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述 | 一市前岙为什么二十闹元宵

台州十四闹元宵自古有之
而唯独前岙村二十过元宵
而它的由来竟然
与失传70多年的泥灯行会有关

口述史:
    前岙廿糅(文字版)
(本文700字)

口述:陈义青、陈苗根


前岙村有一个白岐庙,它是前岙、上塘、白岐、后岙、缆头五村共有的一个神庙。每年元宵节有正月十四上灯,二十下灯的习俗。正月二十下灯后还会举行盛大的泥灯行会,其目的是驱除黑暗,祈求光明,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生活圆圆满满。

这个泥灯(艺灯)行会,每家几丁(个人)就提几盏灯。二十的傍晚从白岐庙开始,大家举着灯笼,配以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队伍自白岐庙、白岐、上塘、后岙、缆头,再回到前岙白岐庙,一圈游下来近午夜,就在前岙村用糅当夜宵。

由于正月十四吃糅,二十又吃糅,相隔时间过近,前岙村就将吃糅的时间后推到二十夜,而其他四村吃糅过元宵习俗,仍然是正月十四不变。据老辈人说后推时间至少有几百年,这无疑丰富了宁海元宵习俗的内容,更希望能将这一举泥灯行会得以恢复。


【摘录网上说法供参考】

【宁海新闻网】

泥灯行会回到前岙已经很迟了,大家的肚子很饿,于是决定吃点夜宵充饥,就把山粉和海产品搅在一起,做成糅吃。令前岙先祖意想不到的是,他们不经意的一吃,形成了下天灯的习俗,后辈们一直延伸保留并且加以完善。泥灯下天灯的习俗1949年停止,而吃糅的习俗一直被保留下来。

【网传故事】

相传最早来前岙村定居的祖先来自天台。因是外地人,初到宁海,难免地位比不上当地。

前岙村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白岐庙,里面有一株千年古樟。古时候,每到正月十四,附近村子的人都要在这棵古樟树下挂灯笼(上灯)。由于人非常多,前岙这户新搬来的人家只得让步给当地人,不能够在正月十四那天把灯笼挂上去,只能等到二十夜,其他人把灯笼取下后(下灯),腾出空位再挂上。于是,久而久之,前岙村的二十夜挂灯笼过元宵就成了独特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节>初一到十五的讲究忌讳
今日元宵节...
【冬奥过大年 春绿玉门关】民勤元宵节习俗
南镇祈福看灯笼,福生元宵万户红
大年还未过完:青岛初七到十五这些规矩需谨记
正月十五,天官“赐福日”:记住4大习俗,6大禁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