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海江老师做客FM934讲解磁山文化

云南、港澳旅游详情点这里

“国学使者杯”圆梦主题征文活动盛大开幕啦!

有文采,你就来——文字友情QQ部落兼职编辑招聘启事

http://share.qingting.fm/channels/5022474/from/20170120190000/to/20170120200000

点开上方网址,也可收听

关于作者:张海江:情系磁山,无悔人生

【前言】

1月20日,河北省武安市磁山文化博物馆馆长张海江做客FM934武安市旅游音乐广播,为广大听众讲解了磁山文化。

 欢迎收看~

     《时光音符》周五特别节目《三百六十行》开场白

哈喽,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

又是晚上7点钟了,感谢大家锁定我们FM934旅游音乐广播,正在为大家直播的是《时光音符 》。

今天是周五,小黎的《时光音符》迎来了第三期的特别节目《三百六十行》。光看名字,想必我们的听友知道是关于什么的,小黎会请到各行各业的嘉宾做客我们直播间。

那么今天我们请到了磁山文化研究专家、磁山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张海江。就让我们的张馆长带我们收音机前听众朋友们一起走进磁山文化吧。

如果您想参与到我们的节目当中,跟我们节目的嘉宾对话的话,可以关注到我们的微信公众号:FM934FM934,点击关注之后,在平台上直接发送您想说的话就可以了,或者您也想进入到我们的直播间找到我来。然后会看到进直播间这个选项,直接点一下就会进入到我们的直播间当中,您就可以看到其他的听众朋友们都在聊些什么了。当然了此时的路况信息,想求助的信息以及祝福的信息都可以发送过来噢~

主播:我们有请磁山文化研究专家张海江馆长来跟我们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来打个招呼吧~

张:各位听众,我叫张海江,来自磁山文化博物馆,一名土生土长的磁山人,在磁山文化博物馆工作已有十三个年头。

主播:一提到这个磁山啊,其实小黎最多的也就知道磁山大桥,因为磁山大桥好堵车嘛。

张:首先我是土生土长的磁山人,介绍一下磁山的地理位置,磁山是历史重镇,连接着三省(河北、河南、山西)两市(邯郸、武安)一矿区(峰峰矿区),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是武安、涉县、峰峰三地公路交通的咽喉要道,还是邢都公路,邯长公路、铁路,邯武峰环形公路、铁路,都在磁山交汇合通过,青兰高速公路在磁山入口,邯郸飞机场距此45公里,1小时之内便可到达,交通十分方便。青兰高速公路在磁山入口,冬天、大雾天青兰高速公路限行,造成堵车现象较多。

1.张馆长您从事磁山文化宣传研究有多久了呢?

我是从2004年中国首届武安磁山文化节前夕进入磁山文化博物馆工作,从事磁山文化宣传研究至今已有十三年了。

2.张馆长您平时的主要工作内容什么呢?

参与布展设计

研究磁山文化

宣传磁山文化

对外文化交流

      3.您刚刚说您从事磁山文化研究已经13年了,那么这13个年头里会不会觉得工作很枯燥呢?

我每天的生活很充实,当然不会觉得无聊枯燥。

 每天黎明,我从西万年村出发,沿着洺河古道,踏着坎坷、踏着泥泞,一步一步地向磁山文化遗址走来,洺河两岸遗址的台地上进行文物地层勘察与文物采集,武安、邯郸、石家庄、北京等各大图书馆、档案馆进行磁山文化考古资料查阅。

我更喜欢读经史、读哲学、读美学,在博览群书中
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把人格、风格与学养、功力有机地
融为一体,读书有一个好处啊~积真力,养真气,传真情。
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喜欢篆刻艺术。我
兴趣广泛,所以不会觉得生活多么无聊。

4.话一说回来啊,说到磁山其实小黎真的就只能从咱们微信互动平台上听众朋友们反馈过来的消息了解,因为磁山容易发生堵车的这样一个情况?从而我们听众朋友们也是调侃道说磁山是个神奇的地方,那么真实的磁山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呢?

磁山又名红山,属太行山余脉,小摩天岭终止于南洺河北岸,海拔427米,是我国著名的铁矿山之一。由于铁矿石裸露地表氧化赤铁矿及半假象赤铁矿而呈深红色,故有“红山”之称。盛产矿石,多为磁性,能引针不坠。

指南针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其始产于何地,学术界既无定论,也无争论。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判断,其产地当在武安。故此推断,武安是指南针的故乡。

磁山村,原来并不叫“磁山村”,据老人传说起初叫“庄里”或“庄上”,是由南小庄和北小庄两个小村组成,后改叫“房宋村”。为啥叫房宋村呢?因很南小庄都姓宋,北小庄建村最初叫房庄(据旧《武安县志》载,磁山房姓迁来最早。)南小庄和北小庄合起来就叫“房宋村”。不知何朝何代又将房宋村改为“虎峪村。”后来又有嫌“虎峪”二字凶猛不雅,改为“慈善村”。

为何将“慈”改为“磁”呢?因为旧社会,磁山村隶属河南省慈州武安县管辖,而磁山又有红山盛产铁矿石,其中有的铁矿石磁性强烈,能“引针不坠”。而今磁山地面卫星接受站,为什么收不到武安、邯郸电视台节目呢?手机使用也受影响?也是因为磁山村这个大磁场磁性太强所致,所以也就充分说明“慈”改“磁”的道理和理由了。

5.磁山文化简介

磁山文化,是一种以筒形直壁盂和鸟头形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分布于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地区,因最早发现于武安市磁山遗址而得名。

磁山遗址,位于磁山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6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揭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尤其农作物黍、粟和家鸡遗骸的发现,堪称远古时期的震世绝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磁山文化博物馆位于河北省南部武安市磁山村东,距武安市区17公里。磁山文化博物馆始建于1994年,新馆由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在磁山遗址旁兴建的一座以“弘扬磁山文化,展示华夏文明”为宗旨,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占地33亩,建筑面积8366平方米,磁山文化博物馆展厅,一二层为基本陈展,三层为临时展厅。基本陈列分为“惊世发现”、“文明之光”、“时代新篇”三部分,馆藏文物300件(套),运用图片、实物、模型、音像等形式,全面展示了远古时期磁山文化的文化内涵、生活奥秘和创新成就,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开创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

磁山文化博物馆展览分为“惊世发现”“文明之光”“时代新篇”三部分,采用多种展示技术手段,力争科学、准确、全面地阐释10000多年前磁山先民的生活奥秘、创新成就和文明进程,旨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振奋民族创造精神。

磁山文化遗址年代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C-14测定的数据距今约8000年,后经中国科学院地球与地质研究所用植硅体方法学对磁山文化层年代全方位分析得出结论,磁山遗址距今约10300年。考古专家鉴定:磁山文化遗址是我国北方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距今约7500-10000年,正是原始文明盛世伏羲神农时代。

磁山文化遗址发掘中发现房址、灰坑、粮窖,共出土文物5000余件,其中有石器、骨器、陶器和祭祀品。出土的陶器中配套的炊具陶盂和支架在造型上达到了审美和使用的统一;粟黍的出土,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从出土物中可以看出,家鸡的饲养,核桃的栽培,黍的种植堪称世界之最,被专家评定为磁山文化的代表,具有全国各地其它历史文化资源无可替代的奇特性。

     20世纪70年代在磁山发现的磁山文化遗址,揭示了一万多年前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的吉光片羽,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段以后的文化面貌,它下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研究的空白,使我国新石器文化遗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列和链条,为研究和探索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提供了新的重要资料,在我国新石器考古学上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堪称我国近代以来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之一。

磁山文化遗址的发现已45个春秋。但人们也许并不清楚磁山遗址从最初发现,到历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曾有一段传奇式的发现经历和漫长的考古探索过程;也不清楚磁山文化的最终确立,对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当时,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几十年来没有太大突破,对仰韶文化之前的远古文化几乎一无所知。因此,磁山遗址的意外发现及大规模考古发掘,以及大量实物遗存的面世,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和轰动,最终不仅揭开了远古磁山村落遗址的神秘面纱,也拉开了发现与探索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序幕。

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包括主楼一层中央大厅及一、二层东、西、北六个展厅,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三楼临时展厅,将来做专题展览使用,2011年10月15日正式开馆。

磁山文化博物馆是唯一以“磁山文化”命名的专题博物馆,具有其他任何博物馆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展览分为“惊世发现”、“文明之光”、“时代新篇”三部分,采用多种展示技术手段,全面展示了远古时期磁山文化的文化内涵、生活奥秘和创新成就,以及磁山农耕文明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突出地位和所起到的历史作用,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旨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展示华夏文明,振奋民族精神。

"磁山文化"的发现,向世界宣告:磁山是粟谷的发祥地,黍的起源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鸡的最早养殖地,陶器最早制作地。正是勤劳智慧的磁山先民早在一万多年前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旧时代,开创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这在中华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磁山文化——中华文明源。 

6.二十四节气与磁山文化的渊源。

2016年11月30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评论认为,二十四节气为古老中国人解决温饱、发展生产,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兴旺发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为中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

让我们去追寻二十四节气的渊源,河北的磁山文化遗址是农历的最早的发源地,二十四节气在这里形成,证明河北磁山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原始天文科技知识。

粟是一种耐旱作物,生长期短,有坚实的外稃,极耐储藏。磁山遗址中发现80多个储粟窖穴,约十万多斤,这只是通过发掘发现的一部分,而且这些粟是除人、牲畜所吃剩余之数。说明磁山先民在种植粟作物的过程中,掌握了气候的规律,按季节进行点种、管理和收获。

王祯《农书》说,一年“十二月各有其宜,先其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反时而艺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

《吕氏春秋·审时》中也提到“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有文字以来形成的物候学,,在磁山遗址窖穴十万计的粟米之间描写的非常详细。从磁山遗址大量出土的石制农具可以看出,磁山先民将山林砍倒烧光“焚而不耕”的“火耕农业”阶段,而进入“翻土耕种”的耜耕农业阶段。在生产实践中,掌握了基本栽培方法,能够大面积种植,并且有了较大收获量。储粮窖穴,库存粟谷达到14万斤,可见当时农业相当发达。

这些粟作物的种植与收获,除人为作用外,最主要的是取决于当时的气候和地理环境,虽然粟是一种耐旱作物,但它和当时冰后期最暖气候,近处有大面积森林和宽阔的水域使空气中保持着一定温度是分不开的。说明当时农业有了相当的生产能力。证实了磁山文化时期有了一套完善的历法,指导粟的播种、种植和收获,这与磁山遗址出土的占蓍草器和圭盘有着直接联系。在当时的气候、地理环境条件下,只有确定合适的种植节气,粟才能有如此大的收获量。

磁山遗址中出土了圭盘、占蓍草器两个制历划节的文物,向人们展示了八千年前磁山先民的智慧和才智,这些描述与圭卜日影极为贴切。

六、七、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磁山二街党委书记申礼成和我近十余年不断挖掘磁山文化新的内涵,在国内学术报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磁山文化与中国历法的形成”等学术观点就是由我们率先提出的。

武安市2017年在鸡年来临之际,又增加了一张新的文化旅游名片——二十四节气之乡-武安,磁山——农历最早发源地。文化的软实力将推动武安市的经济发展。

7.鸡年与磁山文化的渊源。

2017年,农历俗称丁酉年,就是鸡年。鸡是凤凰的原形,在古代众多图腾中,龙凤最为尊贵,因它每天都准时起来呼唤太阳,被称为中国人的太阳鸟,是光明与吉祥的象征。鸡是五德之禽:头有鸡冠,文也;足有鸡爪,武也;敢于战斗,勇也;见食相呼,仁也;报晓准时,信也。前两德为鸡的形象,后两德为鸡的习性,在十二生肖中,唯独鸡被誉为五德之禽。                                              

 鸡者,吉也!大吉大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心态。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养鸡历史的国度,据考古发掘,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遗址就有鸡骨遗骸出土。说明我国养鸡的历史可追溯到8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仰韶文化遗址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马家窖文化遗址等也出土了家鸡遗骨。

磁山家鸡至今仍是考古学界能肯定的最早的家鸡,磁山也是世界公认的家鸡发祥地。磁山家鸡的发现,不仅把我国传统的家畜饲养业的历史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而且无可争辩地确立了中国家鸡饲养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鸡的祖先叫“原鸡”,被驯化成家禽后,起初不是为了产蛋,而是用作司辰和食肉,鸡鸣在没有闹钟的时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几千年来,一直激励人们开拓进取,奋发向上,留下“金鸡报晓”、“闻鸡起舞”等佳话。由于“鸡”于“吉”同音,鸡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自古以来鸡一直被人们看作吉祥的象征,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咏鸡诗。毛泽东在歌颂新中国诞生时,曾引用唐代诗人李贺的“雄鸡一唱天下白”名句。画家笔下的雄鸡,羽毛艳丽,引颈高啼,朝气蓬勃,充满生机。

人们爱鸡,用文艺作品来歌颂鸡的美德。历代咏鸡的诗歌很多,其中大概以唐代诗人李贺最有气魄:“雄鸡一唱天下白”。传说古代有一种“天鸡”,每当日出时,“天鸡”就开始啼叫,于是五洲四海的鸡跟着啼叫。因而李白有歌颂“天海”的诗句“半壁见海回,空中闻天鸡。”……让我们在有着八千年文化底蕴的磁山沃土上,鸡年探源,去探寻有关鸡的奥秘。磁山文化真诚与您有约,磁山文化博物馆欢迎您。

今天呢特别开心也非常感谢我们磁山山文化研究专家,武安市磁山文化馆张海江副馆长带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呢一起了解了磁山文化。

黎:张馆长,非常感谢您今天做客我们直播间,带大家来了解那么多有关磁山的文化,那么到三百六十行的最后,您对我们听众朋友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各位听众,今天是腊月廿三,是我国传统祭灶的日子,也称过小年,标志着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预祝各位听众新春快乐,鸡年大吉大利。

     今天非常高兴,在小黎的陪伴下与各位听众共同探讨磁山文化神奇魅力与文化内涵,欢迎各位听众来磁山文化博物馆参观游览。磁山不光有磁山文化博物馆,磁山文化发祥于磁山二街,磁山二街是新时期党组织的一面旗帜,走进磁山二街,你会陶醉于“磁山文化弥久远,湖光山色惹人爱”的氛围。村里有健身中心、音乐喷泉、小桥流水、名贵花木,再配以当地果树、处处硕果累累、鸟语花香,不愧是闻名冀南的花园式村庄。依托有着万年历史积淀的“磁山文化”和普陀湖佛教文化园、广福寺、广生庙等旅游资源,建成了可容纳2000人的磁山二街文化艺术中心、杏林文化湿地公园等旅游配套设施。

收音机前的听众可以随时去磁山文化博物馆找我,我会带着大家一起领略我们武安磁山的文化。磁山文化真诚与您有约。

黎:再次感谢我们张海江馆长。也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期的《三百六十行》。不知道收音机前的您是从事哪个行业的呢?无论您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邀请有表达欲望的您来到直播间当中诉说您的职业。微博告诉小黎。

作者简介

从洺河水畔走来的磁山才子




这么好的油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磁山遗址
闲话容城上坡遗址
磁山遗址研究重大进展 河北武安磁山文化上溯到1万年前
磁山:农耕文明里程碑,考古发现约14万斤炭化粟
【磁山文化遗址调查报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邯郸 武安磁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