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增肥家暴尿裤子,这部R级新片要冲奥斯卡!

嗯哼,爱体育的巴塞君又上线了。


以往大家看到的体育题材传记片,一般都是聚焦传奇人物、超级巨星,再不济也是成就非凡的争议性人物。


但在今年颁奖季,居然有这样一部描写负面人物的传记电影,拿了不少影评人协会的大奖,还被金球奖提名女主女配。


它就是婊气冲天的——


《老娘,托尼亚》

(自译名,比什么《我,花样女王》强多了)

I,Tonya



别的先不说,主角,小丑女——玛格特·风情万种·罗比


印象中,她在《华尔街之狼》让小李子拜倒在石榴裙下,性感到无可救药。



在本片中,为了饰演托尼亚·哈丁,她变成了这样.....



Emm...土是土了点,底子还是在的。


旁边那位,男主角,冬兵,塞巴斯蒂安·小胡子·斯坦。饰演托尼亚的丈夫,杰夫


本来以为小丑女&冬兵已经够撑场了,没想到还来了个演技Bug。



艾莉森·珍妮,两届艾美奖最佳女配角得主。片中饰演哈丁母亲一角,为她拿下了10几个影评人协会的最佳女配角奖。


巴塞君看完以上几位的表演,真想单方面宣布她们获得奥斯卡提名。


影片聚焦在了花滑史上最大的一起丑闻 —— 托尼亚·哈丁买凶伤人事件



1994年冬奥会前夕,美国底特律的滑冰训练场休息区传来一声痛苦的惊叫。


托尼亚的队友,素有“冰上公主”美誉的南茜·克里根遭到陌生男子袭击,她的膝盖被凶手的铁棍狠狠中伤,瘫倒在地。


被袭后,南茜只连声高喊一句话:“Why?Why?”


这句话当时还被美国《新闻周刊》作为报道袭击事件的封面


奥运会在即,针对优秀运动员的恶意伤害事件引起了轩然大波。FBI很快调查到,该名伤人的男子受托尼亚·哈丁的前夫指使,于是大多数人怀疑,与克里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的托尼亚是幕后主谋。

然而,《我,托尼亚》却给出了另一个答案。


托尼亚·哈丁,曾在93年一场比赛之前,收到死亡威胁信。对方声称:“如果今天哈丁敢上场的话,她的背上会挨一子弹。”


顶级花滑运动员之间,背地里使坏的情况很多见,但死亡威胁还是很过分的,哈丁受到了惊吓,没敢上场比赛。



哈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了此事的困扰,无法正常地训练和比赛。


他的丈夫杰夫看不下去,于是和妻子商量,向她最大的竞争对手南茜·克里根,也投出威胁信。


但杰夫的好基友肖恩显然是一个猪队友,他擅自买凶伤人,打碎了南茜的膝盖。



哈丁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至少在影片中是这样),背上了这口黑锅。


美国最优秀的女运动员不能参加冬奥会,民众总需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加上托尼亚本身的人设就不讨好(后面会提到),一时间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冬奥会结束之后,托尼亚以妨碍司法公正罪,被判处终身禁赛、3年缓刑和500个小时的公益劳动和16万美元的罚款。之后,她转行去做了女拳击手,在与对手真切的搏杀中谋生。



为什么这个看似无辜的女人会因为一个污点,毁掉整个职业生涯?


这还要从托尼亚的身世和经历开始讲起。





01

 老娘、少女、痞子 

woman,girl,ruffian





托尼亚·哈丁,花样滑冰天才少女,4岁就拿下了第一个冠军。


12岁,她就能完成基本的三周跳。(我们12岁的时候只能在冰上摔成狗吃屎。)



但她的童年并不幸福,倒不是因为训练艰苦,而是因为母亲的“野蛮教育”


老娘是个非常粗鲁的中年女人,在小哈丁面前抽烟、酗酒、爆粗口,毫不忌讳。


她从不鼓励自己的女儿,动手就是她最擅长的教育方式。



有一次哈丁在学校被欺负,老娘教唆她往那个人的牛奶里吐口水报复。


还有这样的妈?


有其母必有其女,在老娘的言传身教下,长大后的哈丁行事作风粗犷,性格暴戾,脏话满天飞



也许是从小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她对爱的渴求比其他人更加强烈。


于是在遇到痞子男友杰夫之后,她像飞蛾扑火一样,奋不顾身地爱上了这个小胡子。


早恋、干柴烈火、闪婚,托尼亚感受到被爱着的愉悦。


然而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再次灵验,婚后没多久,杰夫开始对托尼亚家暴



起太早、吃太挑、话太多,任何微小的矛盾都能成为动手的理由。


但托尼亚说:“我妈也打我,但她是爱我的。”她相信杰夫也是。


对爱的执迷和依赖,让托尼亚伤痕累累地过活。



父母离异,家教缺失,忍辱负重,卑微痛爱。


托尼亚,一个不被命运眷顾的女孩。






02

 跃起、跌倒 

rise,fall





虽然老娘很粗暴,但她把打工的钱全部投入在了哈丁的花滑训练上。在她眼里,女儿没有哪一件事是做得好的,除了花滑。


哈丁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1991年,20岁的她拿下全美锦标赛冠军,并成为第一个完成阿克谢尔三周半跳的美国女性


阿克谢尔三周半,是女子花样滑冰中难度系数最高的一个动作。对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并且脚踝承担的压力极大,连尝试都需要勇气,更别说完成。



托尼亚,这个粗鲁、离经叛道的少女,靠着这个动作一下子成为了美国女子第一人。


业界马上传来不满的声音:“这个狂野的女孩,就是我们的花滑冠军么?”



登高跌重,用这个词来形容1992年的哈丁再适合不过了。


当年的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哈丁再次尝试阿克谢尔三周半,出现了重大失误,最后仅获得第四名,与奖牌失之交臂。


在体育届,唯奖牌论是非常现实的问题,第四名的成绩,并不能带给哈丁多大帮助。加之她自身雷厉风行的性格得罪了很多人,包括美国花滑协会,在奥运会后,她失去了所有赞助,和训练的机会。


南茜拿下了那届的铜牌


然而冬奥会的改制,再次唤醒了哈丁争夺金牌的渴望。1986年,国际奥委会做出决定,从1994年开始,冬奥会与夏奥会的举办时间错开,相隔两年举办一次,以增加冬奥会的关注度。


所以在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冬奥会后,仅仅等待了两年,1994年又将会迎来挪威利勒哈默尔冬奥会。


哈丁在前教练的赏识下拿到了复出的机会,她努力训练、参加各种巡回赛。


她的转体跳跃依旧非常漂亮,却总是得不到理想的分数。



花样滑冰是打分项目,她知道,问题出在那些对她有成见的裁判。


一次,她偶遇一个打分裁判,聊起了这个问题:“我知道你们对我有成见,但我每一次落地都没问题,为什么分这么低?”


这位裁判的回答引人深思:



你抽烟、爆粗、婊里婊气,不是我们想要树立的那种形象。


再优秀,也无济于事。


“为什么不能只和花滑有关呢?”








03

东窗事发

that accident





1994年,美国滑联决定推选奥运会之前的全美锦标赛冠亚军,代表美国去参加奥运会。


哈丁最大的竞争对手南茜,就因为前面提到的那起恶性事件缺席。哈丁艳压群芳,拿到冬奥会参赛资格。


赛后,如洪水般涌来的不是祝贺,而是质疑道德谴责



各路媒体成天堵在她家门口,骚扰她的母亲、朋友;或是堵在滑冰场,干扰她的正常训练。


他们提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托尼亚,说出真相吧。”


无论托尼亚怎样公开声明自己对袭击完全不知情,大家总想从她这得到那个答案:你是婊子。



另一端,FBI在收集足够的证据试图将哈丁从奥运会大名单中移除。


而随着南茜的伤愈回归,美国滑联破例给了她参加奥运的机会。各路媒体又开始为“托尼亚vs南茜”的争议大对决造势,FBI为了不影响运动员备战,也暂停了调查。


纽约时报当时用“Fire on Ice”来形容这场被罪案所粉饰的对决


可以想见,此时“里外不是人”的托尼亚·哈丁,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心理压力。


在那场比赛上场前,她在更衣室流下了苦涩的泪。


玛格特·罗比这段奥斯卡级别的表演,深深戳中了这个角色内心最痛苦纠结的那个部分,不得不让我联想到娜塔莉·波特曼在《黑天鹅》最后上场前那段强悍的内心戏。



意外突然出现,在比赛一开始,托尼亚就边滑边哭,最后实在控制不了情绪停了下来。


原来在上场前,托尼亚的滑冰鞋鞋带突然断裂,为了赶场,她穿着坏了的冰鞋踏上赛场,却无法完成指定的动作。


她伤心地滑到裁判面前,于是就有了她抬起腿把冰鞋向裁判展示的经典一幕。



虽然托尼亚得到了重滑的机会,但情绪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终只获得了第八名。


而谁又能肯定,那双冰鞋,不是被南茜指使的人做了手脚。






04

 有真相吗?

Truth?





不知道最近大家有没有被一个泰国警示短片《用智慧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事》刷屏,片中看起来处处作恶的老板娘,实际上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愿意向困难群体伸出援手的好心人。



《用智慧看见那些看不见的事》


而那些键盘侠,永远是不顾后果地喷喷喷,完全不去想想事情背后的原委。


他们愿意相信的,才是真相。


《我,托尼亚》也告诉我们,真相,往往臣服于人性。


影片各种打破“第四面墙”的叙述方式,很荒谬,也很疯狂,整体看上去更像是一台黑色喜剧。这其实就是在向观众对话,你们在不知不觉间,可能彻底毁了一个人。



网络暴力时代,一个污点往往能完全定义个体的全部。


这一秒被爱,下一秒就被恨。


托尼亚的人生就像滑冰一样,起跳了、跌倒了、失败了,再爬起来,虽然能继续前行,但总得不到高分。


她的家教、行径让她被刻板地定义为“坏女孩”,这不仅限制了她的发展,还在恶性事件发生时,成为众矢之的。



大家不会责怪白雪公主,只会咒骂恶毒皇后。


就像影片最后,托尼亚脑中的影像在阿克谢尔三周跳的美好与拳击搏杀的残酷间来回切换,她总结出这么一句话:


“在美国,大家需要一个人去爱,但更需要一个人去恨。那些恨我的人总是说,托尼亚,说出真相吧。但并没有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相。”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说,真相,往往是血淋淋的。


◎责任编辑:局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可以不看冬奥 却不可不知这件花滑史上的最大丑闻
豆瓣8.0,残忍又带劲的传记片,打翻鸡汤告诉世人一个残酷道理
疯狂增肥,小丑女奉上了一部8.1分的惊艳新作!
奥斯卡点评之《我,花样女王》:一个天才的诞生与毁灭
《我,托尼娅》:她墙倒众人推的样子,看着很眼熟啊
真相是终极颠覆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