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震惊!ADC类药物牛到连脑转移、骨髓转移都能控制

HER2扩增可见于15%~20%乳腺癌。HER2+乳腺癌患者易于发生中枢转移,导致生活质量降低,预后差,对系统治疗反应不佳,生存常不足6个月。抗HER2靶向治疗极大改善了患者生存。

随着药物研发进展,抗体偶联药物(ADC)显示出强大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成为近年来当之无愧的明星药物。文献报道一例HER2+乳腺癌伴脑、脑膜、骨髓多发转移患者,二线治疗失败后,接受三线ADC药物治疗获得了良好反应。

病例详情

患者 女性 60岁,于20194月因右乳肿物和乏力入院。体格检查显示右乳中心区域3.0 cm质硬不规则肿物,乳头内陷,右侧腋窝多发肿大淋巴结。

化验显示血红蛋白降低(48 g/L,正常范围:110-150),血小板降低(39×109/L,正常范围:100~300×109),癌胚抗原(203.70 ng/mL,正常范围:0~5),CA125(2267 U/mL,正常范围:0~35)和CA15-3(4754 U/mL,正常范围:0~25)升高。强化乳腺核磁和CT显示右侧乳房恶性肿瘤,多发淋巴结及骨转移可能(图1)。

1 影像学表现(ABPET-CT;(C)乳腺强化CT;(D)脑核磁;(E)腹部核磁;(F)脑核磁

右乳肿物粗针穿刺显示Ⅱ级浸润性导管癌。免疫组化(IHC)结果:ER80%),PR-),HER23+),Ki-6720%)。髂后上棘骨髓活检组织和IHC发现转移性肿瘤细胞(腺癌),ER+),PR-),Ki-67(<5%),CK-pan+)。

患者为绝经后,未行血液激素检测。PET-CT证实右侧乳房恶性肿瘤(30.1×25.3 mm2SUVmax 5.2),伴多发淋巴结,骨转移,可能转移至胸膜和肝脏(图1)。增强脑核磁显示双侧额叶及右侧小脑多发结节,伴脑膜强化(图1)。但是神经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为无症状脑或脑膜转移。分期为cT4N3M1 Ⅳ期。

患者为绝经后,未行血液激素检测。PET-CT证实右侧乳房恶性肿瘤(30.1×25.3 mm2,SUVmax 5.2),伴多发淋巴结,骨转移,可能转移至胸膜和肝脏(图1)。增强脑核磁显示双侧额叶及右侧小脑多发结节,伴脑膜强化(图1)。但是神经体格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为无症状脑或脑膜转移。分期为cT4N3M1 Ⅳ期。

患者接受输血,促红细胞生成素,唑来膦酸等支持治疗。一线治疗方案为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醇Q3W,共治疗3周期。由于脑转移灶进行性增大,患者接受脑放疗。之后由于紫杉醇导致过敏,方案更改为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白蛋白紫杉醇Q3W,共治疗23周期。强化核磁显示脑转移灶减小,PET-CT显示右乳肿物缩小至直径18 mm。疗效评价为部分缓解(PR)。之后由于白蛋白紫杉醇发生3级神经毒性,行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维持治疗。

但是5周期维持治疗后,PET-CT显示脾实质结节形成,伴糖高代谢。ER成像仅可见部分骨转移病灶,显示瘤内及暂时性ER表达水平异质性。同时CA125237.8升高至713.3 U/mL。乳腺肿块增大至33×25×18 mm3,脑强化核磁显示小脑结节增大伴周围水肿。评估为疾病进展(PD)。

患者接受曲妥珠单抗+吡咯替尼+卡培他滨二线治疗。尽管予以洛哌丁胺以防腹泻,并将吡咯替尼剂量调整为320 mg,患者依旧发生3级腹泻,1~2级呕吐和1~2级手足综合征。CA125持续升高,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PET-CT提示脾转移增大,糖代谢水平更高,提示PD

之后,患者接受抗HER2 ADC药物RC48三线治疗,共12周期。脑及腹部核磁显示疾病稳定(SD)(图2),乳腺超声显示乳腺肿物体积减小至25×12×20 mm3CEACA125CA15-3水平进行性下降,2个月内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RC48安全性良好,未出现明显药物毒性,仅出现1级肝损伤和和1级乏力,对症治疗可良好控制。目前患者生存已经超过3年,而且生活质量改善,继续随访中。

2脑核磁(A-ERC48治疗前;(F-JRC48治疗后

病例讨论

患者乳腺癌多发转移,具有骨髓受累导致的严重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无症状脑膜或脑转移,肝转移,一般状况差,治疗颇具挑战。对于HER2+/激素受体(HR+转移性乳腺癌(MBC),NCCN指南推荐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紫杉醇一线治疗,双重HER2阻滞和内分泌治疗仅用于不能耐受化疗患者。内分泌治疗耐受性良好,但是起效缓慢。最终患者接受了标准治疗,但是未发生明显骨髓抑制。

脑膜转移难治,脑转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OS)常不超过13个月,而脑膜转移患者仅为6个月。指南共识推荐对于颅外快速进展的患者给予系统治疗,之后行脑部放疗等局部治疗。患者接受双重抗HER2治疗及脑部放疗后得到控制。

随着一系列研究数据涌现,抗HER2 ADC药物已经改变了HER2+MBC的治疗格局。ADC药物结构包括针对靶点的抗体,连接子和载荷细胞毒药物,可将细胞毒药物特异性运输至肿瘤细胞内。HER2是乳腺癌、胃癌等多种实体瘤的常用靶点,不仅特异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而且可高效介导ADC药物的内吞作用。

基于EMILIA研究,T-DM1已经成为HER2+MBC的标准二线治疗方案。而新一代ADC药物多采用可裂解连接子,显示出旁观者效应,优化药物抗体比等参数,因而具有更佳疗效。T-DXd目前风头正盛,在HER2阳性和HER2低表达乳腺癌中均显示出可喜疗效。RC48包括抗HER2抗体,可裂解连接子和MMAE毒素,被授予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醇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突破性疗法。临床研究数据显示RC48治疗经治HER2阳性MBC的反应率近40%,安全性良好。该病例证实HER2 ADC药物可为耐药HER2+MBC患者带来持续获益。

近来研究发现ADC药物和PD-1/PD-L1抑制剂具有协同作用,联合临床研究正在积极开展。此外,SYD985ARX788等新型HER2 ADC药物临床试验也在积极进行中。期待更多ADC药物可以为肿瘤患者带来更为惊艳的疗效和良好生活质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向乳癌朋友介绍一种新药
关于肺癌脑转移,你有必要知道这六个问题
ASCO 2020丨昨天、今天、明天——徐兵河教授谈新型ADC药物带来的新希望
肺癌病人头痛、呕吐,脑转移的可能性要警惕!怎么查?怎么治?
乳腺癌术后肺转移有良方吗?
胃癌晚期出现腹膜转移、腹水,还有什么办法治疗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