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病历夹 | 超声内镜引导下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组织胶+钛夹治疗术

术者信息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  方兴国主任

方兴国
消化内科、内镜科  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遵义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胃肠肝脏疾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对胃肠肝脏疾病的诊断治疗。

患者信息

张某某,男,42岁

因“呕血16小时”入院

病史信息

现病史:16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突发呕血,共3次,量约600~800ml,含胃内容物,解黑便1次,为暗红色,量约100ml,做头晕、乏力、感腹胀、无头痛,无畏寒、高热,无胸痛、心悸,无咳嗽、咳痰,无腹泻等不适。就诊于“桐梓县人民医院”,予以止血治疗(具体药物不详)后转入院急诊科,急诊予以止血、制酸、输血等治疗后患者未再呕血,以“失血性贫血、消化道出血、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我科,患者精神、睡眠欠佳,未进食,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2年前就诊于我院诊断“肝硬化”,该患病前有乙肝和长期大量饮酒

辅助检查

腹部彩超提示:

  1. 肝硬化声像图改变;

  2. 脾脏增大。

初步诊断

  1. 上消化道出血 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2. 肝硬化失代偿期(乙肝加酒精性)

  3. 失血性贫血(中度)

内镜检查

检查前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祛泡剂。食管距门齿30cm起止贲门,四壁见静脉曲张,共3条,呈直线迂曲状,直径3~5cm,蓝色,未见红色征、糜烂及活动性出血(超声内镜检查见壁内及壁外见管样无回声结构)。贲门距切牙约40cm,开闭好,齿状线尚清晰。胃底近贲门小弯侧见2条静脉曲张,与食管静脉相连,直径4~5mm,大弯侧见静脉曲张团(超声内镜探查见粘膜下层串珠样无回声结构,部分区域相互连通),大小约3.0X4.0cm,表面红色征及糜烂,未见活动性出血,胃底可见及胃体部粘膜可见花斑样充血,散在粘膜下出血点,粘液湖液量中等;胃角弧形,光滑,未见溃疡;胃窦蠕动良好,粘膜充血水肿,未见溃疡及肿物,幽门圆形,开闭好。十二指肠球部粘膜及降部上段粘膜未见异常。

内镜诊断

  1.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Lei gf D3.0 Rf2)

  2. 门脉高压性胃病

该病的特殊性主要有以下两点

  1. 该患者为乙肝和酒精所致,病情进展快;
  2. 静脉曲张重,尤其是胃底大弯侧孤立性静脉曲张达3×4cm,压力高,往往合并有异常分流道,常规组织胶注射治疗不仅用胶量大,且容易发生异位栓塞。

手术过程

在胃底曲张静脉团处先钛夹2枚局部夹闭判断血流方向后,在静脉入端用25G内镜注射针在曲张静脉内聚桂醇10ml,组织胶1.5ml后,再先后分别用25G内镜注射针分7点注射聚桂醇共25ml,组织粘合胶共4.0ml,经注胶后曲张静脉发红变硬,经处理后上端曲张的静脉部分发红,局部变硬,治疗中有注射点少许渗血,予以8mg%去甲肾上腺素冰盐水局部冲洗后,观察局部无出血,超声内镜探查血管内见填满高回声团,血流回声消失。

  • A.胃底静脉曲张

  • B.胃底血管样结构

  • C.胃底孤立静脉曲张将钛夹夹住血管中间 

  • D.胃底钛夹后硬化剂、组织胶注射

  • E.胃底血管内高回声团

  • F.胃底治疗后效果

术后建议

治疗2月后复查胃镜

术者治疗经验

  1. 钛夹可以闭塞部分血管腔而减少胶的用量,还可以判断血流方向,大大降低异位栓塞的发生;

  2. 超生内镜的应用可准确测得曲张血管切面大小、血管间是否相通、引导注射、时实检测血管闭塞情况,避免药物浪费;

  3. 含美兰的聚桂醇用于三明治夹心法中可加速硬化速度,也可减少胶的用量,加快排胶速度。


微信号:硬化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徐雷鸣教授“内镜下内痔泡沫硬化治疗”学习笔记
病例分享 |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 ESVD治疗
ESVD的核心:精准与断流
“第二届ESVD动物实验培训”学习笔记
ESVD与BRTO有关知识学习
2018“佛山禅城中心医院ESVD——理论培训”学习笔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