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拓睿教育|| 中诊强化要点——望头面颈项
userphoto

2022.06.23 浙江

关注

01

白喉的咳嗽特点是?(单选)

A.干咳

B.顿咳

C.咳声清脆

D.咳声重浊

E.咳如犬吠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E

咳声如犬吠,伴有声音嘶哑,吸气困难多见于白喉,病因为肺肾阴虚,疫毒攻喉。

02

言语轻迟低微,欲言不能复言,为?(单选)

A.错语

B.谵语

C.独语

D.夺气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D

语言低微,气短不续,欲言不能复言者,称为夺气,是宗气大虚的表现。

03

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多由(单选)

A.气郁化痰,痰火扰心

B.心气大伤,精神散乱

C.心气不足,神失所养

D.痰气郁结,阻蔽神明

E.瘀热互结,上扰神明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C

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见人则止,首尾不续,其原因多由心气虚弱,神气不足引起。

拓睿教育

望头面、颈项

头大: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

头小: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

方颅:多因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的表现,可见于佝偻病患儿

头摇:肝风内动,老年气血虚衰

囟填:多因热邪炽盛,或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有病所致。

囟陷: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

解颅: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

小儿发结如穗:疳积

斑秃:血虚受风

口眼歪斜(口僻):风邪中络

(中风):肝阳化风、风痰阻络

惊恐貌:小儿惊风、狂犬病、客忤、瘿气

苦笑貌:破伤风

发颐(托腮痈):多因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瘿瘤:肝郁气结痰凝、水土失调痰气搏结

瘰疬:肺肾阴虚、外感风热

项痈、颈痈:风热邪毒

颈瘘:痰火

五轮学说

瞳仁—肾—水轮;

黑睛—肝—风轮;

两眦血络—心—血轮;

白睛—肺—气轮;

眼睑—脾—肉轮

目胞浮肿:水肿

眼眶凹陷:伤津脱液、气血虚衰

眼球突出:肺胀、瘿病

胞睑红肿: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针眼胞睑漫肿,红肿较重—眼丹。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

目赤:

两眦—心火;

睑缘—脾经湿热;

白睛发红—肺火/外感风热;

全目赤肿:肝经风热上攻

白睛发黄:为黄疸病的主要标志

目眦淡白:多属血虚,气血不足

目胞色黑:多属肾虚,为肾精亏耗,或肾虚水泛、寒湿下注之象

瞳孔缩小:中毒、肝胆火炽、虚火上扰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

瞳孔散大:

单侧瞳孔逐渐散大—中风、颅脑外伤、颅内肿瘤;

两侧瞳孔完全散大—脏腑功能衰竭、青风内障(青光眼)、药物中毒

目睛凝视:

两眼固定前视—瞪目直视—脏腑精气将绝,瘿病;

固定上视—戴眼反折;

固定侧视—横目斜视。

二者常伴神昏、抽搐等症—肝风内动。

闭目障碍:

双目闭合障碍,瘿病;

单侧闭合障碍,风中面络;

小儿睡时露睛,眼球外脾气虚弱。

昏睡露睛,亦可见于中风、颅脑病变等危候。

胞睑下垂(睑废):

双睑下垂—先天不足,脾肾亏虚;

单睑下垂—脾气虚衰、外伤目瞤:

风热/血衰气弱

耳:

色泽:

耳轮淡白—气血亏虚;

耳轮红肿—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

耳轮青黑—阴寒内盛或有剧痛;

耳轮干枯焦黑—肾精亏耗;

小儿耳背有红络—出麻疹的先兆形态。

形态:

耳廓瘦薄—先天亏虚,肾气不足;

耳轮肿大—邪气充盛;

耳轮干枯萎缩—肾精耗竭;

耳轮甲错—久病瘀血。

耳道:

耳道流脓水(脓耳)早、中期脓黄而稠—肝胆湿热循经上熏;

病程较长,日久不愈—肾阴亏虚,虚火上炎耳疖—邪热搏结;

耳痔—湿热痰火。

鼻:

鼻头红肿生疖—胃热、血热;

鼻头或鼻翼生红色粉刺(酒齄鼻)—肺胃蕴热;

鼻柱溃陷—梅毒、麻风恶候。

鼻翼扇动—哮病、喘病,新病多属肺热壅盛;久病多肺肾两虚;若见于重病,喘而额汗如油者,是肺气衰竭之危候。

口:

口角流涎—小儿:脾虚湿盛;成人:中风后遗症;

口疮—心脾积热、阴虚火旺;口糜—脾胃湿热;

鹅口疮—心脾积热、肾阴亏虚风、破伤风;

口僻—风痰阻络;

口振—阳衰寒盛或邪正剧争—外感寒邪,温病、伤寒欲作战汗,或疟疾发作;

口动—频繁开合或口角掣动,前者多为胃气虚动态;

口张—肺肾之气将绝;

口噤—肝风内动;

口撮—邪正交争、新生儿脐弱,后者多属动风之象。

唇干燥裂—燥热伤津或阴液亏损;

嘴唇糜烂—脾胃湿热上蒸;

唇边生疮,红肿疼痛—心脾积热;

牙:

形色:

牙齿干燥—胃阴已伤;

牙齿光燥如石—阳明热甚,津液大伤;

牙齿燥如枯骨—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

牙齿枯黄脱落—为骨绝,属病重。

动态:

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

咬牙齘齿—多为热盛动风,或见于痉病;

睡中磨牙—多因胃热(消化不良2007)或虫积所致,亦可见常人

牙龈:

色泽:牙龈淡白—多属血虚或失血,因龈络失养;

牙龈红肿疼痛——多为胃火亢盛,因火热循经上炎熏灼牙龈所致

形态:

牙宣—多因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

牙疳—多为平素胃腑积热,复感风热或疫疠之邪,邪毒上攻牙龈所致。

齿衄:可因胃、肾阴虚,虚火上炎,脉络受损,或脾不统血所致。

咽喉:

肿胀:

乳蛾—肺胃热盛、虚火上炎;

喉痈—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脓液:

咽喉红肿高突,色深红,周围红晕紧束,发热不退者,多已成脓;

咽创面愈合慢者,多为虚寒证。

出脓黄稠,脓液排出,创面愈合快者,多为实热证;

脓液清稀,排出不尽,部色浅淡,肿势散漫,无明显界限,疼痛不甚者,为未成脓。

红肿溃破后伪膜:

松厚容易拭去—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

伪膜色灰白,坚韧不易拭去,重剥出血,旋即复生—白喉—外感火热疫邪所致,属烈性传染病。

欢迎各位小伙伴提出各种考研相关问题,拓睿问吧一一为你解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章 望诊 - 第二、三、四节 (局部望诊、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
中医诊断学——望头面五官
康杰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yff116--中医诊病(七)
中医诊病(七)
局部望诊之望五宫
【收藏】300非处方药的整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