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嵬坡逼死杨贵妃,陈玄礼也许不是兵变主谋,而是调停人

开元时期是唐朝的巅峰期,也是此前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繁荣时期,经济发达,国内外政治稳定,军事上一直保持着对外扩张态势。到天宝时期以后,虽然随着唐玄宗越来越沉湎酒色,忙着和杨贵妃谈情说爱,对国家的治理越来越不上心,但权力始终控制在玄宗手中。

安禄山得宠一定程度上和他贿赂杨国忠有关系。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堂兄,两人关系非同寻常。李林甫当宰相时,虽然李林甫为人奸猾,但他对安禄山是比较警惕的,安禄山对李林甫也多少有些害怕。杨国忠当上宰相后,安禄山通过贿赂杨国忠,让朝廷放松了对他的警惕。

而且,正是在杨国忠当政时期,他把朝廷弄得很混乱,贿赂公行,正人君子被摈斥不用,贪残小人只要贿赂杨国忠,给杨国忠当走狗,就能飞黄腾达。所以,在当事人看来,杨国忠就是最大的国贼,是他当政时期把国家搞乱了。

安禄山造反之前,已经有很多人提醒唐玄宗,安禄山可能会造反,要提前预做准备。但杨国忠始终认为安禄山不会造反,所以压下很多揭发安禄山的奏章,不呈送给唐玄宗。安禄山叛乱后,本来哥舒翰是可以在洛阳外围组织防线,遏制叛军的蔓延。但杨国忠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又撺掇玄宗,不断催促哥舒翰出战,导致哥舒翰兵败。

唐玄宗在洛阳失守后,又不得不匆匆忙忙的决定逃往四川,杨国忠、杨玉环兄妹随行。刚从长安撤出来的时候,随行的队伍比较庞大,行进速度很慢,扈从的禁军又要承担很多杂役,所以都有怨气,很不满。

沿路上,不断有人向玄宗弹劾杨国忠,认为杨国忠应该对安禄山叛乱负责任,现在到了这个地步,必须杀安禄山以谢天下,才能挽回人心,平定叛乱。玄宗一度被说动,有杀杨国忠的意思。杨国忠得到消息后,找到杨玉环,杨玉环又找玄宗哭诉,玄宗又改变了主意。

杨国忠小人得志,自然是一贯嚣张跋扈的。即便是跟随玄宗逃亡,也还是保持着一贯的作风,不把禁军当人看。走到马嵬坡的时候,禁军和杨国忠发生冲突,杨国忠斥责禁军,愤怒的禁军认为是他把国家害到了这个地步,所以杀死了杨国忠。

从性质上来说,杨国忠当时还是宰相,禁军在没有得到玄宗同意的情况下,就杀死了他,这就已经是叛乱了。所以玄宗一开始是很愤怒的,但他很快就明白了,现在他要安全抵达四川,没有禁军扈从是不行的,所以默认了事实。

禁军当然清楚自己这种行为意味着什么,所以禁军也很怕玄宗秋后算账。尤其是如果杨玉环还在玄宗身边,如果她将来劝说玄宗为杨国忠报仇,他们都不会有好结果。所以,禁军将领陈玄礼代表禁军,要求玄宗赐死杨玉环,以绝后患。

肯不肯赐死杨玉环,对禁军来说,主要是一个态度问题。玄宗宠爱杨玉环,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如果玄宗肯赐死杨玉环,这就是说,玄宗重视禁军超过对杨玉环的宠爱,也就是说,将来不会秋后算账,追究禁军造反的责任。反之亦然,如果玄宗拒绝赐死杨玉环,则很难让禁军安心。

玄宗当然清楚自己当时的处境,如果不赐死杨玉环,禁军哗变,他的安全就很成问题了。所以,他迫不得已,只能接受禁军的要求,赐死杨玉环。

顺便在这里说说陈玄礼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陈玄礼是这次兵变的主谋,其实未必然。陈玄礼作为禁军将领,是玄宗比较信任的人。即便他对杨国忠和杨玉环早有不满,他也没有必要在这个节骨眼上给自己拉仇恨。毕竟,胁迫皇帝处死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这是要让皇帝记恨一辈子的事。除非他是准备彻底和玄宗闹翻,否则没有必要这么做。

所以,我更倾向于认为,杨国忠和禁军发生冲突后,被禁军杀死是偶然事件,事先并没有预谋。毕竟这是在逃亡的路上,当时的情况可能比较混乱。而陈玄礼可能是当时禁军和皇帝都比较信任的人,适合在两边斡旋,维持局面,所以才由他出面,向玄宗提出了赐死杨玉环的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嵬坡兵变[历史事件]
能够颠覆半个唐朝,入宫16年的杨贵妃,到底是死于谁手?
跟随唐玄宗长达四十五年的大将陈玄礼,为何在马嵬逼唐玄宗杀死杨贵妃
谁才是马嵬兵变的主谋?看了大将陈玄礼的结局,答案呼之欲出
杨玉环死因的另一种推测
大唐兵变马嵬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