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浒 | 强悍的艺术——汉画像石艺术及其拓片鉴赏

朱浒——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导师

1// 个人简介

朱浒

1983年生

江苏徐州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后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论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

中国汉画学会会员

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会员

上海市钱币学会会员

现任全国钱币收藏博览会主席团成员

中国收藏家协会钱币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成员

《中国美术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钱币》杂志外审专家

2// 主要成就

《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

《大象有形,垂鼻辚囷——汉代中外交流视野中的象图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第6期。

《历史真实与异域想象——汉代胡人图像札记》,《读书》,2016年第10期。

《“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论坛”会议纪实》,载《中国美术研究》(第19期),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西夏文银牌“内宿首领”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宁夏首次出土篆书乾祐元宝》,《中国钱币》,2016年第1期。

《宁夏出土梵文脱佛铜制擦擦范研究》,载《中国美术研究》(第17期),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西印度佛教石窟艺术刍议》,《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6期。

《西看佛树几千秋》,《读书》,2015年第10期。

《论敦煌艺术中南朝因素的来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0期。

《山东滕州新发现佛教内容汉画像石的初步研究》,《中原文物》,2015年第10期。

《北朝器物中的域外设计因素:以胡人形象为中心》,《装饰》,2015年第10期。

《西夏文银牌“内宿首领”考释》,《常熟文博》,2015年第2期。

《胡貌异征:魏晋南北朝考古图像中的胡人外貌》,载《形象史学研究》(2015上),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传承与分立: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中所见胡人形象》,载《形象史学研究》(2014),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夷歌成章,胡人遥集”——从<职贡图>看南朝胡人图像与政治的关系》,《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5年第1期。

《六朝胡俑的图像学研究》,载《中国美术研究》(第13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贵霜钱币研究》(译稿),载《中国美术研究》(第12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宁夏发现西夏文钱币“番国宝钱”》,《中国钱币》,2014年第4期。

《“胡人礼佛”模式与汉代佛教图像的本土化进程》,载《形象史学研究》(2013),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房中”与升仙——汉代“容成”及其图像考》,《中国典籍与文化》,2014年第2期。

《金银乾道的版别杂谈》,《常熟文博》,2014年第1期。

《汉画像胡汉战争图的叙事性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3年第3期。

《东汉徐州汉画中的佛教问题新探》,载《中国美术研究》(第8辑),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汉画像中胡人图像的宗教意义》,《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6期。

《从孟买到金奈——南印度佛教美术遗迹考察笔记》,《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2期。

《山东地区汉代胡人石像研究》,《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第1期。

《“大观通宝”旋读折三银钱考》,《中国钱币》,2013年第5期。

《汉画像“贵霜人”形象初探》,《文艺研究》,2012年第2期。

《徐州出土薛道衡制文隋代刘弘墓志考释及研究》,《文献》,2012年第1期。

《“取样研究”中国古代钱币十年市场》,《艺术市场》,2011年第3期。

3// 代表作品

《刘弘墓志》

《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

《石上风华——徐州新见汉画像石拓片选 》

《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

《大象有形,垂鼻辚囷——汉代中外交流视野中的象图像研究》

《历史真实与异域想象——汉代胡人图像札记》,

《“当代中国画学术与创作论坛”会议纪实》

《西夏文银牌“内宿首领”考释》

《宁夏首次出土篆书乾祐元宝》

《宁夏出土梵文脱佛铜制擦擦范研究》

《西印度佛教石窟艺术刍议》

《西看佛树几千秋》

《论敦煌艺术中南朝因素的来源》

《山东滕州新发现佛教内容汉画像石的初步研究》

《北朝器物中的域外设计因素:以胡人形象为中心》

《西夏文银牌“内宿首领”考释》

《胡貌异征:魏晋南北朝考古图像中的胡人外貌》

国家艺术基金——讲座 | 强悍的艺术——汉画像石艺术及其拓片鉴赏

01讲座题目

《强悍的艺术——汉画像石艺术及其拓片鉴赏》

02主讲人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美术史论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生导师 朱浒

03讲座时间

2021年12月25日 下午14:30

04讲座地点

美术学院三楼会议室

05讲座内容

2021年12月25日下午,“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组为了让学员们对汉画像能够从整体上有更加深入的了解,特别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市曙光学者 朱浒教授,在美术学院三楼会议室为学员们讲授了《强悍的艺术——汉画像艺术及其拓片鉴赏》的主题讲座。“传古拓今”金石拓创新应用人才培养项目组部分导师及全体学员们参加此次讲座。

朱浒老师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汉画像石进行讲述:首先是汉画像的析义,对“汉画”一词进行了阐述,汉画像石与汉画像砖是构成汉画像的主要内容。汉画像石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汉画像砖是一种表面有模印、彩绘或雕刻图像的建筑用砖。汉画像有着丰富的象征形式,是我们了解汉文化最直接、最直观的渠道。其次,讲述了汉画像石的载体分为墓葬、祠堂、汉碑、汉阙四种,并且逐一举图例展示,如:沂南北寨村画像石墓、武氏祠堂、黄石汉碑、雅安高颐阙等,使得学员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汉画像的呈现形式。

其次,通过汉画像石的密集程度划分的五大区域和近些年可能出现的第六大区域,讲述了各区域画像石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对汉画像石所表现的主要内容以及所蕴含的寓意分类进行了解读,如神异类、历史故事类、世俗生活类、社会思潮类。使得学员们对汉画像石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容有了全新的认识。

讲座最后朱浒老师与学员们亲切互动交流并合影留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浒:历史真实与异域想象——汉代胡人图像札记
庞政:汉代“凤鸟献药”图像试探
贺西林 | 胡风与汉尚 ——北周入华中亚人画像石葬具的视觉传统与文化记忆
新书推介|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
佳作共赏 | 鸿荒朴略,焕炳可观——傅惜华《汉代画象全集》初编、二编
鉴赏|汉画像的奇幻世界|汉画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