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癌2例

 讨  论

集合管癌起源于肾集合管或 Bellini管上皮细胞,占所有肾细胞癌的1%~2%,预后较差。 肿瘤以肾脏间质为支架沿集合管扩散浸润。常破坏肾盂肾门结构,是主要的高度恶性 肿瘤,诊断时多为晚期。发现诊断时约有55%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21%的病例有肾静脉或下腔静脉侵犯。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平均55岁,男女性发病率比例约2:1。患者常有腹部胞疼痛、季肋部肿块和血尿的表现。

—在外科标本中,(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通常是有明显的假性包膜肿瘤呈不同的形态从灰色到黄色、棕色或深色的颜色棕色,取决于瘤内的程度出血肿瘤通常具有易碎的一致性和较大的肿瘤可能有纤维化和病灶坏死和/或囊性变。与肾瘢痕相关的肿瘤或PRCC相关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经常表现出多义性。—I型:乳头表面覆盖单层细胞,胞质较少,有巨噬细胞和沙砾体,细胞分化级别低,I型者多灶性病变常见。II型:乳头表面覆盖假复层上皮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细胞分化级别高。病例2中可见透明细胞,故最后诊断为透明细胞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2-4-30病例
病理学:肾细胞癌(肾癌、肾腺癌、透明细胞肾腺癌),肾透明细胞癌
肾脏病例分享-肾透明细胞癌
肾透明细胞癌病例赏析
病例分享89 肾 低级别嗜酸细胞肿瘤
肾嫌色细胞癌的 CT 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