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部编版七下历史

  马来西亚的三宝庙

为什么在马来西亚会有三宝太监也就是郑和的纪念庙宇呢?郑和在历史上为我国做出了哪些巨大的贡献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回族,出身于世代穆斯林家庭。他从小听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2、概况:1405年--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率船队7下西洋,从刘家港出发,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特点: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行范围广

  郑和宝船和哥伦布船的比较,大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船只

  当时人们把长颈鹿当做麒麟

4、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故里的三宝(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昆阳镇)

  

郑和墓(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牛首山南麓 )

二、戚继光抗倭

1、原因:明朝中期,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等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时称“倭患”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概况:明王朝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此后,戚继光又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消灭了福建、广东地区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鸳鸯阵

3、性质: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飚发电举,屡摧大寇,名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路则废。任将之道,亦可知矣。

4、评价: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城牌坊路北,是戚氏家族世代居住之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代崇祯八年(1635年)为褒扬戚继光而建,赐额“表功”,因又名表功祠。 

5、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利益,巩固了东南海防,保证了沿海人民的生命安全。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葡萄牙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999年,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

四、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共同点

都抗击外来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都是民族英雄;都得到了沿海民众的支持;都是反抗 外来侵略的正义战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人教版
部编版历史七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中外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
2016部编版:七下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谐音速记初一历史第17课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