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件“教科书字典”式草书法帖,竟出自一位太上皇之手,赵孟頫只有其三成水平!

古代皇帝个人的喜好可能会对一项艺术发展,或者一位书法家的个人命运在一定时间内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秦始皇要求焚书坑儒,大量的儒家典籍被毁;李世民大力推崇王羲之,倡导书法教育,建立“以书取仕”的制度,客观上极大地推动了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

南宋开国皇帝赵构在书法发展史上也是一位至关重要的人物,他的书法水平,甚至超越了自己的父亲宋徽宗;对赵孟頫的书法产生了尤为深远的影响。

马宗霍先生在自己的《书林藻鉴》中记载:“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学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最后作孙过庭字,而孙字又盛……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其风靡有如此者”。

宋高宗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基因,同时在书法上付出了超乎超人的努力,这位五十年间未尝一日舍笔墨的书法家皇帝,在当时就是引领书坛时代潮流的人物。

宋高宗死后,南宋乃至整个元明书坛都是以他为宗。赵孟頫典雅且秀逸的书法风格,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了宋高宗的影响,可惜也只得其三分。

受多重外界因素影响,再加上自己想专志于书法,宋高宗在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选择了退位,当起了太上皇。十年赵构五十四岁,也书法早已精熟,也正是在这一年,他创作了一件流传千古的“教科书字典”式草书法帖《洛神赋》,这件作品现在被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是博物馆的镇馆书法。

从草法的角度,这件草书《洛神赋》每个字的草法都极为精准,带着宋高宗几十年书法沉淀下“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从容。

从书法风格上看,作为太上皇亲笔御书的作品,《洛神赋》字字独立,偶作牵连,变化多端,意趣无穷。用笔干脆利落,洒脱飘逸,充斥着高雅的贵族气息。

从用材上看,草书《洛神赋》写在珍贵的蜀锦之上,自成书以来便是无价之宝,历经近千年一字未损,墨色如新。

《洛神赋》原名《感甄赋》,是三国文学家曹植所作的一篇惶惶大赋,宋高宗将它完全抄录了下来。在书法史上再难找到这样精熟且宏大的草书学习范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8个《福》字写法,收藏春节用!
太上皇写的字就是不一样,一笔有50年心血,字字充满贵族气息,风雅皇帝名不虚传!
三希堂法帖--宋高宗之草书洛神赋
赵构草书《洛神赋》全卷
这位开国皇帝写的书法,有60年功力,比宋徽宗的“瘦金体”更好看
敕 宋代皇帝墨宝一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