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外科学——瘾疹、牛皮癣、白疕

1、 患者,女,24岁。因吃海鲜引发周身风团,瘙痒较甚,迅速消退,不留痕迹,以后又不断成批发生,时隐时现,皮疹色赤,遇热加剧,舌苔薄黄,脉浮数。内治应首选
A、 麻黄桂枝各半汤
B、 桂枝汤
C、 消风散
D、 防风通圣散
E、 玉屏风散

2、 药毒重复用药时间
A、6小时
B、12小时   
C、18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3、 患者,男,31岁。颈项部皮肤增厚,干燥,瘙痒较剧,情绪波动时,瘙痒随之加剧,部分皮肤因反复搔抓形成苔藓样变化。其诊断是
A、 接触性皮炎
B、 牛皮癣
C、 白疕
D、 慢性湿疮
E、 紫白癜风
 
4、 患者,男,33岁,患疕,发病较久,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干,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其治法是
A、 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B、 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C、 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D、 养血滋阴,润肤熄风
E、 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5、 患者,男,25岁,头发干枯脱落,头皮瘙痒,头屑多,头面部皮肤干燥脱屑,并见淡红色斑片,伴口干便秘,舌红,苔薄白,脉细数,其证是
A、 火毒炽盛证
B、 湿毒蕴阳证
C、 气血两虚证
D、 气血瘀滞证
E、 血虚风燥证
 

答案与解析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瘾疹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表现为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红色或白色风团,境界清楚,一般迅速消退,不留痕迹,以后不断成批出现,时隐时现。患者因进食海鲜后出现瘾疹,其皮疹色赤,遇热加剧,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消风散,消风散尤善于治疗瘾疹、湿疹、疥疮风湿夹热证(C对)。麻黄桂枝各半汤适用于风寒束表证的瘾疹(A错)。桂枝汤善于治疗风寒表虚证,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苔白,脉浮缓等(B错)。防风通圣散功能解表通里,适用于胃肠湿热证的瘾疹(D错)。玉屏风散适用于表虚自汗证,症见汗出恶风、面色㿠白,舌淡苔白,脉浮虚等(E错)。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药毒有一定的潜伏期,第一次发病多在用药后5~20天内,重复用药常在24小时内发生,短者甚至在用药后瞬间或数分钟内发生(D对)。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牛皮癣,是一种皮肤状如牛项之皮,厚且坚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神经性皮炎,本病例项部皮肤增厚,干燥,瘙痒,与情绪相关,可形成苔藓样变化,皮损特点与之相符,故诊断牛皮癣(B对)。接触性皮炎是指因皮肤或黏膜接触某些外界物质所引起的皮肤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其特点是发病前均有明显的接触某种物质的病史,皮疹一般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出等,一个时期内以某一种皮损为主,本病例皮损特点与之不符(A错)。白疕,因其'肤如疹疥,色白而痒,搔起皮疹’而得名,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银屑病,其特点是:在红斑上有松散的银白色鳞屑,抓之有薄膜及露水珠样出血点,本病例皮损特点与之不符(C错)。湿疮,是一种过敏性炎症性皮肤病,相当于西医的湿疹,其特点是:皮损对称分布,多形损害,剧烈瘙痒,有渗出倾向,反复发作,易呈慢性,慢性湿疮以苔癣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本病例皮损特点与之不符(D错)。紫白癜风,因病变处损害以紫斑、白斑而得名,又因夏季出汗后皮疹明显,俗称汗斑,相当于西医的花斑癣,其特点是初起皮肤上出现豌豆之蚕豆大小的斑片,色淡红或赤紫,继则游走成片,上有细小糠秕状鳞屑,刮之更明显,微微发亮,将愈时呈灰白色斑片,好发于颈侧、胸背、肩胛、腋窝,下部躯干、乳下、会阴等处,冬轻夏重,本病例皮疹特点与之不符(E错)。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该患者其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可诊断为白疕;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符合血虚的表现,故辨为血虚风燥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为白疕火毒炽盛证的治法(A错)。清利湿热,解毒通络为白疕湿毒蕴阻证的治法(B错)。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为白疕气滞血瘀证的治法(C错)。养血滋阴,润肤熄风为白疕血虚风燥证的治法(D对)。清热凉血,解毒消斑为白疕血热内蕴证的治法(E错)。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题中所述患者发干枯脱落,头皮瘙痒,头屑多,头面部皮肤干燥脱屑,并见淡红色斑片,辨为白疕;根据“口干便秘,舌红,苔薄白,脉细数”,辨证为血虚风燥证(E对)。
 
 

细目十四

瘾疹

要点一 瘾疹的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卫外不固,风邪乘虚侵袭所致;或表虚不固,风寒、风热外袭,客于肌表,致使营卫失调而发;或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厚。或肠道寄生虫,使肠胃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毛腠理之间而发。此外,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肝肾不足,血虚生风生燥,阻于肌肤也可发生。对食物、生物制品、肠道寄生虫等过敏亦发作本病。

要点二 瘾疹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一) 临床表现

1.急性荨麻疹

皮疹为大小不等的风团,色鲜红,也可为苍白色,孤立、散在或融合成片,数小时内风团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但不断有新的风团出现。病情严重者可有烦躁、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血压下降,发生过敏性休克样症状;有的可因累及胃肠道黏膜而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有的甚似急腹症,有的因食管水肿有进食困难,累及喉头黏膜时,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有高热、寒战等全身中毒症状,应注意有无严重感染的可能,大约有90%的急性荨麻疹在2~3周后症状消失,不再复发。
 
2. 慢性荨麻疹

全身症状一般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在6周以上。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病因,有约50%的患者在5年内病情减轻,约20%患者病程可长达20年以上。
 
3. 特殊类型荨麻疹
 
(1)皮肤划痕症 

亦称人工荨麻疹。用钝器划或用手搔抓皮肤后,沿着划痕发生条状隆起,并有瘙痒,不久即消退。
 
(2)寒冷性荨麻疹 

较常见。可分为家族性(较罕见)和获得性两种。好发于面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在接触冷物、冷空气、冷风或食冷物后,发生红斑、风团,有轻到中等度瘙痒。

(3)胆碱能性荨麻疹 

即小丘疹状荨麻疹。在热水浴,进食辛辣的食物、饮料、饮酒、情绪紧张、工作紧张、剧烈运动等刺激后数分钟发生风团。

(4)压迫性荨麻疹 

身体受压部位如臀部、上肢、掌拓等处受一定压力后,4~8小时,局部发生肿胀性斑块,累及真皮和皮下组织,多数有痒感,或灼痛、刺痛等。

4.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若伴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高及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增高。
 
(二) 治疗

 寻找病因,去除病因,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特殊类型者中西医结合治疗。

1.辨证论治

(1)风寒束表证

证候: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怕冷,口不渴;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痒。

方药:麻黄桂枝各半汤加减。

(2)风热犯表证

证候: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3)胃肠湿热证

证候:风团片大、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疏风解表,通腑泻热。

:防风通圣散加减。

(4)血虚风燥证

证候: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伴心烦易怒,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2.外治疗法

(1)中药熏洗 

瘙痒明显,无胸闷气憋者适用。风团红,瘙痒明显者,选用马齿苋、白鲜皮等解毒止痒中药熏洗;风团色淡白,皮肤干燥者,选用当归、茯苓、白术等健脾养血中药熏洗,每日1次。

(2)中药保留灌肠 

对于因饮食不慎而诱发者,采取苦参、黄柏等中药保留灌肠以泻浊解毒,每日1次。

3.其他疗法

(1)西药治疗

1) 急性荨麻疹

可选用1~2种抗组胺药物。严重者可短期内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发疹急骤而广泛,或喉头水肿,呼吸困难,或伴胃肠道症状,可皮下或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索,或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2) 慢性荨麻疹

应积极寻找病因,一般以抗组胺药物治疗为主,可根据风团发生的时间决定给药的时间。风团控制后,可持续服药月余,并逐渐减量。一种抗组胺药物无效时,可2~3种同时给药。
 
3) 特殊类型荨麻疹

常选用兼有抗5-羟色按、抗乙酰胆碱的抗组胺药物,或与肥大细胞膜稳定剂联合应用。
 
(2)针灸疗法

皮疹发于上半身者,取穴曲池、内关;发于下半身者,取穴血海、足三里、阴交;发于全身者,配风市、风池、大椎、大肠俞等。耳针取穴肝区、脾区、肾上腺、皮质下、神门等。

细目十五

牛皮癣

要点一 牛皮癣的皮损特点

皮损多为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剧烈瘙痒,搔抓后皮损肥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

要点二 牛皮癣的治疗


本病治疗以疏风清热、养血润燥为治则。对继发感染,应采用抗菌药物,及时控制感染。
 
1. 辨证论治

(1)肝郁化火证

证候:皮疹色红,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数。

治法:疏肝理气,清肝泻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2)风湿蕴肤证

证候:皮损呈淡褐色片状,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间尤甚;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风利湿,清热止痒。

方药:消风散加减。

(3)血虚风燥证

证候:皮损色淡或灰白,状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燥,息风止痒。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2.外治疗法

(1)肝郁化火。风湿蕴肤,用三黄洗剂外搽,每天3~4次。

(2)血虚风燥。外用油膏加热烘疗法,局部涂油膏后,热烘10~20次,烘后可将所涂药膏擦去,每天1次,4周为1疗程。

(3)羊蹄根散,醋调搽患处,每天1~2次。

(4)醋泡鸡蛋,以醋泡过鸡蛋的蛋黄与蛋白搅匀,用棉棒或棉球蘸其液外搽数次。

(5)皮损浸润肥厚剧痒者,外用核桃枝或叶,刀砍取汁,外搽患处,日1~2次。

细目十六

白疕

要点一 白疕(寻常型)的皮损特点


皮损初起为针头大小的丘疹,逐渐扩大为绿豆、黄豆大小的淡红色或鲜红色丘疹或斑丘疹,可融合成形态不同的斑片,边界清楚,表面覆盖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则露出发亮的半透明的薄膜,为薄膜现象。再刮除薄膜,出现多个筛状出血点,为点状出血现象。在头部可出现束状发,在指甲甲板可呈顶针状凹陷。可见点滴状、钱币状、斑块状、地图状、蛎壳状、混合状等多种皮损形态。

要点二 白疕(寻常型)的辨证治疗

本病进行期多以清热凉血解毒为基本治疗原则,静止期多以养血滋阴润燥或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为基本治疗原则。
 
1. 血热内蕴证

证候: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鳞屑,瘙痒剧烈,刮去鳞屑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便干溲赤;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滑或数。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2.血虚风燥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久,皮疹多呈斑片状,颜色淡红,鳞屑减少,干燥皲裂,自觉瘙痒;伴口咽干燥;舌质淡红,舌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息风。

方药:当归饮子加减。

3.气血瘀滞证

证候:多见于静止期或消退期。皮损反复不愈,皮疹多呈斑块状,鳞屑较厚,颜色暗红;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细缓。

治法:活血化瘀,解毒通络。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

4.湿毒蕴阻证

证候: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等皱褶部位,红斑糜烂,痂屑黏厚,瘙痒剧烈;或掌跖红斑、脓疱、脱皮;或伴关节酸痛、肿胀、下肢沉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通络。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减。

5.火毒炽盛证

证候: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灼热痒痛,大量脱皮,或有密集小脓疱;伴壮热、口渴、头痛、畏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红绛,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法: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疗法治百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
治疗“牛皮癣”方剂汇总
第五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中医外科学-​接触性皮炎-笔记
【玉颜阁】口罩戴久了脸发炎?中医专家有好方!
第九单元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