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2考研||中内知识点之咳嗽
1.咳嗽的概念
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2.咳嗽的历史沿革

(1)有关咳嗽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气所病……肺为咳。”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对咳嗽病因的认识,《素问·咳论》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

(2)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地将咳嗽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对于咳嗽的治法,《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疗原则,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3)《河间六书·咳嗽论》谓:“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

(4)《医学心悟》亦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

(5)《医宗必读·咳嗽》谓:“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

(6)《证治汇补·咳嗽》谓:“肺居至高,主持诸气,体之至清至轻者也。外因六淫,内因七情,肺金受伤,咳嗽之病从兹作矣。”
 
咳嗽的病因病理
 
1.病因
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

2.病机

咳嗽的病变在肺,与肝、脾有关,久则及肾。主要病机为邪犯于肺,肺气上逆。不论邪从外入,或自内而发,均可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

(1)外感六淫之邪,侵袭肺系。多因肺的卫外功能减退或失调,导致肺失宣降。

(2)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上干于肺所致。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可分其他脏腑病变涉及于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①它脏及肺的咳嗽,可因情志刺激,肝失条达,气郁化火,气火循经上逆犯肺所致;或由饮食不当,嗜烟好酒,熏灼肺胃;过食肥厚辛辣,或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致咳。

②因肺脏自病者常由肺系多种疾病迁延不愈,肺脏虚弱,阴伤气耗,肺的主气功能失常,肃降无权,而致气逆为咳。
 
咳嗽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①首辨外感内伤。

②次辨证候虚实:外感一般均属邪实;内伤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痰湿、痰热、肝火属邪实正虚,肺阴亏耗咳嗽属正虚或虚中夹实。

(二)治疗原则

治疗应分清邪正虚实。外感咳嗽多是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治以祛邪利肺;内伤咳嗽多为久病,常反复发作,病程长,可伴见它脏形证,多属邪实正虚,治当祛邪止咳,扶正补虚,标本兼顾,分清虚实主次处理。
 
(三)分证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三拗汤、止嗽散加减。两方均能宣肺止咳化痰,但前方以宣肺散寒为主,用于风寒闭肺;后方以疏风润肺为主,用于咳嗽迁延不愈或愈而复发者。

(2)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

(3)风燥伤肺证

临床表现: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黄,质红、干而少津,脉浮数或小数。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代表方:桑杏汤加减。另有凉燥证,乃燥证与风寒并见,表现干咳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兼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而干等症,用药当以温而不燥,润而不凉为原则,方取杏苏散加减。
 
2.内伤咳嗽

(1)肝火犯肺证

临床表现: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常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胸胁胀痛,咳时引痛,口干苦。症状可随情绪波动增减。舌苔薄黄少津,脉象弦数。

治法: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代表方: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2)肺阴亏耗证

临床表现: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挟血,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午后潮热颧红,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起病缓慢,日渐消瘦,神疲,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提示:咳嗽之肺阴亏耗证极易与肺痨之肺阴亏损证相混淆,证治用方要严格区别开来,很容易在此命题。]

(3)痰湿蕴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每于早晨或食后则咳甚痰多,进甘甜油腻食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代表方: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二陈平胃散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咳而痰多,痰质稠厚,胸闷脘痞,苔腻者。三子养亲汤降气化痰,用于痰浊壅肺,咳逆痰涌,胸满气急,苔浊腻者。两方同治痰湿。前者重点在胃,痰多脘痞者适用;后者重点在肺,痰涌气急者较宜。症情平后可服六君子丸以资调理。

(4)痰热郁肺证

临床表现:喷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肋胀满,喷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苔薄黄腻,质红,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
 
咳嗽,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1.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诊断

(1)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以表证为主,可兼有咳嗽,质黏色白,可治以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

(2)风寒咳嗽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以咳嗽为主,可有表证,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诊断

(1)风热感冒

身热较著,微恶风,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黏或黄,咽燥,或咽喉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渴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边尖红,脉象浮数。治以辛凉解表。方选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2)风热咳嗽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治以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方选桑菊饮加减。

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化
 
1.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

咳嗽可以是发病起始也可由其他疾病发展而来,如感冒治疗不及时,失治误治,或体弱者后期迁延,病邪深入,进一步伤及肺系,肺气耗伤,可发展为咳嗽,临床不可不辨。

2.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转化

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为病,久延则邪实转为正虚。外感咳嗽如迁延失治,邪伤肺气,更易反复感邪,而致咳嗽屡作,肺气易伤,逐渐转为内伤咳嗽;肺脏有病,卫外不强,易受外邪引发或加重,特别在气候转寒时尤为明显。久则从实转虚,肺脏虚弱,阴伤气耗。于此可知,咳嗽虽有外感,内伤之分,但有时两者又可互为因果。
 
咳嗽的的临证备要
 
1.治疗禁忌

外感咳嗽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误用则致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不能达邪外出,邪恋不去,反而久咳伤正。必须采用宣肃肺气、疏散外邪治法,因势利导,邪去则正安。内伤咳嗽忌用宣肺散邪法。误用每致耗损阴液,伤及肺气,正气愈虚。必须注意调护正气,即使虚实夹杂,亦当标本兼顾。


2.治疗咳嗽有治上、治中、治下之别

治上指治肺,包括温宣、清肃两法;治中指治脾,包括健脾化痰、补脾养肺等法;治下指治肾,用益肾之法。



考研交流群你get了吗?

答疑老师和考研资料等你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题演练——中医内科
[转载]咳嗽分类与治疗方法
咳嗽的辨证首当区别外感与内伤
咳嗽按摩疗法专题
咳嗽(中医内科学)
咳嗽的辨证要点和分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