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心中的老师

最近听到某学校有老师被骂气得不上课的情况,我感觉很是诧异,也深表同情和理解。听到这种情况,我在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学生的过错还是老师的过错?怎么样会更好?

我心中的老师,首先是眼里有学生的。我们教的是书,老师是教书的,但,我们育的却是人。很多时候说,教书育人,他们是分不开的。严格地说,没有育人就称不上教书。因为没有育人的行为,是不符合教师的身份的。

老师如果只一味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完不成就轻则谩骂,重则抬手打人,说的是都是为了学生,爱学生才管学生。可是,平心静气想一想,老师们爱的到底是完成任务,还是活生生的有差异的个人。

学生是不同的,智商有高低,家庭环境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不同,父母性格不同。所有孩子今天的样子,都是孩子父母几十年生活积淀的精华和孩子个人努力的结果。没有天生优秀的孩子,只有培养出来的精英。一个学生的现状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当老师们面对几十个学生个体时,老师们有调查学生的成长背景吗?有对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做出评估吗?

分层教学的提法很久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真正做到了吗?或者有考虑吗?面对一个父母素质高,家庭环境优越,一个本身很优秀的孩子,和一个父母离异,跟没有任何文化的爷爷生活的问题孩子,老师们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吗?老师们可以布置同样的作业吗?老师们应该有同样的预期吗?显然,这样子做题,老师们会选择不会,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注意到了吗?老师们真正落实了吗?

老师们如果眼里有学生,心里有学生,口中有学生,学生一定会认可老师的。对于常年被称为“问题”孩子的学生来说,他们最不缺乏的就是冷漠、忽视、嘲讽、打骂等各种“特殊”待遇,如果老师们继续用这种方法,肯定会收效甚微。如果老师们装着对学生好,学生是能感觉到的。但是,如果老师能真正地对学生好,关心学生们,尤其关心学生们的心理动态,给他们以人文关怀,让他们能感觉到温暖,学生是有感知的。

说到底,最简单的一句话,老师教的是教材还是学生,这是判定一个老师是不是做教育的区别。老师对学生有没有爱,是区别真正做教育还是只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区别。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包含了教育的真谛。

我理解的教育,没有高大上的理论,没有动人的言语,没有声嘶力竭的口号呐喊,只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心里想着学生,口中叫着学生,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学生。说出的是育人的温柔话儿,不是横眉冷对,不是掐腰打骂,而是对学生温情脉脉,把学生当成他本来的样子看。他智商低,就请降低标准,他智商高,就提高目标,要爱学生,朝着人的目标去培养。

作为一个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的老师来说,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智商、不同性格的学生,一定会智慧地,理智地、专业地和学生相处,一定会把书教好的同时,育人做得更好。

希望更多的老师站稳三尺讲台,享受三尺讲台,给教育事业真正做贡献,做真正的教育,培养出真正的全方面发展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师和父母是聪明孩子的最大杀手
关注孩子的生命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学生想补课,老师问了两句话,就把他赶走了
为什么很多父母觉得,学校老师的水平还没有培训班老师的水平高
在寒假做这些,让你悄悄变得更优秀
教育无小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