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纳粹同行:海德格尔的“国师梦”

摘要:

一个头脑那么聪敏的哲学家,为什么竟然崇拜希特勒,并愿意为他效劳?海德格尔为自己辩护:他想成为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引导希特勒走上正路。不过,事实证明,通过思想驾驭野蛮,不过是自欺欺人。因为独裁者只需要奴才,不需要“帝王师”。为了空幻的“帝王师”,海德格尔竟然和纳粹成为“同行人”,这是德国哲学之耻,也是海德格尔至死洗刷不掉的的人生之耻。

本文授权转自川上人曰

1933年4月7日是人类教育与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黑暗的日子。当天,担任德国总理两个多月的希特勒颁布《重设公职人员法》,宣布解聘所有与纳粹主义原则不相符合的公职人员。很快,德国境内就掀起了一场对德国公职人员的“一体化”运动。在大学校园中,“一体化”运动则演化为一场驱逐有犹太血统、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的“文化清洗运动”。

就在《重设公职人员法》出台的当天,位于德国西南边陲的弗莱堡大学中的纳粹分子就立即行动起来。这所大学成立于1457年,不但是德国最为古老的大学之一,而且久负盛名,但是纳粹的喧嚣与骚动也进入安静的校园。该校的纳粹大学生张贴海报宣布:“我们最危险的对手是犹太人以及雇佣他们的人。犹太人只会有犹太人的想法,当他们自称为'德国人’的时候,他们肯定在说谎!”这种赤裸裸的反犹主义,让具有民主思想的校长默伦多夫非常愤怒。他命令将这些海报除去,结果自己却被纳粹德国教育部长撤职,取而代之的是著名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

当时海德格尔44岁,已经是德国哲学界的翘楚。6年前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为他赢得了巨大声誉。他自称是“非政治人士”,一直埋头忙于创造自己的哲学——存在主义,可是他也关注着时局与国家的走向。海德格尔不满于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形成的以“个人”为出发点的各种原则,比自由市场经济、政治代议制、法律对个人自由的保护等。这与 “反现代主义”的纳粹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海德格尔觉得可以与之合作。不过,他认为纳粹思想太肤浅,应该用自己的更有哲理和历史深度的思想改造提升之,以完成历史赋予德国人民拯救西方文明于颓败的使命。他给朋友的一封里透露,自己渴望“在新进展中扮演一个积极角色”。

就是怀着这种 “帝王师”的心态,毫无行政经验的海德格尔欣然接受任命,成为弗莱堡大学在纳粹时代里的第一位校长。在正式就职前七天,他专门给给希特勒拍去的电报,“恭敬地请求延期批准德国大学联合会的委员会,直到按照'一体化’目标改造了此联合会。”

1933年5月1日,海德格尔正式加入纳粹党,成为党员编号是3125894。上台伊始,希特勒就将5月1日定为德意志民族的劳动节。显然,海德格尔选择这一天并非巧合,而是谋划已久。事实上,弗莱堡的纳粹主义教授们在4月初就考虑过入党日期,海德格尔成了这些教授们的代言人。纳粹党报充分利用他的名人效应。南徳的纳粹党报就赞誉他是当代德国人的思想领袖,说从他加入纳粹党的举动中“看到了比迄今为止所实现的革命及其力量还深刻的意义”,“海德格尔以其高度的责任感,以其对德国民族的命运和前途的关系,站在这个伟大的运动中”。他被选为校长同样意义重大,因为在当时的教育界,缺乏一位不仅仅是因为挂上了纳粹党章,还因为具有学术成就而担任大学校长的人。


5月27日,弗赖堡大学举行校长就职典礼。会场升起纳粹国旗,与会者同唱纳粹党歌,其间伴随着行纳粹礼。一位在场者看到,海德格尔“像一个陶醉的人一样,放射着某种威胁性的光芒” 。他发表就职演说《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宣称“学术自由将不再是德国大学生活的准则,因为这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它只起消极作用。它意味着缺乏关怀、观点武断、主观倾向性明显、行事首鼠两端……”

他说,时代要求大学在德意志民族中寻找精神支柱,在德意志民族此时正履行的历史使命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德国学生正在做开路先锋。他动情地赞颂纳粹党,称它可以实现德国人振兴自己国家的梦想。他立誓忠于元首希特勒,吹捧希特勒是德意志民族和德意志国家的救星。这个演说引起轰动,赢得纳粹党报的多次赞扬,在纳粹时期作为单行本出版过两次。在典礼结束时,他和与会者齐唱纳粹的歌曲,唱毕举起右手,高喊“希特勒万岁!”

希特勒

入党9天后,也就是在正式就任校长之前,海德格尔给弗赖堡大学所在的巴登州府文化部的高校负责人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决心——

我衷心地感谢您对我加入党组织的祝贺。现在,我们必须对知识分子进行全面的新民族政治思想征服。这将是一场艰苦的战斗。胜利万岁!


“征服”的第一步,就是铁面无情地解雇犹太教师。海德格尔的女弟子、年轻编外讲师汉娜·阿伦特在流亡巴黎后还专门写信给他,抱怨他对他的犹太同事和同学表现出日益增长的敌意,并谴责他对民族社会主义的公开支持。虽然海德格尔立即否定了阿作特的所有指控,但事实上,在海德格尔治下,弗赖堡大学的犹太师生遭到迫害。


海德格尔的反犹主义思想是无可否认的。当一位学者申请参加“哥廷根国家社会主义教师同盟”时,海德格尔还给该组织写信,建议不要接受申请,理由是该学者与犹太人“建立了密切关系”。他和学者雅斯贝尔斯是好友,时常来往,可是1933年后,他再也没有去这位老朋友家拜访,因为对方的妻子是犹太人。更决绝的是,海德格尔在当上弗莱堡大学校长之后,与自己的恩师胡塞尔教授中断了关系,而且禁止这位学术大师、现象学创始人使用弗赖堡大学和系的图书馆。甚至在恩师病重时,他也没有去看望,没有出席葬礼。在《存在与时间》重印时,他故意将原书中献给胡塞尔的题词去掉。要知道,胡塞尔不但在思想上深刻影响了海德格尔,而且一直照顾和奖掖他。在书信中,海德格尔称呼胡塞尔是“如父亲般的朋友”。1928年胡塞尔退休后,就推荐海德格尔继承自己在弗赖堡大学的哲学教席。

师生之间固然有恩怨,但是胡塞尔教授的犹太人身份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胡塞尔对学生大失所望,他写道:“唯有未来可以对此作出评判:在1933年,何处是真正的德国,谁是真正的德国人——是那些赞同如今大行其道的、或多或少带有唯物主义虚无感的种族偏见的人,还是那些心地纯良、思想纯正的德国人,即德国伟大先贤的传人,他们尊重并传承着先贤的传统。”


作为一校之长,海德格尔号召学生,要“忘记过去的魏玛民主,追随新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元首,唯有元首本人,才是现在与未来的德国现实,以及德国的法律。”在学生面前,这位哲学家吹捧希特勒说:“不要让任何学说和规念成为你们存在的准则。元首本人,而且只有他本人才是当前和未来的德国现实和法则。”他声称,大学“必须从帝国的生存意志中规定其任务”。他在《弗赖堡大学报》发表文章文章提出,“意志和思想的所有力量,心灵和身体的全部力量,都是经过斗争才施展开来,也只有透过斗争才能往上提升,总之,所有这些力量都是为斗争而储备”。

在他的鼓励下,弗赖堡大学的大学生组织舆论战,批评观点不合时宜的教授,在课堂上成群结队地捣乱,带领小分队突袭教授住宅;后来他们进一步“夺权”,要求正式参与大学教授的选聘事务,还打算将“非日耳曼”教授的出版物钉在颈手枷上。1933年5月,德国学生在全国19座大学城内掀起了“打倒非日耳曼精神”的焚书行动,弗赖堡大学当然也在其中。当年秋天,海德格尔还带领960个教授公开宣誓支持希特勒政权。

F书运动

为了配合纳粹的洗脑,海德格尔竭力促使大学以种族—民族主义为弗赖堡大学的新发展方向,支持学生参加军事体育训练,并且训练由学生和教师组成的“知识界阵营”。显然,这样的改革计划是非常具有政治意义,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就是,“学生的意志和人的意志都必须随时准备用来斗争。”当时的弗莱堡大学深受保守派以及自由派学者的影响,校园里非常反感纳粹主义,甚至有时候成为严厉抨击纳粹主义的前沿阵地。为了削弱师生们的反对,海德格尔排斥犹太教师之后,重用纳粹党员。他任命自己的政治盟友、刑法学家艾里克·沃尔夫担任法学院的院长。沃尔夫是一个纳粹党员,年仅三十一岁,学力声望都无以服众,因此受到了许多师生的反对。沃尔夫提出辞呈,却被海德格尔拒绝。1933年12月20日,海德格尔向全校师生宣布:从我接手大学校长职务的第一天起,确定的基调和原本要逐步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纳粹主义国家的发展和纳粹主义国家的需要根本性地改变学术教育。


海德格尔野心勃勃,膨胀到试图与志趣相投的其他大学校长合作,从而成为全国大学体系中的领军人物。他奔走在莱比锡、海德堡和蒂宾根等地,积极从事政治宣传活动,参与旨在贯彻领袖精神的高等教育改革。他在演讲中抱怨“民族革命”尚未触及多数大学,鼓励海德堡大学的纳粹学生发动一场激烈的运动,驱逐校长。但是这位哲学家毫无政治经验,很快就陷入大学里的人事矛盾之中,排解无力,甚至遭到纳粹学生的嘲笑,认为这位校长不过是一个空想家而已。大多数教授也对他那种凌人的气势不满意,急不可待地等待他的下台。


实际上,纳粹党对于海德格尔也并不重视,因为他的哲学太过抽象难懂,似乎用处不大。到1933年年底,海德格尔已经明白,改革大学的计划因各方面的抵制和反对,绝无实现的可能。接着,教育部坚持撤去海德格尔任命的一些非纳粹党员的学院院长,换上党员。海德格尔力拒不成,而且他发现想以自己的思想改造和“提升”纳粹绝无可能,更不可能发挥“国师”般的国家级作用,遂心灰意冷。1934年2月,他提出辞呈,并立即被接受。德国大学校长的任期通常是两年以上,海德格尔主持弗赖堡大学校政不足一年,“帝王师”的梦想就破灭了。尽管海德格尔是一个十足的“短命”校长。后来,汉娜·阿伦特为自己的老师辩护说,海德格尔尽管被极权主义运动引诱了,言行令人沮丧,但是他在纳粹运动中“只是充当了并不重要的角色”。海德格尔本人也在战后解释说,自己只是在短期内未看清纳粹运动的实质,而做了它的“同行人”。但是他积极参与刚刚成立的希特勒政权、出任大学校长、迫害犹太师生、公开向纳粹效忠等做法,为知识分子树立了一个“榜样”。由于他拥有巨大影响力,因此在德国知识界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在1945年的一份鉴定报告里,海德格尔的好友、大学者雅斯贝尔斯这样写道——

追究那些共同帮助纳粹主义站稳脚跟的人的责任是绝对必要的。海德格尔就是属于少数做了这件事的教授之一。……他们都试图在思想上走在纳粹主义运动的前列。这最终是徒劳的。他们投入了真才实学,结果却损害了德国哲学的声誉。


一个头脑那么聪敏的哲学家,为什么竟然崇拜希特勒,并愿意为他效劳?面对“清算纳粹委员会”,海德格尔这样为自己辩护:他相信希特勒经过发展会超出他的党和他的原则的局限,运动可以被导向另外的轨道。换句话说,他想成为柏拉图所说的“哲学王”,引导希特勒走上正路。不过,事实证明,通过思想驾驭野蛮,不过是一种欺骗和自我欺骗。为了空幻的“帝王师”,海德格尔竟然和纳粹成为“同行人”,这是德国哲学之耻,也是海德格尔至死洗刷不掉的的人生之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德格尔的哲学故事!
1976年5月26日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逝世|海德格尔|逝世
弗莱堡大学,现象学哲学的起源地
为什么海德格尔会成为纳粹党的一分子?(2)
向纳粹低头的德国哲学大师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与纳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