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点击镇江##北固山#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伴随着辛弃疾的这一名句,北固楼也成为了无数人眼里的名楼。

北固楼位于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北固山横枕大江,地势险峻,风景奇秀。在古代,它是沟通南北的桥梁,亦是诸侯争霸时期兵家必争之地。辛弃疾一生慷慨悲壮,从他的诗句中也不难品味出壮志未酬的雄心和悲凉。年轻时,他骁勇无比、屡立战功,然而他的才华与能力却并未得到赏识与重用,报国无门便成为了伴随他一生的惆怅与遗憾。所以,也就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样的千古名诗,让后人感叹不已。

北固楼所在的北固山,是镇江三山名胜之一,另两处名山,我会在今后的“点击”中介绍。今天介绍的北固山,由于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而这也成为了游人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相传甘露寺始建于三国东吴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后屡废屡建,寺内包括大殿、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等,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古往今来,来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而北固山也被炒之为“天下第一江山”。虽然今天看来有点虚名的感觉,一座不高不大的山,要想称作“天下第一江山”,确实不太容易。但是,当年的北固山,决非今天的模样,而真的很具“天下第一江山”之俊峭。横枕在大江之中,也会让人感觉在大江中航行的巨轮一样。自然,也就会产生美不胜收和身临滔江的特别感觉。

北固山上有一座铁塔,系唐卫公李德裕于宝历元年(825年)所建,故又名卫公塔。原为石塔,后毁。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改建成九级铁塔,平面,八角形。明代重修改为七级,高约13米。后经海啸、雷击、战火等劫难,至1949年仅存塔座两层。经修整为四层,约8米高,塔基及一、二层为宋代原物。

而北固山东北角的祭江亭,传说是刘夫人孙尚香在听到刘备去世的消息后,在此遥祭,而后投江自尽的地方。据史载,辛弃疾的北固亭有怀名诗,也是因为在登此亭时触景生情,继而感慨提笔。

应当说,北固山是非常具有文化内涵的一座山。对北固山来说,完全可以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来概括和形容。它不够魁梧,却俊峭到让古人挥笔“天下第一江山”,它不够挺拔,却横枕大江,让人不能不为这样的特殊情景所陶醉。

稍稍遗憾的是,就是这样一处风景,却始终只是风景而已,而没有真正成为一处可以吸引更多游客的好去处。被《三国》故事包围、有长江做证的北固山,“三国城”却在无锡,而本地的“三国城”却跑到了离城十几公里远的地方,却没有真正成“城”,反而留下一堆矛盾。尤其是北固山周围的建筑,看似很现代化,很有气魄,实质是对北固山风景的极大破坏,是对镇江优秀文化和旅游景观的严重伤害。此时此刻,如果辛弃疾尚在,一定写不出千古美诗,而会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对不尊重历史、不尊重文化行为的不满。“天下第一江山”的美名,也会被这些档在北固山东面的高楼大厦写上“虚名”二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江苏镇江:北固山
张纪平:千古江山
【镇江行】正在封闭维修的北固山(2)
镇江北固山甘露寺游记(3)
满眼风光北固山
烟花三月下江南(十一)——镇江三山之北固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