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米芾38岁的作品,水平超越了古人,被誉为“古今最美行书”,乾隆称其为“神品”!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在《专笔意赞》当中提出了一个书法入古的两项标准:“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一个人的书法是否入古,算得上直入魏晋,作品既要有神采,还要有形质,能兼有这两点的书法家,纵观书法史也寥寥无几,米芾就是其中一位。
米芾在38岁时曾写下一卷行书,在整个书法史上,从未有一件作品享受到这件作品这样多的赞誉。“中华第一美帖”、“天下第八大行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古今最美行书”,乾隆更是在作品卷首题跋称其为“神品”。

这件作品就是米芾的行书《蜀素帖》。明代书法宗师董其昌在卷后题跋:“此卷如狮子搏象,以全力赴之,当为生平合作”。
我们一般称米芾的书法为“风樯阵马”。“风樯阵马” 意思是乘风的船只与临阵的战马,原是杜牧《李贺诗集》当中用来形容文章笔风遒劲的用语,用在书法上,形容的是米芾的书法遒健、充满力量的状态。

董其昌称《蜀素帖》是“狮子搏象”,相比“风樯阵马”更胜一筹。《蜀素帖》所展现的是乌丝栏界格之间,丝毫不受拘束,跳脱极具张力的笔风,这就是米芾的神采。
其次是形质。《蜀素帖》形质的展现离不开它书写的材质。
《蜀素帖》写在一件古蜀产的素锦之上,这也是米芾唯一一件写在丝织品上的作品。

这件蜀素原本是一个邵子中的人的家传至宝,其制作工艺在宋代时便已经失传。上有乌丝栏,只在卷尾写了几句话,卷首被空了出来等待名家题字。
这件蜀素传了三代,一直无人敢落笔,米芾受友人之邀游玩时却当仁不让,自信挥毫,留下了这件“中华第一美帖”。

蜀素表面相当滞涩,墨迹也不容易正常铺开,这对书写者的笔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米芾凭借其八面出锋的笔势,实现了作品将润带燥的墨色,欹侧相生的结构、刚柔相济的用笔、奇险率意的意趣,沉着痛快的意境……其形质此后再无作品可与之相比。

这件作品是“宋四家”中严格遵循“二王”法度,书法最入古的;《蜀素帖》就是他出规入矩作品中最具特色的一件,是我们学习米芾最好的范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书法——米芾《蜀素帖》
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米芾行书神品《蜀素帖》赏析
蜀素帖高清放大全图书法作品欣赏
我学习米芾行书1年了,写成这样如何改进?可以意临了吗?
蜀素帖,米芾行书第八大行书,不是纸上创作的
书法博士郑晓华行书古今相参,既有欧阳中石的沉着,又有米芾痛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