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孔府牌匾居然暗藏错字?还是故意写的
 广西卫视收藏马未都 2019-08-25 08:56:02

盆友们,你们去过孔府吗?山东曲阜正宗的那个。

说到孔府,来头就大了,是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地方。孔府正门悬挂着的蓝底金字“圣府”匾额是明朝宰相严嵩所写。

而两侧的柱子上悬挂着一幅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该联书联俱佳,与孔府大门正上方的一块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交相辉映,堪称孔府一宝。

据史料考证,这幅赞扬孔子功德的作品,是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著。纪晓岚的才华那是被捧上神坛的,按理来说无论是书法作品的气势还是文法、用典都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在后人的眼里,这幅对联却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错别字:

“富”字少了一点,写成了“冨”;下联的“章”字,最后一竖破日而出。

堂堂的“河间才子”、《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会写错字吗?更何况还是挂在“天下第一家”衍圣公府的门柱上。

于是便有人认为这是纪晓岚有意写错字。

为什么写错呢?

因为其中暗藏玄机。

下面是编故事时间:孔府这两个“错字”是神来之笔,系仙人指点。相传在孔子第42代孙孔光嗣成亲那一天,恰有神仙路过,看到孔府门前影壁有个“富”字,便把“富”字上的一点抹去了。孔家怪之,神仙道出了玄机:孔家不宜过富,要“去一点”。于是,这种说法便像留声机一样在导游嘴里被反复播放,一些游客深以为然,口口相传。

但事实究竟为何?纪晓岚究竟想通过这俩错别字借机表达些什么呢?

古人制造“错别字”,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避讳,二是玩玩文字游戏,寓情于字。

避讳这事儿想必大伙也听说很多了,主要是避开父母的字或者是君王的名字,换一种说法来代替,或者是故意在相同的字上减少笔画。比如在清朝康熙年间及以后很长时间里,“天地玄黄”一直都写为“天地元黄”,因为康熙皇帝叫玄烨。雍正帝胤祯登基后,为了避其名讳,还把“女慕贞洁”写为“女慕清洁”

但是观察清朝历史,“富”和“章”两个字并没有触及到清朝某位君主的忌讳,所以排除这一条。

既然不是避讳,那应该就是玩文字游戏了。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喜爱玩文字游戏的并不少。西湖“花港观鱼”碑是康熙的御笔。碑上的繁体“魚”字下面的四点变成了三点。传说这个字是康熙“有意错”——康熙信佛,故意将代表“火”的四点变为代表“水”的三点,使鱼能在水中畅游,体现他的好生之德。

不过,很多人评说,这其实就是在给康熙爷写错别字这事编故事,有拍马屁之嫌。

那么,纪晓岚是不是也是在拍马屁呢?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倡导的儒家思想是我国2000多年中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所极力推崇的正统思想。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在极力推崇孔子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抬高孔子的社会地位,给予其很高的身后追封,并且对其后世子孙也恩宠备至。

孔子圣像

汉元帝加封孔子的第十三代嫡长孙孔霸为关内候,食邑八百户,并赏赐住宅一处,黄金两百斤;

宋仁宗加封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嫡长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后来宋徽宗又加封为世袭衍圣公。自此孔子的后世嫡长孙一直世袭衍圣公爵位;

孔府内景

明朝统治者又在世袭衍圣公的基础上,加封衍圣公为当时的朝廷一品大员,位列文官之首,这时的孔氏家族进入了最为显赫的极盛时期。

历代孔氏衍圣公都在今山东曲阜市的衍圣公府居住和办公,又简称孔府,位于孔庙的东侧。初建于公元1377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多次重修,现在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府占地面积有240亩,为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府内包括厅 、堂、楼、轩共463间,九进院落。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典型的官衙和内宅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孔府也被时人和后世称赞为“天下第一人家”。

孔府内景

既然是孔家圣地,纪晓岚拍拍马屁也是正常行为。所以,纪晓岚此举比较受文人、学者认可的一种解释是:“富”字少了头,意思是富贵没有头,富贵无边;“章”字一竖到头,意思是文章通天。

妙妙秒!

试问,九泉之下的纪老师,您老人家是这意思吗?

老纪一蹦三尺高,露出一张无辜脸:“还真不是!我这是正儿八经的中国字写法!”

说罢,老纪把历代“富”和“章”的写法拿了出来。

其实在古代,“富”字和“章”字这两种非主流写法都是规范性书写,它们都曾作为两字的俗字或通字被广泛使用着,只是后来在汉字简化过程中被淘汰了而已。

我们先看不加点的“冨”字。

此字在唐代颜元孙《干禄字书》中即有收录,指明为正体“富”的俗字。但在实际书写中,这种俗体写法却颇受古人青睐。从《宋四家书法字典》中的“富”字可以看出,在15个“富”字中,不加点的为8个,加点的为7个,不加点的多于加点的。

我们再看出头的“章”字。在古代碑帖中,此种写法广泛出现在隶、楷、行诸体中。《干禄字书》也录有该字,注明为正体“章”的通字。如下面这些出头的“章”字,均出自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些著名碑帖。

所以,纪大学士这俩字,只是几百年前的“标准”写法,他循例书写而已。时代在变迁,文书写法亦是。后人在评判前人的一些行为时,一切贴金、编故事的行径,背后或许都是商业利益使然,这或许会增添名人轶事的传奇性,但也会牺牲历史、文化的真实性,若是被有识之士揭穿,便会被戴上“无知”“没文化”的帽子,场面就不太好看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密孔府大门楹联
戏说孔府楹联斯文何在?
解密孔府大门楹联:这两个“错字”究竟有何含义?
纪晓岚为孔府题对联,明明有两处错字,200多年来为何无人能改?
纪晓岚为孔府写对联,却写错2字,几百多年来为何无人改?
纪晓岚为孔府题词,却故意写错2字,300多年来为何无人能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