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豪华落尽见真淳”——苏轼《次辩才韵诗帖》赏析
书法修行 2020-01-13 20:59:08

历代高清书法书法欣赏,佳作分享,经验交流,与书友们畅聊书法,一同分享你在书法道路上的心得与体会。各位书友!欢迎点击下方,加入书法爱好者圈子。


《次辩才韵诗帖》作于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此时的苏轼已有53岁,作为词人,早就写出了“大江东去”“一蓑烟雨任平生”;作为书家,早就写过了《寒食帖》、《赤壁赋》。《次辩才韵诗帖》是一则和诗信札,用平淡的笔触写平和的字句,虽不能说字字珠玑,但字里行间都是人情味儿。

辩才是杭州一位得道高僧,也是东坡的诗友之一,他曾经给苏东坡写过一首《龙井新亭初成诗呈府帅苏翰林》,《次辩才韵诗帖》就是苏轼为了和辩才的诗而作的。

序言1

作品由序和诗两部分组成,序就记录刚才描写的那段佳话,诗则是整幅作品的主体。

序2

诗中东坡对辩才视去留、得失如过眼云烟的佛子风范倍加赞赏,其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我比陶令愧,师为远公忧。送我还过溪,溪水当逆流。”溪水当然不会逆流,在东坡看来,他与辩才两人之间情谊深厚,就如这溪水逆流一样的难得和珍贵,所以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辩才旷达高行的无限崇敬之情。

他与辩才交往,多有拟陶渊明与庐山僧慧远之意境,从而排遣自己才大难用、难容、不甘屈辱的情怀。

再看,诗的最后以“聊使此山人,永记二老游。大千在掌握,宁有离别忧。”两句结尾,寄托了东坡对这段感情的追忆和希望,同时表现出大千世界如在掌握,人间离愁别苦何足忧的豁达胸怀。






北宋书法崇尚“字如其人”。这幅作品落笔沉着、从容,已没有十年前书写《黄州寒食诗帖》时的激宕,墨色浓重却透着清雅之气,虽丰腴浑厚却不失秀逸之质,有种“豪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次辩才韵诗帖(苏轼传世书法)
宋—苏轼 ---《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次辩才韵诗
苏轼行书《次辩才韵诗帖》
苏轼《次辩才韵诗帖》
高清逐字放大!(宋)苏轼《次辩才韵诗帖》(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