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8课 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上历史
我受中国孔子、孟子影响很大,受老子的影响巨大。 ——托尔斯泰
老子的哲学和希腊哲学以其作为世界哲学的源头。 ——黑格尔
两位外国学者何以对老子有如此高的评价?老子在思想上有哪些贡献呢?生活在什么时代呢?当时还有哪些思想家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百家争鸣》
“百家”:泛指数量多;
“争鸣”:指争论和辩难;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的不同学派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各种问题,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呈现出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一、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
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做过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的藏书。他学识渊博,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
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
著作《老子》又称《道德经》。
《道德经》书影
政治思想:主张“无为而治”,实践是文景之治。
老子主张以柔克刚。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
哲学思想:顺应自然;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塞翁失马”、“福祸相依、长短相随”体现了道家老子的辩证法思想。
古代塞北的一老汉家的马跑到长城外面胡人那边去了,乡亲们安慰他,他说这件事不一定是坏事,几天后走失的马带领着一群胡人的骏马bai来了。人们都去祝贺他,老翁却认为这不一定是好事,他家里有很多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他的儿子因骑胡马摔断了腿,人们都来安慰他,他却认为不是坏事,后老汉儿子因腿伤而躲过战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材料一  《论语》记载:“孔子对学生不分贫富贵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育。”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概况: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言论收在《论语》中。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全景
2、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政治思想: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为政以德,譬如星辰”反映了儒家孔子的以德治国思想。
4、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体现教育公平);整理古代文献资料。
三、百家争鸣
1、背景:战国时期,旧制度瓦解,新制度确立,社会处于转型时期;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私学兴起,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学术思想领域繁荣。
2、概念:战国时期,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影响。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
3、代表:①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
他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墨子》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 以民为本;反对非正义战争;主张做人要有骨气。著作:《孟子》。
荀子主张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
③庄子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著作《庄子》。
思想主张: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④韩非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著作《韩非子》。
思想主张: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补充: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商鞅变法中“改革户籍制度,严明法度”体现的法家韩非子的依法治国思想。商鞅变法中“确立县制”体现的是韩非子的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思想。“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这句名言出自《商君书》,体现商鞅的变革思想。
⑤孙武是春秋末期兵家代表人物。著作:《孙子兵法》。思想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4、影响: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候林立,战争不断,礼崩乐坏,人民苦不堪言,要消灭诸侯战争,唯一的办法是建立统一的国家。但是,从上古延续下来的土地国有制已经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小农自然经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一盘散沙。这样的经济基础只适合“小国寡民”式的统治,即使建立了统一的国家也很难保证政治稳定,除非能够找到政治高度集中与经济极端分散二者的最佳结合点。这时诸子百家应运而生,他们纷纷提出了统一天下的各种方案,百家争鸣实际就是不同方案之争,焦点是如何更好地用中央集权制度管理汪洋大海一样的小农经济。
5、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道家:遵循客观规律。思想被汉初采用,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
儒家:以民为本。以德治国。从汉武帝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
墨家: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平等、博爱。
法家:依法治国。被秦国和秦朝所采用。
让我们拥有“仁” 的美德,抱一颗“兼爱”之心 ,用发展“辩证” 的眼光,为维护世界和平,呼吁“非攻”  ,树立“环保” 意识,为“改革” 开放的中国努力学习!早日成为“一子”“一家”,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中国梦的追梦人!
四、百家争鸣和文艺复兴的比较
项目
中国百家争鸣
西欧文艺复兴
背景
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初步形成
封建社会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影响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奠定了理论基础。
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生产力提高,都发生在社会转型时期
2、都突出“人”的作用
3、都是思想解放运动,都促进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4、都推动了历史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11课 百家争鸣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8课《百家争鸣》
孔学批判解一:既然“儒道不分家”,我为何要“批判”儒家?
部编版:七上历史《关于百家争鸣的3道期中考试题》
第8课 百家争鸣 练习-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孔子是圣人,那老子是什么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