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家披露《红楼梦考证》荒诞不经的谬论

一个人说谎的突出表现,是不是断章取义,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呢?这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道理。我们看看《红楼梦》作者辩论的场景,周某某算不算满嘴谎言的人呢?周某完全继承了胡适曹学的谬论,我们将胡适考证的结论对照大清康雍乾三朝史料看,胡适学说竟然毫无根据,而是打着科学的旗号,却做着断章取义、欺世盗名的学问,胡适所谓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纯属自我标榜,为自己立的“贞节牌坊”。

《红楼梦》开篇即申明“真事隐”,全书皆“假语村言”,考证派不遗余力的考证“假语”,被无数人奉为科学,这样的“科学”明显是效西方之伪科学,是文学史上的“东施效颦”。

我们就胡适考证的内容逐一分析,详细揭露其谬论。胡适引用袁枚的《随园诗话》卷二第二三条,原文:其子雪芹撰《红楼梦》一书,备记风月繁华之盛。中有所谓大观园者,即余之随园也。明我斋读而羡之。

胡适就此得出以下几点结论,原文如下:

(1)我们因此知道乾隆时的文人承认《红楼梦》是曹雪芹做的。

(2)此条说曹雪芹是曹楝亭的儿子。(又《随园诗话》卷十六也说“雪芹者,曹练事织造之嗣君也。”)但此说实是错的,说详后。

(3)此条说大观园即是后来的随园。

单看胡适的解释第一条明显是一点概面的结论,时至今日也只有极少的几个清代文人认为曹雪芹是真名实姓。第二条表明胡适很清楚袁枚的话与其假设相悖,却取了部分内容视为证据。第三条实在令人费解,袁枚此文显然是蹭热度,借名著粉饰自我。以袁枚之为人,如确有证据大观园即随园,必将不遗余力的搜罗文献,也会不惜笔墨、纸张的记录作者生平,更会细致入微的描写随园建筑形式与大观园的对照关系。然而,这份原件却一笔带过,甚至让人感觉极不自信。

我们查《随园诗话》卷一六第一七条还有一段话,原文如下:丁未八月,余答客之便,见秦淮壁上题云【诗略】。三首深得《竹枝》风趣。尾署“翠云道人”。访之,乃织造成公(杭州织造孙文成)之子啸崖所作,名延福。有才如此,可与雪芹公子前后辉映。雪芹者,曹练亭织造之嗣君也。相隔已百年矣。

同为《随园诗话》袁枚所记,胡适却未曾引用,只因袁枚说“相隔已百年矣”,大概是康熙五、六十年间,这与胡适考证的结论完全相背。反观袁枚称雪芹为曹寅公子,并非笔误,以袁枚购得曹寅故居的这层关系,袁枚必然清楚曹颙并无后人,显然袁枚也非当下红迷认为的误抄明义之作。

胡适考证未引用任何《清史稿》原文和曹家与朝廷有关奏折,原因不详。《清史稿》和大清奏折等史料中均无曹霑的任何记载,而曹颙死后康熙亲自为曹寅指定继子,继承曹寅家业及官职,这完全不符合曹颙有子的常理。在曹寅家谱的考证中,也未发现曹霑记载,胡适仅凭文人道听途说的记录,就下此定论,哪有科学性可言?

袁枚记录曹雪芹及大观园,其依据是“明我斋读而羡之”,这是指明义读《红楼梦》后题诗二十首。明义的诗不过就是文人读后感,是对书中的精彩剧情或主要人物由感而发,诗意较为浅显。其中不乏有的诗不对题,比如第四、第五、第八首等,仅最后一首抒发了一下自己的理解,但也与小说艺术思想差之千里。【明义第十九首诗,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明义只字未提《红楼梦》是只有八十回的残书。但从诗的内容看,明义读的是一百二十回手抄本,而非脂批本。】

据传明义还有诗《和随园自寿诗韵十首》记述了其对《红楼梦》的了解,原注:新出《红楼梦》一书,或指随园故址。( 《随园八十寿言》,嘉庆刊本,卷五)这足可见明义对曹雪芹及大观园均是猜测。明义生卒年代不详,普遍认为是乾隆八年生,其说辞定是讹传。

永忠的《延芬室集》中《因墨香得观红楼梦小说吊雪芹》三绝句也是曹学考证文献之一,其第一首诗明确表示,永忠不认识曹雪芹,所以称作者雪芹也无不妥,但并非是认定曹雪芹就是某个人。同时永忠并未提及《红楼梦》为残书,更无惋惜之意。这与富察·明义读《红楼梦》一样,都是读了一百二十回本,并非脂批本。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在这些所谓同朝文人中,却都不知道有残书之说,后来有了手抄八十回《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才盛传书未成,足以说明这个圈子认识曹雪芹纯是文人之讹传蹭热度,始作俑者有两种可能,一是敦敏兄弟结识了会诌几句诗的冒牌“曹雪芹”。二是敦敏兄弟胡诌认识曹雪芹,以抬高自己舞文弄墨的身份。

敦诚和裕瑞、张宜泉对曹雪芹的记录也是矛盾重重,比如雪芹相貌,敦诚诗《挽曹雪芹》说:“四十萧然太瘦生”,裕瑞《枣窗闲笔》却说:“其人身胖头广而色黑”。敦诚诗《挽曹雪芹》说:“四十年华付杳冥”,张宜泉诗《伤芹溪居士》说:“年未五旬而卒”,二人表述的年龄差距近十岁。

最最重要的是,在这几个所谓曹雪芹密友文集中,均未出现一首曹雪芹诗词,周某竟然说“从敦诚敦敏和曹雪芹往来唱和的诗作”证明曹雪芹是有来处的,是不是应该请周某某拿出曹雪芹唱和敦诚兄弟的诗,让天下人不至耻笑这种信口开河吧!这兄弟俩从未对《红楼梦》的写作背景及作者是否著书完成作评论,正常逻辑思维的人,是不会相信凭此就能断定曹雪芹其人其事。从《红楼梦》作者美学修养判断,作者不仅爱美,生活上也会非常讲究。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作品,只为能传世,不仅隐去真事,作者还署上一个假名,这是一种超强隐忍内敛性格的人。绝对不可能是敦诚诗中写的那个不拘小节、高谈阔论、把酒豪饮的虎门捻蚤、无所顾及的邋遢大王。

我们今天看到的甲戌本脂批,永忠及敦敏的圈子里肯定无人知晓,在敦敏兄弟诗中四十而逝才能立住脚。胡适的发现其实是对敦敏兄弟讹传的有力打击,而今红学家们却歪曲事实、断章取义,信口开河,将读者往沟里带,还道貌岸然的指责他人对曹学的批判。

考证派断章取义人尽皆知,在楔子中除“曹雪芹”外,还有“孔梅溪”和“吴玉峰”,这二人其实不用考证学术界也都心知肚明,东鲁孔梅溪指的是山东的孔尚任,吴玉峰指的是诗人吴雯。从考证的削足适履,到“证据链”的断章取义,再到曹霑遗物造假贩假,一帮曹学混子真是手段高明,花样用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曹雪芹是如何出笼的?
《红楼梦》作者之谜
《红楼梦考证》:百年新红学的开山之作,竟然漏洞百出
“胭脂斋”,让《红楼梦》的作者是谁大白天下
袁枚读《红楼梦》
百年红学之最大谎言作者曹雪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