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丝绸向西,纹样向东——从经锦到纬锦 | 读书笔记

这是第一期读书会我自己部分读书笔记,但是读书会涉及的内容本身比公众号所写的无论是信息量还是难度都高了许多,所以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公众号里。

❤❤❤

本文是《中国丝绸艺术史》第七章“丝路大转折”的读书笔记,原书虽然讲的是纹样,但其实与织造有关系,所以我分成了上下篇。上篇讲织物,也可以视作《如何有图有真相的看懂古代织物结构?来,上丝博大图!》中“经锦”“纬锦”的补充。

中国丝绸博物馆里的织物品种展板

经锦:中国最绚烂传统的丝绸

尽管我们如今提起丝绸用的往往是“绫罗绸缎”这样的词汇,但是“锦”在很长时间都代表那个时期最高的织造水平

“织彩为文曰锦”,从定义上来说“锦”是彩色有花纹的丝织物。而“锦”字本身也破为特殊,并非有纟字部,而是由金+帛组成的。“帛”字出现得很早,很早就成为了丝织品的统称。“金”虽然是作为了声旁,但是很早就有了锦“其价如金”的说法,所以也被认为是表示珍贵的意思。

梭织物有经线和纬线,所以锦主要被为经线显花的“经锦”和纬线显花的“纬锦”,其他还有经纬显花的。但是这其中,经锦却是中国独有的且十分古老的代表性丝织物

从考古发现的实物看,至少周代就有了经锦

靖安东周大墓出土,狩猎纹锦

而最为盛行的,则在汉代,马王堆汉墓就出土了很多,我在《重量不到50g,素纱襌衣的技艺是否真的冠绝古今?》里就提到过,尽管“素纱襌衣”对于一般人来说名声响亮,却不是马王堆里最具厉害的,因为有经锦。

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保存条件相对良好,所以出土了大量的经锦织物,时代约为东汉到晋代,织有“云气动物纹”题材的图案,被视作汉锦的代表之作(关于纹样部分,我们在下篇中专门讨论)

“长葆子孙”汉代云气动物纹经锦

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就是其中水平最为高超的,丝线密度极大,须使用五组经线交织,织造难度极高,之前介绍这个的时候有人说是伪造的假文物,明显就是不懂织造的人的妄言了。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经锦

经锦的织造至少需要2组以上的经线,而经线使用多种颜色的丝线,而纬线只采用单色。显花的时候,将所需颜色的经线提到表面,不需要的颜色压在下层。所以锦一般都华丽而厚重,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丝织物。

纬锦:对经锦的模仿之作

经锦向西贸易以后,人们发现了西域有另外一种锦织物。它纹样上模仿当时的汉锦(经锦)采用“云气动物纹”,就是经纬线好像旋转90°,从经线显花变成了纬线显花,这就是“纬锦”

云气动物纹绵线纬锦

对于这种现象,学者们一般认为是对汉锦(经锦)的模仿产物。之所以会如此,大约是因为用纬线显花的方式比经线更简单一点。(有机会专门介绍一下织经锦的多综织机,完全就是散发着科技的光芒啊!)

大英博物馆藏敦煌藏经洞所出纬锦

当时模仿的纬锦,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就是采用“绵线”。这里的“绵线”也是纟部,表示它也是蚕丝原料,但是它却是用破茧以后的蚕蛹纺纱,纤维很短,丝线的质量不高。一般学者认为可能是与当地不杀生的信仰有关,也有认为是蚕种本身过于珍贵,所以不杀蛹而让其破茧繁殖。

比这种绵线纬锦更晚一点出现的,就是开始采用和中原的确相似的长丝线,当时时间已经走到了北朝晚期(5-6世纪)。伴随着这种纬锦出现的,还在于纹样的西方特色突出,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云气动物纹”了。(纹样部分在下篇,这里大家留个印象就好了。)

除了这些,西域的纬锦纱线往往采用Z捻,而中原一般是S捻。加捻工艺与纺车有关,所以插一句嘴,织物用来判断时代和地域对于我这种讲服饰经常会遇到胡搅蛮缠的人来说实在是浑身上下都是理性的骄傲啊!(另一方面也是,大家对服饰很爱开脑洞,但是织物上也是非常考验硬知识)

斜纹纬锦:汉唐丝路的伟大遗产

其实我们上面写的无论是经锦还是纬锦都是平纹织物,与我们一般看到的平纹示意图不太一样的地方就是它们的经纬线有好几组,为了显花绕来绕去的。

大约在隋唐时期,斜纹纬锦出现了,从纹样判断,它受到了西方影响(是的,纹样在下一篇)。更重要的是,斜纹纬锦在西方博物馆里也有藏品。斜纹纬锦的出现,被认为是汉唐丝绸之路上技术发展最重要的一步。其实也是这段丝路历史的最后一环了。

中亚粟特式织锦,斜纹纬锦

唐代翼马纹锦,带明显的萨珊波斯风格

斜纹纬锦可以被分为西式和中式,区别不仅仅在于我们前面写的S捻还是Z捻,还在于中式斜纹纬锦采用提花织机,而西式应该还是使用挑花。提花和挑花看起来就一字之差,其实在技术上差别很大,你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提花的话是用织机技术完成的,而挑花是人工做的,前者有编程,后者靠自己。(其实纺织科技这块,中国很长时间里都是一骑绝尘的)

有斜纹纬锦,当然也有斜纹经锦,依然是旋转90度的产物。从织造角度来看,平纹经锦使用两片地综,斜纹经锦就是多加一片,实际上可以让织物纹样灵活许多。从目前文物看,斜纹经锦可能早于斜纹纬锦,但是斜纹纬锦更为流行。

棕黄地联珠小团花纹锦,斜纹经锦

斜纹纬锦之所以很重要,是因为它带来了两个遗产:斜纹和纬线显花,对于后世的织造工艺影响巨大。经锦虽然是我国最为传统的织物类型,但事实上对于花纹的束缚比较大,越丰富的图案和色彩就需要越密的经线,而经线都需要穿过综片才能被起来穿梭织造,它一定有一个临界值,而纬线显花就不一样了,它通过换梭就可以实现很丰富的颜色了。

小结

其实这段内容在我的读书笔记里是很小简单的思维导图而已,但是真的涉及到很多即便我解释了很多人还是没看懂的内容。这部分就需要大家自己看书理解了,因为织物真的还是需要花时间下去的,公众号毕竟只是一个碎片化阅读的场所而已,这也是当时办读书会的初衷。

一个简单粗暴的思维导图

第一期读书会以后,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在公众号里解释实在是太麻烦了,就一直搁置着,后来alina表示她的第二章想整理出来,我也就乘此机会再把自己知识体系梳理一遍。

此外,第一期选读的《中国丝绸艺术史》这本,作者赵丰老师也觉得我们选的有点难,所以建议大家找一些更为基础的书籍配合阅读。然后我们第二期读书会选了更难的织机(没有比这个读书会更能作死的了),然后发现第一期的书还是很必要的。

用读书会小伙伴的话来说,第一期的《中国丝绸艺术史》其实是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关于丝绸的世界观!

❤❤❤

相关知识点重温:

解读诗词里的那个“丝绸之国”

绫罗绸缎和那些你不认识的丝织品生僻字

谁在丝博修文物:博物馆们是怎么修复古代服饰的? | 旁听服饰史

我掐指一算,2018年你将会在服饰织物上精进这些知识点

最近的文章:

三国机密:一个大写的毛皮爱好者! | 剧说服饰史

正仓院:永不落幕的大唐梦境 | 荐书

你的传统服饰不够酷,大约因为缺只喵! | 服饰博览

「曲裾」到底是不是臆想之物? | “汉服”溯源

-

❤ 春梅狐狸@传统服饰 ❤

脸着地的藏狐,故纸堆里的服饰爱好者

[ 百度百科TA说特邀科普作者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丝绸品种样式
中国三大名锦之宋锦/西行文化
狮锦争妍:丝绸之路织锦技艺交融与发展
绫罗绸缎有分别——生活常识之:衣
蚕丝、人造丝、南韩丝的区别
公益讲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