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约会正仓院:如何才能像学者那样看展?

本文作者: 春梅狐狸

有个问题,我始终觉得很难跟三次元的朋友解释——去博物馆看展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儿!所以,每次我都懒懒地回应,博物馆不要钱,博物馆有空调,博物馆不用爬山,等等。然而,真实的乐趣,不仅仅是看到那些展品,更像是完成了一场去古代的留学

现实中,我可能是在茂陵边的国道被狗撵了几里地(这件事是真的);精神上,我终于在传说中的八百里秦川上企图触碰到原本只在纸面上的汉武。时间上我们相隔千百年,空间上我努力去做了一次接近。

比起这样略显虚无缥缈的感受,去博物馆看展,通过物质文化来感受古代文明就更轻松而具象。我和朋友们看展的时候,经常会隔着玻璃就开始热烈的讨论,有时候是一个两个历史小脑洞,有时候则是三个四个惊奇小发现,这种快乐,真的很难告诉我们以外的人了解。

直到看到《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我才发现原来是我的文字分享能力所不能达成的原因,这种看展的乐趣、古代物质文化的共鸣,真的是可以传达的!

唐诗里写——

求嘉木于五岭,取殊材于九折。

剖文梓而纵分,割香檀而横裂。

若乃琢玉范金之巧,雕文镂采之奇,

上覆手以悬映,下承弦而仰施。

帖则西域神兽,南山瑞枝,屈盘犀岭,回旋凤池。

——虞世南《琵琶赋》

你在博物馆里看——

我相信你必定见过这其中一个,但当诗词与实物连接的时候,背诵过的“风花雪月”顿时就能成为真正的“风”与“花”与“雪”与“月”。

人类真的很奇怪,如果只是看花看雪看月亮,生出的只是一般的感叹;如果是读花读雪读月亮,哪怕是QQ空间式的文字,也能激起一片的涟漪。而当这些意象与具象又重新重叠起来以后,感觉就愈加升华,成为我前面说的那种难以分享的激荡。

如果只是这样妙绝的体验,去一次博物馆就行了,但依然是不够的。我们往复地去博物馆,甚至像探望老友一般地重复观看,是为了能“回忆”和“发现”更多。

就拿前面这件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初看是美绝,再看呢?再看时,你或许已经听方锦龙说过“五弦”的奥秘,又从非遗里了解过“螺钿”的工艺。于是,重新来到文物面前的你,便会因为这些知识和信息而觉得这件琵琶的妙绝!

实际上,这件来自中国大唐的日本国宝在很长时间里都秘不示人。虽然我们见过很多照片,很多人也会觉得看图片就可以了,跑到博物馆看又不是会拿出来给你弹。但照片是拍摄者的探寻,而你在博物馆现场则是来自你自己的探索

但我们并不一定对所有文物具备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探索能力,尽管我们是在努力积累与进步中的,但文物在世间是逐渐衰退的。所以越是珍贵难觅的,越是在人前匆匆闪现。

依然以螺钿紫檀五弦琵琶为例,它来自于被誉为“唐代文物的地上宝库”的正仓院

由于制度原因,正仓院的珍宝在很长的时间里处于严密保护状态,它本身的建造结构也利于保存物品。并且正仓院还有很多人没有留意过的《献物帐》,类似于出入库清单,使得这座宝库的文物流传有序,不经历掩埋地下的黑暗却保有可供追寻的文物信息。

目前正仓院经过整理的文物约在9000多件,自从1946年开始,奈良国立博物馆便在每年秋天举办著名的“正仓院展”,只拿出区区70件进行展示。看似有点“小器”的行为却吸引了许多国外的文物爱好者专门前去排队挤人头。

参观现场是这样子的——

简直太难了!

扬之水的新书《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就是不仅仅替你去看了,更是带你去看、教你去看

比如,正仓院的好几面唐代镜子也如同这件琵琶一样吸引眼球。由于是传世品,且经过一定的修复,比中国出土的保存状态更好。

但扬之水还会带你去看与之配套的镜匣。

六十四回里的展品。镜匣式如八出花,盖面图案也以八出朵花为组合纹样的基本元素,自小而大以及大小相间向外层层伸展,每个花瓣里又都细细密密旋出花叶,是宝妆花瓣合成的宝相团花。缘边一周团花的花心各一只凤凰,凤尾高举,成一柔美的弯弧,轻翘右足,回首顾盼,衔住张开的翅膀尖。

尽管从图片看,由于缺少明艳的色块而显得有些平淡。但扬之水通过文字将文物的细节都描述出来,我之前推荐扬之水书单《书单Ⅲ:热爱物质生活的人都不会错过扬之水的书》的时候就提到过,扬之水的文笔是那种非常凝练的优美,对于习惯了网络化的人来说会有一点难,但读进去就会读出这种美。

展览的导览式书籍其实并不少,但大多是把博物馆讲解词给换算了一下。由于受限于一般参观者的需求,讲解词往往很平面,做成书籍以后也无法考虑到看书人其实是与现场看展环境是脱离的。对于文物的描述、对于文物的分析,甚至对于文物的展望都比较匮乏。

对于这个镜匣,扬之水总结写道:“这一个银平脱镜匣却是以冷色秀出鲜花著锦的效果,即便当年银光闪烁之际,大约也是月下看花一般”。这就是我看展时心中的想象但又无法描述出来的场景啊!我们不仅想知道现代人的角度,更想得到当时古人的感受呀!

扬之水不仅看到细节,而且能将诗词叠加上去,这种快乐就是加倍的。

第六十八回中的重要展品是藏于北仓一件银平脱漆胡瓶(见海报图),并且它在第七十一回中又再次露面。瓶高近半米,形体颇巨。

漆胡瓶一口,银平脱花鸟形银细连系鸟头盖,受三升半。——《东大寺献物帐》

驻足展柜细细观赏的时候,看到花叶丛中一只扭着脖子的小鸭嘴里衔了一个蝴蝶,且略带一分峻利的神情,细节的生动仍不免教人心生欢喜。

紫冠䌽䌽褐羽斑,衔得蜻蜓飞过屋。

——唐王建《戴胜词》

网上不是流行说,奈何自己没文化,一声wc走天下。好了,现在给大家补上了!

《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奈良博物馆观展散记》

扬之水 著

定价:67.70元

2021年7月 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嘉德书店 | 扬之水:与正仓院的七次约会
她花七年时间,把正仓院装进口袋,还原最真实的唐人生活图景
东瀛行脚006“正仓院”追展回顾
直播|谢田:第73回正仓院展精品鉴赏
正仓院都是盛唐文物?事实是,95%是日本制
重磅|为了这秘不示人的唐代珍宝全球文物爱好者又要去日本奈良排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