碑》,全称《卫尉卿衡方碑》。隶书,碑文共二十三行,每行三十六字。有碑阴,只存题名二列,余皆漫漶。此碑东汉灵帝建宁元年(公元一六八年)刻,现在山东泰安岱庙内。

13.秦汉|景君铭古气磅礴,曳脚多用籀笔,与天发神谶相似(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东汉《景君铭》拓片,原石藏山东省济宁市博物馆。此碑全称《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又名《北海相景君碑》。汉汉安二年(143)立,隶书,纵288厘米,横105.6厘米,碑文17行,行23字。篆额“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12字,碑阴有隶书54人题名。存山东济宁。碑文记景君殁后,门下属吏慕其德而为之树碑之事。

14.秦汉|张迁碑字迹看似规正古拙,实则结字巧丽(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张迁碑》篆额题《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有碑阴题名,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无盐(治今山东省东平)境内,于明代出土。 张迁碑现存于山东泰安岱庙。

15.秦汉|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孔宙碑》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通高3.02米,宽1.07米,厚0.24米,碑圆首有穿。碑额题篆书两行十字,布于穿两侧,阴刻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九字。孔宙威宗延熹六年正月卒,碑以次年七月立。今在山东曲阜孔庙同文门东。

16.秦汉|袁敞碑,清邓石如习小篆,从此碑获益不少(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袁敞碑》,全称《汉司空袁敞碑》。东汉元初四年(公元一一七年)立。篆书,十行,行五至九字不等。残石高七十八点五厘米,宽七十一点五厘米。公元一九二二年春出土于河南偃师,一九二五年石归罗振玉,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17.秦汉|鲁峻碑字体方整匀净,丰腴雄伟(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鲁峻碑》,全称《汉司隶校尉忠惠公鲁君碑》,又名《汉司隶校尉鲁峻碑》、《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三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东济宁市。

18.秦汉|乙瑛碑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学习隶书最佳范本之一(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乙瑛碑》,全称《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无额。隶书,18行,行40字。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碑在山东曲阜孔庙。《乙瑛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乙瑛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

19.秦汉|礼器碑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中国东汉重要碑刻。全称“汉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又称“修孔子庙器碑”、“韩明府孔子庙碑”等。东汉永寿二年156立。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身高1.5米,宽0.73米,四面皆刻有文字。碑阳16行,满行36字,碑阴 3列,列17行;左侧3列,列4行,右侧4列,列4行。

20.秦汉|张景碑隽永秀劲,笔势波磔分明,体势横扁平整,端庄自然(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张景碑》,又名《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立,隶书。碑身四周皆残,现存碑高125厘米,广54厘米。其顶部两方形碑穿尚隐约可见,穿内有晕弦痕迹。无额。碑文八分书,凡11行,行23字。全文清晰可识者225字。

21.秦汉|石门颂有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石门颂,著名摩崖石刻。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杨孟文颂碑》、《杨厥碑》。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文所写的一篇颂词。摩崖汉隶,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2.秦汉|史晨碑是崇孔的丰碑,整体上规范典雅,有“庙堂之气”(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汉史晨碑奏铭》,又称《史晨碑》或《史晨前碑》、《汉史晨谒孔严后碑》、又称《史晨后碑》,两碑同刻一石两面。〈史晨前碑〉奏铭建宁二年碑刻后,又追述建宁元年到官,刻在背面。有谓先刻元年,转后面。前碑,隶书,无额,十七行,行三十六字,后碑,隶书,十四行,行三十六字山东曲阜孔庙。

23.秦汉|杨淮表记雄古遒劲,笔势开张,用笔沉着扎实,结字参差古拙(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东汉《杨淮表记》,全称《司隶校尉杨淮表记》,东汉隶书摩崖石刻,熹平二年刻于褒科道崖壁。《杨淮表记》为摩崖隶书,碑文7行,行25、26字不等,共计173字。该碑书法奇逸古雅,与《石门颂》相近。

24.秦汉|曹全碑超逸优游,意气灵和,开明丽清雅一路(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中国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立于东汉中平二年 (185)。碑高约1.7米,宽约0.86米,长方形,无额,石质坚细。碑身两面均刻有隶书铭文。碑阳20行,满行45字;碑阴分5列,每列行数字数均不等。

25.秦汉|韩仁铭碑文隶书同出一人之手,世称双绝(点击蓝字查看详情)

东汉《韩仁铭》,全称《汉循吏故闻熹长韩仁铭》。现存郑州荥阳市文物保管所。东汉熹平四年(175)刻。金正大五年(1228)荥阳县令李辅之发现,清康熙年间又曾一度散失,后又发现。碑文左侧刻有金正大五年赵秉文和正大六年李天翼跋语和李献能题铭,详述该碑出土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隶书经典〗汉隶《史晨碑》古朴浑厚、端庄典雅(附碑阴)
【书画知识】关于隶书
金石祈福——汉代石刻中的“福”字
《鲁峻碑》《郑固碑》《武荣碑》《景君碑》赏析
经典赏析 | 中国十大汉隶,生动多变,美不胜收!
十通汉隶碑刻书法之美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