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劳(中医内科学)-青笋笔记​
userphoto

2022.06.08 山东

关注

中医内科学

考点精要

虚劳:又称虚损,是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为主要病机,以五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慢性虚弱证候的总称。

 概述 

1.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点击看大图)

2.鉴别诊断

虚劳与肺痨 鉴别诊断(点击看大图)

3.预后转归:

①病程较长,多为久病痼疾,症状逐渐加重,短期不易康复;

②转归及预后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致病原因,以及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是否得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病因病机  

虚劳是因先天不足、烦劳过度、饮食不节、重病久病、误治失治,导致脏腑亏损,气血阴阳虚衰,久虚不复成劳而为病。

1.病因:

①先天不足,体质薄弱(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衰弱、素体阴阳偏盛偏衰);

②重病久病,耗伤正气(气血阴阳亏损,精气耗伤,正气难复);

③误治失治,损耗精气(辨治失误,或用药不当,可使精气损伤);

④烦劳过度,损伤五脏(劳神则心失所养,脾失健运;房劳则肾精亏虚);

⑤饮食不节,气血匮乏(脾胃损伤,气血来源不充,脏腑经络失于濡养)。

2.病位:涉及五脏,以脾、肾为要。

3.基本病机:气、血、阴、阳亏虚。

4.病性:以本虚为主,表现为气血阴阳亏损。

5.幼年患虚劳者,常以先天为主因;成年以后患虚劳者,常以后天为主因。

  辨证论治  

1.气虚 [以肺、脾气虚为多]

气虚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2.血虚 [以心、肝血虚为多]

血虚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3.阴虚 [以肺、肝、肾的阴虚为多见]

阴虚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4.阳虚 [以心、脾、肾的阳虚为多见]

阳虚 辨证论治(点击看大图)

5.辨证要点

辨病势顺逆(点击看大图)

  必备经典  

1.精气夺则虚。

——《素问·通评虚实论》

2.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3.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4.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白话文 (全文)【中篇】
《金匮要略》治疗虚劳病的两大特色:一是重视脾肾,二是甘温扶阳
杜雨茂:辨证辨病相结合,让中医变得更好
中医基础1
两小时了解中医
《金匮要略》痹症病因病机,外因责之于湿邪,内因重视肝脾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