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溥仪从藏在衣服里带出皇宫的行书,被禁止出国展览,揭露出唐代诗人的风流韵事,原作写给13岁少女!

1924年,冯玉祥攻占北京城,溥仪被限令在两个小时内搬离紫禁城。在仓皇之中,面对众多皇宫珍宝,溥仪只能选择个别极其珍贵的宝物,将其偷偷带出紫禁城。

根据后来溥仪本人的回忆录记载,有一件行书真迹,乃是他偷偷放在衣物夹层内,才偷偷带出皇宫的。这件行书,就是唐代被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杜牧,留下的唯一一卷书法作品《张好好诗》,现在这件作品被列为一级文物,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被禁止出国展览。

这件作品为什么如此珍贵?清代包世臣一语道破:

“书之烂漫,由于力弱,笔不能摄墨,指不能伏笔,任意出之,故烂漫之弊至幅后尤甚”。

意思是书法必须笔力强健,展现出神完气足的状态,而杜牧此书“结法率易,格致散乱,而不烂漫者,气满也。气满由于中实,中实由于指劲,此诣甚难至,然不可不知也”。

《张好好诗》中有许多叉笔,有些地方也看似散乱,但其散乱而不烂漫,就是因为“指劲”气满。

《张好好诗》可谓是唐代书法气格的巅峰之作。并且它还记录着诗人杜牧和歌妓张好好之间的一段风流韵事。

唐大和二年(828年),杜牧与张好好初识于江西观察使沈传师的府上,杜牧倾心于张好好的色艺双绝,张好好仰慕杜牧的风流倜傥,两人一见倾心,当时张好好只有十三岁。只可惜张好好只是一个卑微的歌姬,无法主掌自己的命运,被沈传师的弟弟抢先一步纳为小妾,两人囿于礼教爱而不得。

“孤灯残月伴闲愁,几度凄然几度秋。哪得哀情酬旧约,从今而后谢风流”

这是张好好出嫁时留下诗,一入侯门深似海。六年以后,杜牧与张好好在洛阳街头不期而遇,张好好已被抛弃沦为当垆之女。一时间倍感交集,过去种种涌上心头,杜牧挥毫写下了这卷行书《张好好诗》。

我们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做到原作纤毫毕现,希望对您的书法学习有所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牧写给妓女的一首诗,曾被废帝溥仪带出皇宫,惊艳1000多年
唐代诗人杜牧仅存行书墨迹欣赏
欧阳询的一幅巨幅真迹,流传了一千多年,溥仪仓皇出逃都带着它
唐朝风流才子情书曝光,竟无意泄露书法秘诀,薄仪将其随身偷带出宫,如今被禁止出国展览#书法 #张好好诗 #行书 #杜牧 #王羲之
溥仪第四任妻子#溥仪#清朝#伪满皇宫
伪满皇宫溥仪文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