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刘墉齐名的“淡墨探花”王文治,书法为何被称“女郎书”
 书法苑 2019-10-07 10:46:49

王文治(1730~1802年),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镇江)人。科举考试中得探花。

他的书法得赵孟、董其昌神韵,其源头又在二王。关于王文治的书法,有一段很有趣的公案,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称“太守天资清妙,本学思翁,而稍沾笪江上(重光)习气。中年得樗寮(张即之)真迹临摹,遂入轻佻一路,而姿态自佳,如秋娘傅粉,骨骼清纤,终不庄重耳。”

后人受钱泳的影响,有说他临董其昌的,而张即之的字是很得董其昌欣赏的。董其昌认为张即之结字运笔不沿袭前人,自出机杼。

为什么王文治会学坏了呢?杨守敬认为“梦楼书法虽秀韵天成,或訾为女郎书”说的是王文治之书略有“脂粉气”。

南京博物院所藏纸本《题杨補之画梅诗》行书横幅,为王文治四十二岁所书自作诗。其风格正如钱泳所喻“骨格清纤”、“姿态自佳”,这倒是鉴定王文治书法真伪的要领所在。

因王文治书法运笔柔润,淡中见骨,近似董其昌,而结构比董字更楷化。此帧气格高雅、流美妩媚,这种婉约而不乏风骨的格调是难以仿效的,但其书略有扁薄之病,优劣俱在于此。

其喜用长锋羊毫和青墨色的淡墨作书,尽显峻逸之象,这倒与其风流倜傥的才子秀逸有着表里相成之妙。王文治亦善画墨梅,韵致卓绝,诗宗唐、宋,自成一家,并精音律之学。

因王文治极通董玄宰、米元章用笔用墨之妙,丹徒潘恭寿即得王文治授以书入画之道,终成大家。其画时得王文治题跋,时人称许“潘画王题”,书画两绝,洛阳纸贵,而近代“苏州片”有作伪王文治书法的高手,但伪作少秀逸而多飘浮,有村夫之气。

典藏界评其书尝有“天下三梁(梁同书、梁衍、梁国治),不及江南一王”之说。

王文治鉴赏眼力甚高,他做云南临安知府时,某城楼有一个木匾,上题“雄镇东南”四字,“镇”字缺半,当地书家补了一半,人们认为是天衣无缝,他并不知是后人补上的,看到这四个字后,戏称是一条活龙夹着一条死蛇,由此轶事也可推知他的眼力了得。

文作者:南京博物院李路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状元王文治,行书真迹《快雨堂录》
清 王文治 楷书《次男维桓圹铭》《自书诗稿》临习《灵飞经》欣赏
“淡墨探花”喜用淡墨,善以侧媚取势,书法婀娜多姿,秀韵天成
风靡东瀛“淡墨探花”的书法
浓墨宰相,淡墨探花
蒋朝显谈收藏——《淡墨探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