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铎行草《金山寺诗》,要多狂有多狂
家櫪 2019-08-20 17:22:18

家櫪 (艺术家、考古研究者)

网络转载作品来源:中国书法网 丹青飞狐文化艺术

王铎行草《金山寺诗》安徽省博物馆藏

王铎(1592—1652),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诸体悉备,名重当代,学者宗之。王铎的书法笔力雄健,长于布白,楷、行、隶、草,无不精妙,主要得力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米芾等各家。学米芾有乱真之誉,展现出其坚实的“学古”功底,学古且能自出胸臆。其传世作品主要有《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等。

在我国书法史上,董其昌一派的严谨秀逸之风曾在明末清初盛行,而王铎取法高古,与拘谨乏趣、滑弱无力的书风相抗衡,大胆创新,开创一代书风,是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的革新人物。

王铎的行草《金山寺诗》,藏于安徽博物馆,品相虽差,而用笔用墨,精气神俱佳。此作王铎书于崇正八年乙亥(1635年),王铎时年43岁,正值创作盛年。

这张作品一如既往地延续了王铎大刀阔斧一面的风格。用笔开张,气度轩昂,刀枪剑戟,一应俱全。每见这种大尺幅作品,总让人联想起沙尘浩荡的将军挥刀,令人动容。

开篇,王铎大笔一挥,用他独有的、极具个性的涨墨开头,恰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高调的开头,把整个主旋律定了下来。

在王铎的书法中,连断的运用相当巧妙与动人,在技巧上继承了怀素、董其昌一路的断连用笔,并且某些技巧有所夸张和延伸。

王铎的用笔高妙,在于他能把笔全方位用上,从涨墨到牵丝,干湿交错,粗细变化。错综复杂的掺杂,制造矛盾与化解矛盾的对立统一, 在各种组合中不断地上演。

王铎的用笔,若与《书谱》比较,其胜人之处在于能通过大刀宽斧用笔与章法组合,一览无余地宣泄内心的情感。艺术之谓为艺术,在于其能通过技法表现人本而臻于道,而并非单纯的表现技术的层面。

释文:大江鳌背拥金

释文:堤解缆攀藤

释文:路欲迷赤日常

释文:流孤寺外白云只

释文:在暮山西层崖

释文:剥落残碑卧古

释文:洞阴森怪鸟嗁古陵溪

释文:卜筑中洽堪自

释文:老何须更棹

王铎的行草《金山寺诗》释文:

大江鳌背拥金堤,解缆攀藤路欲迷。赤日常流孤寺外,白云只在暮山西。层崖剥落残碑卧,古洞阴森怪鸟嗁。卜筑中洽堪自老,何须更棹古陵溪。

金山寺之二首,王铎为皓庵先生词宗正之,乙亥秋草具。

网络转载作品来源:中国书法网 丹青飞狐文化艺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行草〈金山寺诗〉》看王铎的张狂
张狂不羁!王铎行草〈金山寺诗〉!释文:大江鳌背拥金堤,解缆紫藤
王铎行草《金山寺诗》,要多狂有多狂(高清原图,印刷级别,丝毫毕现)
从“溪涧流态”感悟书法之美
明·王铎《行草诗卷》释文高清欣赏
王铎行草书法诗卷《见鲵渊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