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  【5号仔】   邦加的鱼哪里去了?

发表时间:2013-06-05 22:58:48  

本号转移注册号资料更新,令一部分读者不清楚怎样阅览全部消息,以下视频作了有关步骤的介绍,谢谢大家提问及关注。

邦加随处可见的原生态无敌海景,远胜于旅游胜地巴厘岛与龙目岛。而且其渔业资源丰富,邦加人以前吃鱼虾蟹不用愁。但近十年八年,海鲜都运至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加上越南渔船的入侵,以及日本冷冻船,将渔民海上刚刚捕捞的渔获都收购殆尽,邦加人现在吃的都是较小的,除非在勿里洋沙横等沿海小镇。

  邦加人嗜鱼如命,在邦加生活的华人饭桌上,一日三餐有鱼有蝦。无鱼不食,无鱼不欢。邦加人的家庭孩子多,每天晚饭,妈妈或者大嫂给孩子盛一碟饭,扮半条"红参鱼",淋上两羹匙蒸鱼的酱汁,让小孩奉着饭碟到屋外,边遊戏边吃饭。孩子们吃鱼不小心,鱼骨卡喉,自己伸小手往口腔掏,自个儿"搞定",人人都是这样。

   勿里洋在邦加島的东北部,面对中国南海,印度洋的鱼群要进出"七洲洋",必須游经邦加海域,自然就滿海是鱼蝦了。 

八十六岁高龄的张石安老人家说:四十年代,邦加的鱼获很丰盛的,人们空着手去五号巴力的海唇走一遭,都可以有收获。那里的滩塗有海螺、扇贝、象拔蚌、蛏子、贵妃蚌,比如今的海鲜酒楼的花样多了,腑首可拾,近乎取之不尽。

勿里洋的大蛤蜊罗干(Lokan),用香茅煮汤,奶白色的汤水,味美可口,有人在邦加品尝过,至今难忘。

下到一米多深的海里,那青口、带子是一串串,一堆堆的,潜下水里拔一串就有三五斤。马鲛鱼也会跳上沙滩上,鲨鱼不袭击人。沒听说过鲨鱼咬伤人的天下奇闻。

老人家说,五号巴力在"日本手"只有一人饿死,是拜托了海产丰富的福。当年虽然大米奇缺,木薯充饥,但有海产食物,营养还是充足的。

经历几十年后,丹绒·古达的鱼类已经稀少。

   五号人有三分之一靠"讨海"生活,据说五号大伯公灵验,百年都未出过大事故,遇过险的是叫傻汉的青年。那天傻汉钓马鲛鱼,张大风帆让舢舨破浪矢航,马鲛狠命的追逐鱼饵,半个钟不到就钓上十几条大马鲛鱼,每条鱼足有二十斤重,傻汉哪肯收手,得意忘返了。

热带海洋里,老天爷的脸说变就变。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大浪迎头盖下,舢舨翻了。本來师傅教落,第一时间抓住木槳,他却不舍得象木桨那样的马鲛鱼,左手一条鱼,右手一条鱼,伏在被巨浪打翻的舢舨底。

马鲛鱼,邦加马来文是Ikan Makau,正式印尼文是Ikan Tenggiri,印尼人对它的钟情,多于三文鱼。

肉厚少骨,肉质鲜美,是制作鱼丸、Otak-otak(烧烤蕉叶鱼茸)、炸鱼片(Kerupuk Tenggiri)及咖喱鱼块的绝美材料。

待到雨过天晴,风平浪静,他把船翻转來,马鲛鱼也还在,还高兴一阵子才想到木槳没了,风帆没了。蹲在三板上看海岸的远山越來越模糊,偶尔远处也有风帆的影子,他的嗓子都喊哑了,也呼天不应叫海不灵。

舢舨随波逐流,荡漾着飘向中国海。天黑了,满天星斗,他躺在三舨里,头枕着马鲛鱼,眼望着"七姊妹"星座,心倒踏实,仙女会救他的。

太阳把他灼醒,又渴又饿,但他这时记得师傅的话了,"渴海水会没命",他还是闭上眼晴,"到天黑了就好,七仙女出來了会看见我,救我"。想着想着又睡了……

一早出门的渔民都回家了,不见傻汉回來,汉爸在锡矿上夜班,汉妈急了一夜,哭了一夜。待汉爸下班回到家,汉妈说声"傻汉还没回來",扒在汉爸身上豪啕大哭。

马鲛鱼打成鱼茸,也可以加上黄姜粉及椰浆,做成鱼松(Semblingkung)。

汉爸不是神仙,又有什么办法?沉默了一阵,"快劏阉鸡,给大伯公装香。"拜神!是他力所能及的事,也算有个交待。

一个星期了,傻汉的父母兄弟都失望了,找了"地理先生"择日子,准备将他的衣物放在棺材里安葬入土,所谓"衣冠冢"。

就在这天下午三点钟,邦加锡矿收到星加坡打來的长途电话,说是矿区五号巴力一个自称傻汉的人遇海事飘上孤島被人救起,当地人租了快艇送他回Batu atap(五号巴力海岸)。

消息传出,全巴力人奔走相告。锡矿派了五辆卡去把人们送到海滨欢迎傻汉。傻汉到家已凌晨了,人们完全没有了睡意,他的家被村里人挤得水洩不通。大英雄傻汉坐着,回答着村民的慰问,把事情的经过娓娓道來。

傻汉也不知道他飘流了多少天,那日子只是睡觉,睡了就不知道饥渴,常常有令人高兴的梦。也没法记住做过多少次梦了。

他正梦见自己被人推进了砖窑去,感觉到浑身火燎燎热得难受,拔腿要冲出砖窑,醒了。啊,蓝天白云,还有椰林!他冲出生天了,挣扎起來爬到岸上。

 勿里洋丹绒·古达海滨的擎天椰子林。邦加的椰子树普遍较高,品种问题。

这里的椰树比邦加岛的矮,一人高的树桿上已挂着椰子,个头虽小,解渴充饥还是顶事的。傻汉扯了两个椰果,拿到礁石上砸开,喝椰水吃椰肉,饱了就到树荫里睡觉。

他并不紧张小舢舨了,这害人的东西……他真有点埋怨它,要没有它,他怎么会出海钓鱼呢?

傻汉是在梦中被人叫醒的。他睁眼看见的皮肤棕色头发卷曲的土著人,讲印尼话。五号人傻汉沒见过大地方,印尼话是不通的,只有用手指指被海浪冲上沙滩的舢舨,土著明乎所以,把他带回漁村,给換上印尼族人的服装,晚上盛晏招待,载歌载舞的为他庆祝获救。

第二天以后,就轮着在村民家吃饭。士著好辣椒,饭菜都劲辣,辣得傻汉每每吃饭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土人的安慰话问候话傻汉听不懂,总是一味点头。

"拿督"(Natu 酋长)请吃,饭菜也辣,也是吃着吃看就抹鼻涕擦眼泪,"拿督"一把年纪了,善解人意,问傻汉,"想家吗?"傻汉一个劲点头,以为是有礼貌回答了大人物的话。

邦加特产Ikan Kerisi,是一种肉质鲜嫩的小红鱼,很合适于碳烧。

"拿督"人好,很有耐性,指手划脚问傻汉家住何方,傻汉也猜出"拿督"的意思,在也上歪歪斜斜画出"TTBp5"字样,这字不是读书学來的,邦加的车大都有的公司字号,傻汉不傻,家住地址怎会不懂!"拿督"派人张罗把傻汉送回邦加,又到新加坡打长途给锡矿接人,真的送佛送到西。

傻汉从此不去出海钓鱼了,他改行割橡胶。世上也真有"怪事",傻汉有时会"神灵附身",成了巫医。他一"入定",就操流利的巫拉友语(Melayu),女声,聆听了病人的病情(须翻译),会告诉病人须到什么地方拜祭,吃什么草药。还真的药到病除。

他不收钱,在诊完病给神仙一杯咖啡,他代喝,唱下咖啡后,清醒,又是凡人一个,村民还是叫他"傻汉。

 荷兰人的邦加锡矿公司从美国买來二十艘万吨级挖呢船,把邦加島來了个倒海翻江。他们用挖泥船採矿,在沿岸三五公里的海床,把冲积沉淀的海泥挖上船,在船上洗矿,把废沙泥漿全排放到海里,搅得周海有如混沌初开,几乎无生态可言 。捕鱼得划船到十多公里的外海才能有收获。渔民的鱼获減少那是很自然的事了。

邦加人高木棟先生重事海洋资源研究多年了,和我讲了许多渔业的知识,使我大开眼界。

印尼渔民多数使用机动渔船,但还是落后于附近几个国家越南与马来西亚,更甭说日韩与中国。

他说:邦加海域的渔场和中国海域相连接的。长江口珠江口海域渔业在历史上很发达的,舟山群岛更是著名的渔场,渔产丰富。但近代也和邦加一样,渔获在遂年减少。

六七十年代,日本,台湾,香港的捕捞技术很高,回遊的渔群都被一网打尽。八十年代中国渔政实行休渔期制度,在每年的八月禁渔一个月,鱼群有所改善,但效果并不显著。

近年,西太平洋各国的大型拖网船,巳经不需要到舟山或西沙这些中国海域了,他们就守在印度洋、太平洋通向南中国海和东海的通道,捕捞着南北回游的渔群。

菲律宾南部与印尼苏拉威西的海峽,菲律宾北部与台湾间的巴士海峡,正是太平洋鱼群进入中国南海和中国东海必经之海域,一年四季都有多国渔船作业。经过多年的滥网滥捕,渔获量也都下降了许多。

邦加与苏门答腊、廖岛群岛沿岸的海上Bagan,即是渔民搭建的捕鱼架子。通常是夜间去打捞挂在架子下面的笼、网及鱼窝等渔具,凌晨回到岸上,即刻买给海鲜收购商。但这些原始的捕捞方法,已经落后,抵挡不住外国拖网船的夹击。

六七十年代,回中国大陆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邦加人,久别的同乡相会时,问候话里常常是,"你们那里多鱼吃吗?"如果在内陆省份工作,听到"鱼"字口水还会流出來。

被安置在广西农垦的邦加人就幸福多了,农场是用海鱼做肥料,一卡车一卡车的冻鱼从北海市运回來,挑上山上往橡胶树下丟,每年消耗的海鱼上万吨计。

邦加归侨最喜欢买这些冻鱼,一角五分一斤,还可以挑挑拣拣,龙鲤、马鲛、西刀、巴冷、青鱼,应有尽有。

农场出车去北海二百公里,装滿鱼回來也深夜了,归侨们忘了一天干农活的劳累,等候着车队归来,选那些上乘的冻鱼,连夜加工。做鱼丸做鱼片做鱼肉松(samber lengkung),忙个通霄达旦。连土生土长的干部工人,也有样学样,喜欢吃鱼了。

不过,大家的收入很微薄,拉回來的鱼经过肠胃回归自然的,与直接填到地上的数量比较起來,只占极小的分额。

广西北海渔业公司是六十年代后才组建远洋捕捞船队的,当年外国的和港台的渔船密集的在北部湾和南中国海捕涝,"我们不捞回一点,对不起祖宗"。

渔业公司是国营企业,屬"农林衰(水)"系统,捕回的鱼销售很困难,广西五市城市人口不过百万,收入又低,沒有吃海鱼的习惯。

交通运输工具落后,没有冷冻车辆和设备,从北海运一卡车冻鱼到玉林市,净是失水已损失近40%,卖鱼亏本,食品公司干不了。鱼获必须卖出,渔业公司才能坚持去做"对得起祖宗",的事业。

只好在系统内部把钱从左手交给右手,王震部长(农垦部)给钱农场买鱼做肥料施橡胶树,这样才能让渔业发展起來。

北部湾盛产赖尿蝦,现代人吃这怪物津津有味,那是"游水海鲜",当年一网就可以涝起十吨八吨,并不值钱。赖尿蝦被网上船就死了,氨气味一挥发,薰得人眼睛也睁不开,谁也不吃这玩艺。只有做肥料。人类争夺资源就是那么实在,我祖宗的东西,丟了也不能给你。

   美国超市的东南亚与南美洲海洋鱼肉。

现在邦加島的鲜鱼也蛮贵的,比广东还贵。广东的海鱼大多是从印尼输入的,沿海的数百艘千吨级的中国鱼船就在苏拉威西的外海抛锚,收购当地漁获运往国内。

当然必须取得印尼政府的捕涝许可证书,付费不蜚。一年十万到五十万美元的费税。当然,上有正策,下有曲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也。

   本世纪,要在大洋里找到鱼群下网已不容易,用尽了雷达、声纳、強光等高科技手段,也无济于事。

印尼的渔民,发明了建造人造鱼窝的办法,提高了他们的渔获产量。他们用椰子叶、棕榈叶梱扎成直径十多米,高二三十米的园柱形篱笆,用锚缆沉在海中固定起來,鱼窝离水面十到二十公尺,每个鱼窝的建造费需五万元人民币,很经济的。

鱼窝在深水里不怕风浪,也不影响轮船航行,在海面上也看不见形迹,用卫星定位系统确定经纬度,不知情的渔船是找不到人家鱼窝的的位置。

邦加渔民的渔网又叫Pukat,因陋就简而成,彰显聪明才智。

鱼窝的椰树叶棕榈叶在海水里泡上数月以后,就会附着无数的微生物和海洋生物,引來许许多多的小鱼居住,也诱來鱼群觅食,鱼窝主人定期过來,通过卫星导航找到窝点,在黎明四点钟,开亮数盞三千瓦的射灯照到海水里,鱼群就会在渔船周围遊戈,这时就下网,开足马力把拖网牵引上船。一般可以网到四十吨渔获。

有经验的渔民都在黎明四点钟下网,这个时段鱼肚里的食物消化光了,捕捞上來的鱼较容易处理,不易腐烂。建设好一个鱼窝,就等于在洋上有一个自己的鱼塘,什么时候想去捕捞都行。

印尼人叫Bubu的鱼笼,由竹子或藤类做成。

不是附近的岛民,没资格建造渔窝,可以同当地人买鱼,也可以购买捕捞权。

那里的海域很大,数千公里范围,也有人专事侦察窝点座标,将情报出卖给外国渔船。菲国和印尼公务船游戈护渔,常常驱赶或抓扣外国渔船,一般情况都可以用钱解决的,只要不上升到外交事件,各方都有利益,合作愉快。(本号图片编辑 乔声)

阅读(1311) 评论(13)

最新评论

蓝色的海洋  2013-09-03 15:44:13

· 

5号仔的“邦加岛的鱼哪里去了”写得确实一个个非常真实且十分精彩的人间故事。我父亲高氏出身邦加岛,我确信他经历过了5号仔笔下邦加岛上世纪40年代那段有趣的“左手一条鱼,右手一条鱼”“满海是鱼虾”靠“讨海”的历史生活画面;而5号仔笔下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西农垦场“用海鱼做肥料”“一角五分一斤”“选那些上乘的冻鱼,连夜加工”做美味可口宵夜的场景确在我眼前重现......完成了为圆中国梦添砖加瓦的历史使命,我有幸重返印尼续唱无尽的“渔歌”了...

· 

谢谢5号仔,你笔下的“渔歌”把我带到遥远的回忆,带到蓝色的海洋......

阿盼 2013-06-07 17:48:56

谢谢你,五号仔哥。

好像你是说故事的料,随口说出来就那么引人入胜。

佩服!

豬仔女兒 2013-06-06 21:39:22

文思潮湧的【5 號仔】師兄,佩服!

思佳 2013-06-06 18:46:22

5號仔,文筆不錯,欣賞。

溫典育 2013-06-06 17:32:18


      "五號仔"一落網就一鳴驚人,連續發表的有關邦加鄉土文學相當受落,稱得上是邦加歸僑中的"小沈從文"。本月三日,在邦加勿里洋籍鄉親歡送羅德山董事長離港的午宴上,我見到"五號仔"與老鄉們談笑風聲,邊聽邊做筆記,他對我說這些故事就是其寫作的泉源。原來其知識如此淵博,是靠平時從民間點滴收集過來的。午宴後,他與我告別說要去惠州,我當時才獲悉他在那裡有間工廠要打理。他利用下班後挑燈夜戰寫文章,實在辛苦,向"五號仔"致敬致謝!

5号仔: 说辛苦不敢当,要谢"五号老头"。那天温老师听两个八十开外的"五号老头"说的真高兴,从"日本手"饿死阿堂"讲到"傻汉",讲到"念神"、"落同",内容丰富呢。还有"星古"、"老伯姆"、"挖战豪"待续。

世世幸運 2013-06-06 11:04:17

5號師兄  早安, 你對魚那麼多的品種, 如此熟悉, 佩服佩服!  不過,我喜歡吃的瀨尿蝦, 香港人叫[富貴蝦], 用來作肥料, 未免太可惜與浪費吧,現在稍為大一點的, 煮熟了, 都要HK$200.-以上了.  我以為澳門與長洲才有[馬鮫]原來邦加也有.  多謝你的分享   

· 

5号仔: 我看了你在"山顶"的图片,很悦目。在评论栏上我还写不上字,特在这里说说。

牛仔 2013-06-06 10:37:12

今早浏覽【5号仔】这篇帖子時字体小得我要用放大鏡來閱讀,哈哈,很快便改了,很好。雄兔、保哥、米糕粄你们放心,我已开始收集其文献,在我会会訉中發表。

· 

5号仔: 咱们都得谢谢阿保前辈言传身教。

不變紅心 2013-06-06 10:31:20

看過電視節目,講述現代化捕魚作業方式,效率非常高。但如此捕魚法,不很久的將來,全世界將會無魚可捕了!這個警告,不知各國政府有無重視?至少5號仔說現在的邦加的魚,不像以前那麼多了…

· 

5号仔: 听了几遍您的《自驾遊随想录》,很有徐霞客风格。我是下载后让软件念的,听起來象《徐霞客遊记》。

米糕粄 2013-06-06 10:17:14

[5號仔]兄,你好!讀了你幾篇文章後,開始慢慢認識你!你的記憶力還很好,記得許多邦加地區發生過的許多事情。這一篇裡,你對漁業也很熟悉,很佩服你呀!

· 

就像[保]兄建議的那樣,趕緊把你過往記得的那些事情記錄下來,你的帖子定會成為蘇南,特別是該地區華人、邦加人的重要文獻!加油呀!

· 

5号仔: 5号仔看了前辈的"黄天顺旋风"剧照,实是难得的艺术作品,旋即贴上QQ空间了,还没问准前辈,特此报告!并请指教。

廖沙 2013-06-06 09:46:39

谢谢5号仔分享!鱼窝印尼人好像叫RUMPON,所用的树种也相当有学问。

· 

5号仔: 泡在海里长时间不能烂,可见材料过得硬。

阿保 2013-06-06 09:21:15

「5号仔」貼出問:「邦加的鱼哪里去了?」昨晚夜半子時貼出,魚當然躲在「魚窩」睡「覺覺豬」去啦!什麼「龙鲤、马鲛、西刀、巴冷、青鱼」和「赖尿蝦」。哈哈哈哈!

· 

「雄兔」建議「出書」,當今花點錢「印書」易過借火,但印了誰去發行?出版社不會做賺不到大錢的事。花錢印了自己的心血,又得到處求姑奶奶,求老爺大叔賞面免費讀一讀!唉!

· 

還是在「僑友網」吹吹水,大把老頑童追著看好!「僑友網」當事者如果有心,學「友網」把好的作品搞成「專輯」,一方面讓老頑童容易看,一方面也可等緣份到時,給好心的出版社「看上」,哈哈!萬事大吉矣!

· 

5号仔: 阿保哥说的是,5号仔莫搞,"笑死能"的事。

雄兔 2013-06-06 00:12:26

我曾經在廖內的P.Karimun呆過一段日子,當地的華人有許多是以漁為生,他們也說現在漁獲已大不如前了。生態的惡化,難道不是人類自作自受?可悲又可憂!

雄兔 2013-06-05 23:55:17

5號仔前輩:相信您肚子里裝滿無數真實而精彩的故事,建議您選編出書,讓華僑史多一些記載。謝謝分享。

· 

5号仔: 谢谢"雄兔"师兄弟夜读敝文。出书?5号仔的脑可不夠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上最大的捕渔船,4亿造1艘,看到捕鱼过程,真为鱼捏把汗!
威海渔民出海打渔归来有收获
宁波咸祥时令海鲜“年历”
潭门,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小镇
人文启迪‖海南港口的渔民文化
海南都有哪些渔港?各自都有什么特色?请看这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